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武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的止血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通过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进行止血。对照组单纯给予血凝酶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凝血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6.00%vs 2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PT、a PTT、TT下调,PLT、Fbg升高(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6.00%vs 20.00%)(P<0.05)。结论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可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冯建武
- 关键词:血凝酶氨甲环酸
- 利伐沙班与脉血康胶囊预防骨盆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脉血康胶囊预防骨盆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的100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DVT,试验组试验组给予利伐沙班联合脉血康胶囊预防下肢DVT。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第15 d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0%vs20.00%)(P<0.05);与对照比较,试验组D-D、v WF、PT、a PTT、T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比较,试验组Fbg、PLT、PDW、MP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脉血康胶囊预防骨盆骨折术后DVT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清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 冯建武
- 关键词:利伐沙班脉血康胶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3年,平均14.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Sanders标准:优35例,良28例,可5例,优良率92.64%。结论 DHS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简单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理想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 冯建武
-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术
- 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PFNA的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相比,PFNA手术所需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更小、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冯建武王雨王志平
- 关键词:解剖型锁定钢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优越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股骨上段解剖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结果 2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等特点,有利于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冯建武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解剖锁定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