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东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市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降糖明目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 2008年
- 目的:研究降糖明目合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处方组成,确定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葛根、枸杞子进行鉴别。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薄层图谱斑点相同并清晰,重现性好。结论:降糖明目合剂制备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 叶卫东齐翠英刘素英
- 关键词:薄层色谱
- 血府化瘀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2005年
- 目的:研究血府化瘀口服液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确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按《中国药典》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并进行临床应用。结果:成品经鉴别、检查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血栓病例157例,有效率为98%。结论:血府化瘀口服液的疗效肯定,制剂稳定,可长期应用。
- 张秋月叶卫东汪洁
- 内障明颗粒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研究内障明颗粒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治疗早、中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药物组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并制成颗粒,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6例112只眼,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44例83只眼,总有效率为81.93%。结论内障明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叶卫东刘自兰于群辰
- 网膜病颗粒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 2006年
- 目的研究网膜病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确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按中国药典规定,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本组103例,总有效率为91.2%。结论网膜病颗粒疗效肯定,制剂稳定,服用携带方便,易于长期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 张秋月叶卫东杨晓波
- 清热明目口服液的制备和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清热明目口服液的制备、质量控制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确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按中国药典项下规定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用清热明目口服液加0.1%无环鸟苷滴眼液点眼,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126例,128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疗效。结论:清热明目口服液制剂稳定,疗效肯定,配合抗病毒眼药点眼可降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复发率。
- 刘志兰叶卫东于红权
- 近视明口服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 2008年
- 目的研究近视明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建立近视明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药进行鉴别。结果制何首乌、枸杞子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近视明口服液制备工艺合理,质控方法可行,制剂质量稳定。
- 叶卫东刘素英
- 关键词:薄层色谱
- 内障明颗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内障明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确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 ,并按中国药典项下规定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用内障明颗粒治疗老年性初期白内障患者共 1 6 8例 ,32 8只眼总有效率为 88.1 %。结论 :内障明颗粒疗效肯定 ,制剂稳定 ,服用携带方便 ,易于长期应用 ,值得临床推广。
- 刘志兰叶卫东于红权
- 关键词:老年性处方组成白内障患者
- 内障明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2006年
- 目的制定内障明颗粒的制备工艺,并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根据协定处方结合现代技术设备,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薄层斑点明显,重现性好。质量可控。结论内障明颗粒制剂工艺合理,能较好的控制内在质量。
- 刘素英叶卫东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
- 明视康颗粒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明视康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方法:确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按《中国药典》项下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对125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明视康颗粒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处方配伍及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5.2%,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明视康颗粒制剂稳定,疗效肯定,服用、携带方便,易于长期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 叶卫东刘志兰于群辰
- 医院如何开展优质的药学服务
- 本文对医院开展优质的药学服务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临床药师更新服务理念、高度重视临床药师的培养、提高药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自身服务素质、加强医药合作等进行了阐述。
- 刘素英叶卫东
- 关键词:临床药学合理用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