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云

作品数:13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功能性消化不...
  • 7篇电针
  • 5篇脾虚
  • 4篇抑素
  • 4篇生长抑素
  • 4篇胃肠
  • 4篇肝郁
  • 4篇肝郁脾虚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活性
  • 3篇血管活性肠肽
  • 3篇脾虚型
  • 3篇胃肠动力
  • 3篇胃排空
  • 3篇活性
  • 3篇活性肠肽
  • 3篇肝郁脾虚型
  • 3篇VIP
  • 3篇肠肽
  • 2篇电针治疗

机构

  • 1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0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武汉市中西医...

作者

  • 13篇杨云
  • 11篇张红星
  • 8篇徐派的
  • 7篇周利
  • 5篇辛玉
  • 3篇康朝霞
  • 2篇王琼
  • 2篇邹燃
  • 2篇罗晓琴
  • 1篇何权
  • 1篇刘银妮
  • 1篇徐芸

传媒

  • 3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中枢及外周VIP及其受体VPAC-1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VPAC1)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多因素干预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对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治疗28d,结束后对3组大鼠进行灌胃及解剖取材,测定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下丘脑、胃窦、空肠的VIP、VPAC1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VIP、VPAC1的表达及胃内残留率均明显升高(P<0.05,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VIP、VPAC1的表达及胃内残留率均明显降低(P<0.05,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能够显著地降低外周,特别是中枢VIP、VPAC1的水平,有效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提示电针是作用于脑肠轴调节脑肠肽的分泌,从而调节胃肠道活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FD的作用机制。
徐派的杨云辛玉周利张红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血管活性肠肽外周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GAS和SS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一般情况、胃排空率、血清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取"足三里"和"太冲"穴治疗电针组大鼠,空白组、模型组予束缚固定,每日1次,共14天。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大鼠检测胃排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中GAS、SS的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窦组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胃排空延迟(P<0.01)、血清GAS、SS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体重增加(P<0.05),胃排空增快(P<0.05),GAS在血清的含量增加(P<0.05),SS在血清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血清中脑肠肽GAS及SS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罗晓琴杨云张红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生长抑素胃泌素
神经降压素介导的脑-肠轴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中的作用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介导的脑-肠轴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右侧"足三里"和"太冲"穴,每次30min,每日1次,共14d。检测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运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NT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胃窦及回肠组织中NT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胃排空率增加,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模型组血浆NT含量较空白组增加(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下丘脑、胃窦及回肠组织中NT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降低FD大鼠下丘脑、胃窦、回肠及血浆中NT的表达,通过中枢及外周两种途径介导脑-肠轴作用,加快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改善胃肠动力障碍,该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FD的重要机制之一。
杨云徐派的辛玉康朝霞张红星周利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电针神经降压素脑-肠轴胃肠动力
电针对肝郁脾虚证候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候模型大鼠的制备,及电针对该模型大鼠胃肠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胃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表达,探讨GAS和SS在电针调节胃肠功能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夹尾刺激法+隔日进食"制备肝郁脾虚证候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给予电针"足三里"及"太冲"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予束缚固定,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实验过程中观测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尿D-木糖排泄率。治疗结束后,检测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及胃蛋白酶含量,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胃窦中GAS、S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延迟、小肠推进缓慢,胃蛋白酶含量减少(均P<0.01),D-木糖排泄率降低(P<0.05),胃窦中GAS表达显著减弱、SS的表达显著性提升(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胃排空增多(P<0.05)、小肠推进增加(P<0.05),胃蛋白酶含量及D-木糖排泄率均增加(P<0.05),GAS胃窦中的含量增加(P<0.05),S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夹尾刺激+隔日进食的造模方法可复制肝郁脾虚证候大鼠模型;电针治疗可调节肝郁脾虚证候模型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增加胃蛋白酶含量和尿D-木糖排泄率,改善胃肠道功能;胃窦中GAS及SS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电针调节肝郁脾虚证候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罗晓琴杨云张红星
关键词:肝郁脾虚证胃肠功能生长抑素胃泌素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功能及NT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胃排空和血浆神经降压素(NT)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雄雌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复制FD大鼠模型,电针"足三里"及"太冲"穴,治疗2周后,以营养固体糊灌胃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LSA)检测血浆NT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明显减轻(P<0.01)、胃排空延迟(P<0.01)、血浆NT表达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体重明显增加(P<0.01),胃排空增快(P<0.01),血浆NT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降低FD大鼠血浆NT的表达,加快胃排空,改善胃肠动力障碍,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FD的重要机制之一。
杨云徐派的辛玉康朝霞张红星周利
关键词:胃排空电针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降压素
张唐法教授三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被引量:1
2015年
张唐法,男,汉族,1943年2月出生于上海。于1960年9月至1966年3月师从上海陆氏针灸流派创始人陆瘦燕之徒、上海针灸名医杨钧伯,得其真传。1966年毕业于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班,分配到武汉市中医院,1970年至今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行医近50载,主张针药并举,内外兼攻,善治疑难杂症,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张唐法主任医师历任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市针灸学会会长,湖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
康朝霞刘银妮何权杨云张红星
关键词:电针水针神经痛名医经验
针刺与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机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与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生长抑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针组,电针组深刺双侧天枢、腹结并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10/50 Hz、电流强度0.1-1.0 m A,以患者腹部肌肉轻微颤动为度,常规针刺上巨虚穴.针刺组相同取穴与针刺,不接电针.均留针30 min.连续治疗4 wk,观察基线期(-1--2 wk)、第一个疗程(1-2 wk)、第二个疗程(3-4 wk)中各组自主排便次数(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SBM)、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 movements,C S B M)、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便秘特异生活质量评分(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 life scale,PAC-QOL量表)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生长抑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在改善便秘各临床症状(SBM、C S B M、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均有很好的疗效(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75%,电针组总有效率85%,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在第一个疗程结束时在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生长抑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纯针刺和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均可收到满意疗效,电针治疗显效更快,并可能缩短治疗疗程;(2)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体内生长抑素的水平实现的.
徐派的辛玉张红星周利杨云
关键词:针刺电针功能性便秘生长抑素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胃窦组织SS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及胃窦组织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治疗结束后,检测三组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窦组织中SS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明显延迟(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的SS含量明显升高,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S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窦组织SS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邹燃徐芸杨云王琼周利张红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电针胃肠动力生长抑素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本研究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及现代生理病理学为指导,观察针刺、方剂与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的临床疗效及血浆神经降压素表达的差异,以探究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大力开展针刺治疗功能性...
杨云
关键词: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脾虚气滞型临床疗效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及VIP和CG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6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均采用郭氏夹尾刺激法联合不规则饮食法及冰生理盐水灌胃法多因素干预法造模,共14天。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取"足三里"、"太冲"穴电针干预,每天1次,干预28天。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灌胃处理,解剖取材,测定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观察大鼠胃窦及空肠病理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胃窦、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3组大鼠组织均未发现器质性改变,胃肠无溃疡及炎性浸润和腺上皮病变等特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胃窦及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降低,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均P<0.01),胃窦及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降低FD模型大鼠胃肠道VIP及CGRP表达,加速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电针改善FD胃肠动力可能与降低胃肠道VIP、CGRP水平有关,提示脑肠肽分泌异常可能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徐派的张红星杨云辛玉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胃肠动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