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贡献率
  • 4篇智能交通
  • 4篇智能交通系统
  • 4篇交通系
  • 4篇交通系统
  • 4篇ITS
  • 3篇交通畅通
  • 2篇双重差分
  • 2篇综合评价
  • 2篇系统动力学
  • 2篇路网
  • 2篇路网结构
  • 2篇跨界
  • 2篇跨界融合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交通信息
  • 2篇交通信息化
  • 2篇DEA
  • 2篇城市

机构

  • 10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交通运输部

作者

  • 15篇李明伟
  • 8篇云俊
  • 3篇官淑琪
  • 1篇刘娜
  • 1篇刘英
  • 1篇董璐

传媒

  • 5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交通科...

年份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小企业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本文在中小企业的视角下讨论了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的相关内容,并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为最终的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比如银行应该提...
李明伟云俊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风险防控
文献传递
“互联网+”发展的动力和关键要素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在互联网的形态演进及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新经济发展形态,并与传统产业实现跨界融合发展。但是,受驱动力、关键要素等影响,"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不论是内部的创新与改革,还是外部的转型与营销,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高效率地进行跨界融合。因此,以"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力和关键要素为研究核心,结合跨界融合思维进行分析,探讨加快"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力和关键要素,是加快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文章的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提供参考和指导,有利于实现"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李明伟
关键词:跨界融合经济生态
城市停车换乘系统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中,城市停车位缺乏和城市交通拥堵都已经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不仅严重阻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李明伟
关键词:城市交通评价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法
文献传递
ETC对武汉交通畅通性的贡献率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城市交通畅通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城市规模、交通政策、出行结构及交通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双重差分的核心思想,结合聚类分析,采用分位数回归,解决了内生性、控制组受影响的问题,从影响武汉交通畅通性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ETC系统的净贡献.
官淑琪云俊李明伟
关键词:贡献率双重差分模型ETC
基于回归模型的ITS对城市交通畅通性贡献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ITS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一项重要投资,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正日益受到普遍重视.使用回归模型评价ITS提升城市交通畅通性的贡献,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2011和2012年ITS对交通畅通性的贡献分别为9.23%和23.74%.研究结果显示,ITS对提升交通畅通性具有一定的贡献价值,但由于其应用的滞后性,价值只有在后期不断积累中才能逐渐表现出来.
李明伟云俊官淑琪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贡献率
“互联网+交通”融合发展的模式及建议被引量:15
2017年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经济发展形态,正在与传统交通运输业融合发展,并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但"互联网+交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研究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案和参考标准,导致二者融合的效率低且方向难以控制。通过研究"互联网+交通"的发展模式可知,在促进"互联网+交通"有效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推进各类系统的大数据共享整合,将大数据用于交通管理中以提供更好的服务,重视政府与产业联盟共同促进车联网的发展,扶持本土汽车产业崛起,增强本土厂商的竞争力,构建针对软件租、约车等新模式的监管体系,平衡各方利益,保障行业发展,从而引导"互联网+交通"的深度融合。
李明伟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跨界融合
基于DEA模型测算交通信息化对道路畅通性改善的贡献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改善城市道路问题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受到广泛关注,但实际中较少对其贡献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应用DEA方法,结合回归分析,从投入产出角度选取指标建立交通信息化对道路畅通性的贡献测算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2005-2014年交通信息化对道路畅通性改善的年平均贡献值为17.47%.研究结论为交通信息化绩效的评估提供理论支撑,辅助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规划制定.
董璐云俊李明伟
关键词:DEA模型贡献率交通信息化
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ITS对交通畅通性改善的贡献被引量:1
2017年
ITS作为一项改善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正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以北京市ITS为对象,将区域生产总值、城市人口数量、ITS建设投资作为指标参数,测评2005-2010年间ITS对北京市交通拥堵改善的贡献率.研究结论显示,ITS对交通拥堵改善的贡献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随着时间推移,其贡献价值越来越明显,结论能够为城市ITS的建设、规划及效益评估提供参考.
李明伟
关键词:ITSC-D生产函数贡献率
基于SD模型的路网结构模拟及运行效率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城市路网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的运输能力。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路网交通的运输效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因而造成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路网结构进行剖析,挖掘主要影响因素,明确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并构建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进而,梳理各要素是如何作用于路网结构并促进其效益的发挥,创新构建城市路网交通运行效率的定量分析模型,为城市交通建设及规划提供参考,并指导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
李明伟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路网结构运行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对广州市交通运行绿色性的贡献研究
2015年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改善城市交通运行与服务的新生产物,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但它的投入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或更高的产出却较少被研究。从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绿色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剥离出与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绿色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取指标影响因素,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数据采集,运用SPSS软件使用Logistic模型、假设分析以及模拟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出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运行与服务绿色性的贡献率为3.76%。研究结果表明,智能交通对提高城市交通运行的绿色性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绿色性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优化出行结构,提高绿色出行率,减缓交通拥堵等方面。
李明伟云俊官淑琪
关键词:智能交通贡献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