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怡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教学
  • 3篇历史课
  • 3篇课程
  • 2篇儒家
  • 2篇情怀
  • 2篇历史课程
  • 2篇历史语境
  • 2篇课堂
  • 2篇家国
  • 2篇家国情怀
  • 1篇电影
  • 1篇新课程实施
  • 1篇意蕴
  • 1篇语境论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历
  • 1篇人文
  • 1篇人文追求
  • 1篇人物教学
  • 1篇儒家伦理

机构

  • 11篇无锡市青山高...

作者

  • 11篇冯怡

传媒

  • 4篇文理导航
  • 3篇中学历史教学
  • 3篇中学历史教学...
  • 1篇学周刊(上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养历史空间素养的实践研究——基于江苏模拟试题的二度开发
2021年
2021年江苏省正式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历史学科作为"3+1+2"模式中的"1"成为高考必选科目之一,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同时在高考试题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趋势愈加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1年无论是江苏省两次适应性考试还是各地模拟试题在开放性、拓展性和综合性方面都有了明显变化。本文试图从一道论述题说起,谈谈高三复习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一些思考。
冯怡
关键词:二度开发论述题高三复习模拟试题高考改革方案
叙事主义史学理论视域下的历史教学设计——意蕴和实践
2013年
课改至今,历史教师较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却对史学理论本身知之甚少,以致教学过程中很少突破教科书的樊篱和传统史学观的桎梏。事实上,适当借鉴现代史学理论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师的历史认识,对创新教学设计、转变教学行为也有积极意义。
冯怡
关键词:史学理论历史教师教学设计视域
“历史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策略被引量:1
2016年
新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理解'作了如下阐释:第一,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历史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解认识;第二,历史理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辨识各种历史叙述与历史史事之间的差别复原历史语境、以'同情'的理解态度、依据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事,形成合理想象而达成的;第三,历史理解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包括理解史事的含义与建立其间的贯通性认识、以客观的态度理解历史文本、感悟史事的实际境况。
冯怡
关键词:历史理解高中历史课程情感取向历史文本贯通性戏曲电影
历史语境下家国情怀的多重理解——以“士阶层的崛起”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家国情怀素养因其具有的价值目标,成为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视为爱国主义教育,或落入空洞说教的窠臼,或忽视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述"百家争鸣"一课时,作为背景知识的"士阶层崛起"经常被一带而过,诸子的思想则被简单罗列或总结,这样的课堂因缺少对人的关照而失去情感与温度,因缺少追问和思考而理性不足。
冯怡
关键词:教学资源家国情怀士阶层历史语境实际教学
还原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以《美国国父华盛顿》为例
2015年
现今历史人物教学存在着简单化、抽象化、模式化的倾向,遮蔽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认识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破坏了人物教学功能的发挥。本文试图以还原历史复杂性为理论依据,结合《美国国父华盛顿》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建构人物教学的基本策略。
冯怡
关键词:人物教学
以人物为中心复原历史语境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7年
当前热议的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把对“人”的关注和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学理应承担起这种教育自觉,即将历史人物作为教学中心,还原历史的特定性、丰厚性和复杂性,从人的思想、活动、精神中得到感悟或体验,构建自我的历史叙述,形塑自我人格。
冯怡
关键词:历史语境历史人物教学策略人格品质终身发展
基于史料与历史解释的视阈融合——以“戊戌变法”的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按照这一定义,首先,历史解释的基础是史料,历史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史料的梳理和理解”。这既包含了对史料的求证、鉴别,也包含了对史料的理解、解释。其次,历史解释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对史料的收集、辨析到描述过去、发现问题、剖析因果关系,阐释历史意义和价值,反映了历史解释素养由浅入深的培育层级。
冯怡
关键词:历史解释史料教学实践戊戌变法历史课程标准
明清之际儒学流变及其原因探析——基于“历史语境论”的解释模式
2019年
在《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一课的以往教学中,教师囿于思想本身的艰涩、教材内容结构的跳跃以及应试的惯性,通常会笼统灌输明清的时代特征,简单罗列思想家的主张或特点,然后化约为固定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是机械、模糊的历史记忆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与当下倡导的核心素养背道而驰。历史语境论认为,语境确定了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现场和在历史中占据的具体位置……进而可以揭示事件发生的根源、过程及相互之间的特殊勾连,因此将事件放在所发生的语境中就可获得相应的解释。
冯怡
关键词:历史记忆明清之际语境论儒学儒家思想
基于家国情怀与审美培育的视域融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像”为例
2020年
"家国情怀"素养指的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从历史发展看,"家国情怀"是由个体—家—国—天下构成的传统中国意义的连续体,对国家的认同首先表现为天然血缘伦理基础上的情感归属,并由此扩展至对家族、家乡、邦国、王朝、天下等共同体的认同、热爱、维护,乃至自觉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而贯通天地人一体的是源于华夏礼乐和儒家伦理的中华文化。
冯怡
关键词:人文追求家国情怀视域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伦理
试论历史主题教学的价值诉求被引量:1
2014年
关于历史主题教学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理解。黄牧航认为其核心就是拓展学科专题的现实和社会意义,而依据其外延的不同,又可将主题教学分为单元式、学科式和学习领域式三个层次。齐健则从三个角度阐述他的理解:主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培养实际能力;主题教学的内容中心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而设计的主题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主题教学的方式是一种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化主题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王继平综合概括了主题教学的内涵,“主体化”课堂教学以“主题”立意作为课题教学的主线,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设计实效化的教学环节,使教学逻辑严密、紧凑,以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强历史教育功能。无论何种表达,历史主题教学都显示出它特有的价值诉求。
冯怡
关键词:主题教学价值诉求主题内容课堂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