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冬梅

作品数:19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梗死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6篇卒中
  • 4篇动脉
  • 4篇腔隙
  • 4篇腔隙性
  • 4篇急性
  • 3篇蛋白
  • 3篇血性
  • 3篇腔隙性脑梗死
  • 3篇缺血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反应蛋白
  • 3篇出血
  • 2篇蛋白原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叶酸
  • 2篇血清叶酸水平
  • 2篇血症

机构

  • 19篇北京市海淀医...
  • 3篇北京丰台医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和睦家医...

作者

  • 19篇史冬梅
  • 13篇于逢春
  • 11篇刘磊
  • 9篇杨兴东
  • 9篇冯浩
  • 8篇冯研
  • 8篇唐晓梅
  • 7篇张燕辉
  • 5篇刘伟
  • 4篇周正宏
  • 3篇曾一君
  • 2篇原相丽
  • 2篇孙奉辉
  • 2篇贾珂
  • 1篇樊东升
  • 1篇李小刚
  • 1篇张新颜
  • 1篇安莹波
  • 1篇孟晓梅
  • 1篇田艳丽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2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合并冲动控制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冲动控制障碍(ICD)是在帕金森病患者诊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并发症,在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后ICD发生率明显增加.帕金森病患者合并ICD,可能机制为中脑-纹状体-边缘系统-皮质区的纤维联系改变.多巴胺能药物治疗、性别、吸烟、多巴胺转运体的减少与ICD的发生可能相关.现就帕金森病中的ICD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唐晓梅张燕辉史冬梅冯浩王玮婧孟晓梅余秋瑾闫紫
关键词: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觉醒型卒中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讨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觉醒型卒中(wake-up stroke,WU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夜间睡眠监测检查,分为WUS组和非WUS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睡眠呼吸参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共入组96例患者,其中WUS组22例,非WUS组74例,WUS组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P=0.03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P=0.001)、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P=0.001)均显著高于非WU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P=0.002)显著低于非WUS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HI增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16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7~1.341]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AHI、ODI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WUS有关,其中AHI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伟周正宏史冬梅刘磊谢子珍翟安琪于逢春樊东升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个月预后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将患者分为A组(0分≤mRS≤2分,n=94)与B组(3分≤mRS≤6分,n=1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相关化验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B组患者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hs-CRP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升高、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是老年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监测血清hs-CRP水平可预判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刘磊张燕辉冯研杨兴东史冬梅于逢春李小刚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预后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AECOPD合并呼衰患者肺通气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AECOPD合并呼衰患者肺通气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2、Pco2、p H、FEV1、PEF、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o2、Pco2、p H、FEV1、PEF、FEV1/FVC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临床疗效确切,更好的改善AE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
田艳丽张新颜安莹波史冬梅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通气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五例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总结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脑电图、治疗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有精神行为异常、脑脊液抗样,可复发,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和临床症状是确诊该病的主要依据,临床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刘磊史冬梅唐晓梅冯浩杨兴东冯研张燕辉李群彦于逢春
关键词:复发
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海淀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LI诊断标准的患者171例,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对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数≥2对LI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有独立影响(OR 2.843,95%CI 1.301~6.216,P =0.008)。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颈动脉数≥2也是LI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OR 2.899,95%CI 1.311~6.409,P =0.008)。结论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数、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颈动脉数增加,LI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也增加。
杨兴东曾一君唐晓梅冯研史冬梅刘磊于逢春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颈动脉斑块超声
老年及非老年卒中预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及非老年卒中预警综合征(stroke warning syndrome,SW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20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的SWS患者28例,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17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11例,收集入选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等基线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W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年龄、合并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69.53±6.26)岁vs(46.91±5.28)岁,P=0.000;35.29%vs 0,P=0.047;41.18%vs 0,P=0.023],代谢综合征、尿酸、TG、腰围及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非老年组[29.41%vs 72.73%,P=0.031;(281.24±54.22)μmol/L vs(420.64±127.08)μmol/L,P=0.000;(1.66±1.07)mmol/L vs(3.32±2.64)mmol/L,P=0.027;(90.47±6.04)cm vs(96.36±7.51)cm,P=0.030;(25.52±3.52)kg/m^(2)vs(28.99±4.72)kg/m^(2),P=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诱发非老年SW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结论老年SWS患者更应关注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防治。高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可能是SWS患者早发危险因素。
刘磊史冬梅孙奉辉李晓兵余梓薇闫紫唐晓梅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胃肠出血静脉血栓形成代谢疾病
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北京和睦家医院接受收治的12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12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分别予以单用药物治疗及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其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抑郁情况变化。结果治疗5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实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值得肯定,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状态。
原相丽史冬梅周正宏贾珂
关键词:慢性失眠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非高密度脂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与腔隙性脑梗死(LI)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符合LI诊断标准的患者171例,参照MoCA量表进行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测量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并计算non-HDL-C水平。对non-HDL-C与LI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non-HDL-C最低四分位组相比,non-HDL-C最高四分位组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OR=3.806(95%CI):1.475~9.822,P=0.006]。随着non-HDL-C的增高,患者认知障碍可能进一步增加(P for trend=0.004)。结论Non-HDL-C与认知障碍呈现正相关,且随着non-HDL-C水平增高,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增加的趋势。
杨兴东曾一君唐晓梅冯研史冬梅刘磊余秋瑾于逢春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缺血性卒中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
颈动脉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7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为无认知障碍组86例,认知障碍组85例。2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易损斑块、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无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易损斑块比例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随着颈动脉易损斑块数目增多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认知障碍患病率明显增多(OR=2.866,95%CI:1.360~6.042,P=0.006;OR=3.373,95%CI:1.356~8.391,P=0.009)。进一步调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以及心房颤动等潜在混杂因素后,颈动脉≥2个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第4分位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仍较高(OR=2.870,95%CI:1.339~6.153,P=0.007;OR=3.622,95%CI:1.431~9.169,P=0.007)。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数量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认知障碍有关。
杨兴东曾一君唐晓梅冯研史冬梅刘磊余秋瑾于逢春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质超声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