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乳膏
  • 2篇乳膏治疗
  • 2篇湿疹
  • 2篇皮肤
  • 2篇皮肤病
  • 2篇皮炎
  • 2篇皮疹
  • 2篇全身
  • 2篇全身皮疹
  • 2篇先天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梅毒
  • 2篇急救
  • 2篇骨损害
  • 2篇夫西地酸
  • 2篇产后
  • 2篇出血
  • 1篇休克

机构

  • 12篇陕西省安塞县...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张海霞
  • 6篇赵延东
  • 2篇高萍
  • 2篇吴爱军
  • 1篇孙林潮
  • 1篇李鸿馨
  • 1篇贺春梅
  • 1篇何晓梅

传媒

  • 7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子宫肌瘤手术护理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术的后护理。方法是对本科收治的25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积极治疗、护理及出院指导做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术后有247例患者治愈出院,只有3例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转院治疗。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是成功先决条件,可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张海霞周晓梅
关键词:子宫肌瘤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
骨损害的早期先天梅毒1例
2009年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月,其母诉患儿全身皮疹约3月就诊。患儿出生后7天,面部、躯干、四肢起红色皮疹,渐增多,2个月后上述皮损加重,手掌及足跖出现散在类似皮疹,无渗出、糜烂、溃疡等,曾在本院儿科门诊诊断为“婴儿湿疹”,给予外涂“夫西地酸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1周,皮损未消退,反而增多,掌跖部出现大片环状红斑。故来本科就诊,追问家族史:父亲3年前生殖器溃疡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自行服用抗生素,溃疡愈合,淋巴结肿大消失。曾有婚外性生活史。母亲在16个月前外阴出现暗红色的扁平丘疹,无不适,外涂“夫西地酸软膏”,内服罗红霉素治疗,大约2周愈合。
赵延东吴爱军张海霞
关键词:早期先天梅毒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骨损害生殖器溃疡全身皮疹夫西地酸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被引量:12
2009年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预防措施不完善,将会造成产后大出血,发病率占分娩总数3%-5%。一般发生在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可诊断产后出血。患者表现为贫血、休克,甚至导致产褥感染,免疫力下降等。产后出血量超过1000-2000ml为产后大出血,往往出血快,来势凶猛,危及产妇生命。因此对产后出血预防相当重要,
贺春梅张海霞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急救护理
维胺脂联合乙氧苯柳胺乳膏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007年
2003年5月-2006年2月,我们应用维胺脂胶囊联合乙氧苯柳胺乳膏治疗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赵延东张海霞孙林潮
关键词:乙氧苯柳胺维胺脂胶囊疗效观察乳膏治疗痤疮患者
早期先天性梅毒伴骨损害一例报告
2009年
1临床资料 女性患儿,3个月,其母诉患儿全身皮疹3天。患儿出生后7天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皮疹并逐渐增多,2个月后上述皮损加重,并出现于手掌及跖部,无渗出、糜烂、溃疡等,诊断为婴儿湿疹,外用夫西地酸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1周,皮损未消失反而增多,手掌和跖部出现大片环状红斑。
赵延东吴爱军张海霞
关键词:早期先天性梅毒骨损害全身皮疹红色皮疹婴儿湿疹夫西地酸
浅谈外科休克的诊断及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浅谈休克病人的诊疗及护理.方法:我院外科24例休克病人进行及时、快速、足量的补充血容量,早期纠正休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结果:本组24例休克病人的治愈率达到92%.结论:尽早去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质量的保证.
张海霞
关键词:休克急救护理
浅谈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时间、病因、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我科自2000年~2009年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84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对产后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如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疑血功能障碍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预防、准确诊断和治疗及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指导,可以降低产后大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
张海霞郑齐燕何晓梅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浅谈协作式静脉穿刺法在护理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在于加强心理护理、心理沟通,使病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提高静脉穿刺的一针见血率。研究对象慢性病需要长时间静脉输液或急性病恢复期需要继续静脉输液时间在5天以上(每种方法至少2次),能够参与协作提高静脉穿刺的技术者。方法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均采用手背静脉,将传统式(给病人扎止血带、握拳法)与协作式(病人握臂、护士握手点压法)相对比。结果应用护患协作式静脉穿刺法时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恐惧心理都比传统式静脉穿刺法明显减轻,且不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协作式静脉穿刺法应用于临床治疗时即方便又安全,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时的疼痛而引起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高萍乔天梅张海霞
关键词:协作式穿刺法护理方法
浅谈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被引量:2
2009年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发现心理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不但掌握必备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
张海霞乔天梅高萍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临床护理工作护理操作技能医学知识
细菌性皮肤病30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分别在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87%,B组有效率88%,C组有效94%,三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夫西地酸乳膏主要是对金葡菌有高效的选择性和抗菌活性的药物,对常见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优于红霉素软膏和莫匹罗星乳膏。
赵延东张海霞李鸿馨
关键词:细菌皮肤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