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 作品数:2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连云港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连云港市6·23暴雨成因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
-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对连云港市2011年6月23-24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此过程中ECWMF、T639和江苏CWRF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势场和降水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
- 朱云凤刘杰贾忆红白雪
- 关键词:暴雨雷达回波
- 文献传递
- 连云港雷电灾害防御问题探索与实践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在连云港雷电活动特征上结合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应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 田芳刘杰王晋陈伟伟
-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雷装置
- 连云港和盐城地区地闪活动规律对比分析
- 雷暴经常出现在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持续时间短,能量巨大。连云港和盐城均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且为相邻的两个城市。故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会同时或先后影响这两座城市的某些地区,将两个城市的地闪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 田芳刘杰丁晔张春美
- 关键词:地闪电流强度
- 文献传递
- 一次强对流天气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及卫星云图等,分析了2009年6月5日连云港市发生的一次全市范围的雷雨大风及局部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东北低涡后部冷空气入侵激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该过程发生的动力特征并不明显,主要是由热力特征造成的;强回波带前沿更有利于产生大风;中尺度辐合线是这次过程的主要触发系统;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很好地反映出雷雨大风天气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为人们监测天气变化,提前做出预警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 刘杰朱云凤朱敏华多海伟解晓虹
- 关键词:强对流雷雨大风雷达回波触发机制
- 两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预报释用
- 本文分析了连云港市小麦越冬期间(12月中旬到2月中旬)的两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寒潮过程都属于横槽转竖型,但由于冷空气强度不同,爆发速度不同,导致降温程度也不同;(2)寒潮发生前都出现了地面升温;(3...
- 刘杰朱云凤解晓虹多海伟王蓓元
- 文献传递
- 小麦越冬期低温寒潮天气分析及其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分析了连云港市小麦越冬期间(12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2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次寒潮过程都属于横槽转竖型,2次寒潮冷空气的强度和爆发速度不同,导致其降温程度也不同;2次寒潮发生前都出现了地面升温现象;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对寒潮初始时间的预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朱云凤刘杰解晓虹多海伟王蓓元
- 关键词:小麦越冬期寒潮
- 一次强对流天气诊断分析
- 2009年6月5日连云港市发生一次全市范围的雷雨大风及局部冰雹天气过程,连云港市有27个自动站出现7级以上大风,部分乡镇出现短时冰雹,给在田农作物带来了很大损失。本文针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触发机制、...
- 朱云凤刘杰朱敏华多海伟解晓虹
- 关键词:强对流雷雨大风雷达回波触发机制
- 文献传递
- 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侧SPD的技术要求
- 2016年
- 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电源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定子侧高电压等级的工频电压和转子侧高频率、高峰值、高电压变化率的PWM励磁电压对SPD的技术要求,从而推荐了一种电路结构。最后,分析了风机用SPD的特殊环境,并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用SPD的提出来新的技术要求。
- 田芳唐晓峰刘杰顾礼力杨红梅
-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SPD过电压防护雷电
- “氢气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案例分析探讨
- 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往往需要氢气来作为原料或辅助用料,从而会建立一套氢气站或供氢站装置。氢气站、供氢站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属于易燃易爆场所,如果出现故障,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损失和经济财产损失,因此对氢气站进行雷...
- 田芳刘杰顾礼力张骁刘莹
- 关键词:易燃易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 文献传递
- 连云港市沿海大雾多发期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1973~2003年大雾气象资料,分析了连云港市沿海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大雾多发期的特征。结果表明,连云港市沿海大雾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大雾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20世纪70年代大雾最少,90年代最多;大雾月变化呈双峰曲线,主要集中在3~6月和11月~次年1月;一天中大雾多发生20:00~次日08:00,其中以04:00~08:00发生频率最高,消散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以前,其中以08:00~10:00最多;大雾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大多数大雾都在8 h以内散尽消失,其中大雾持续2 h的比例最高;从连续性特征看,无论哪个多发期,持续2 d的连续性大雾最多,3 d次之;不同季节出现大雾时的风向风速也有所不同,11月~次年1月大雾时的风速90%以上均在3 m/s以下,风向以静风最多,占30.3%,其次是第3象限风向(SSW-W);而3~6月份,大雾时的风速明显偏大,且第1象限风向(NNE-E)最多,占52.2%。
- 朱云凤刘杰解晓虹多海伟杨红梅刘艳
- 关键词:年代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