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金龙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镇痛
  • 2篇全身麻醉
  • 2篇麻醉
  • 2篇芬太尼
  • 1篇新生儿
  • 1篇血流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瑞芬太尼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术
  • 1篇剖宫产术后
  • 1篇剖宫产术后镇...
  • 1篇普通喉镜
  • 1篇七氟醚
  • 1篇气管

机构

  • 4篇茂名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何金龙
  • 2篇邱郁群
  • 2篇黄梅
  • 1篇陈艳
  • 1篇王玉玲
  • 1篇陈艾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C可视喉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 HC 可视喉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H 组(300例)采用 HC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M 组(300例),采用普通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总时间、一次成功率、声门暴露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HR)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PPR)。结果 H 组声门暴露时间及插管总时间均较 M 组短(P <0.05),一次插管成功率、声门暴露满意率均高于 M 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诱导麻醉后(T1)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诱导前(T0)下降,气管插管时(T2)又较 T1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插管成功后,各项统计指标逐步下降,至插管后5min(T5)时与 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 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各时间点均低于 M 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C 喉镜能够清晰暴露声门部,减少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并不会对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过程的气管插管。
王玉玲邱郁群黄梅陈艳何金龙陈艾
关键词:普通喉镜气管插管
拉玛泽呼吸法+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拉玛泽呼吸法+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分娩的产妇2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产妇分娩中应用拉玛泽呼吸法+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试验组则应用拉玛泽呼吸法+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2组产妇产程时间,不同时间点产妇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2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分娩后10 min的SpO_(2)、HR、MAP监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后10、30 min,试验组产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0,P=0.369);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59±0.44)分,对照组Apgar评分为(9.49±0.38)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7,P=0.068)。结论拉玛泽呼吸法+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镇静效果较好,对产妇和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何金龙
关键词:分娩拉玛泽呼吸法硬膜外镇痛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
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于我院择期开展手术治疗的62例足月新生儿,以随机抽选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麻醉维持单独采用七氟醚,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维持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血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诱导后,两组患者的HR、MAP水平值均较麻醉诱导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诱导后的HR、MAP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CRI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麻醉方案用于新生儿全身麻醉中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对患儿的HR、MAP等血流动学指标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何金龙邱郁群
关键词:瑞芬太尼七氟醚新生儿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产妇剖宫产术后在超声引导下采取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5例剖宫产适应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常规组37例。常规组年龄(29.25±3.57)岁;观察组年龄(29.63±3.42)岁。常规组产妇注射0.15%罗哌卡因,剂量为1.5 mg/kg;观察组产妇注射0.20%罗哌卡因,剂量为1.5 mg/kg;比较两组产妇常规生理指标、疼痛程度、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率(74.3±8.2)次/min、收缩压(114.6±8.8)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67.7±7.4)mmHg、呼吸(16.0±1.6)次/min,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85.1±9.4)次/min、(128.8.6±11.5)mmHg、(74.3±9.6)mmHg、(17.6±1.5)次/min(均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1.9±0.7)分、镇痛泵按压次数(7.4±1.2)次,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1.5)分、(19.5±3.5)次(均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满意度92.11%(35/3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68%(28/37)(P=0.0329)。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给予产妇浓度为0.20%的罗哌卡因能够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将其广泛应用。
何金龙黄冰黄梅
关键词: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