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玉辉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天津石化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1篇改良式
  • 1篇板层

机构

  • 2篇天津石化医院

作者

  • 2篇周素贞
  • 2篇孙玉辉
  • 2篇徐国志

传媒

  • 1篇眼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式板层下巩膜咬切术的临床研究
2000年
目的是在原板层下巩膜咬切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设计的方法原理:一、扩大巩膜瓣面积(6mm×6mm)来增加滤过面积,确保理想术后的眼压并防止术后疫痕性滤泡使眼压升高。二、采用线结埋藏缝合,五针大跨度缝线连接咬切口、巩膜辩、结膜下,5个线结均在巩股辩下,并有一定张力,促进前房早期形成,防止术后低眼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巩膜床与巩膜辩之间组织来源于一个胚叶,相互不能愈合,即使有纤维组织阻塞、五条缝线也能起到引流作用。并从咬切口至结膜下形成一永久通道,保障手术成功。本组79例96眼术后两年观察,手术成功率为98.95%。本文对手术后的方法疗效与其它抗青光眼方法进行对比性论述。
徐国志孙玉辉周素贞
关键词:改良式青光眼
改良式板层下巩膜咬切术的临床研究
2001年
目的 :在原板层下巩膜咬切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增加手术成功率。方法 :①扩大巩膜瓣设计面积 (6mm× 6mm) ,加强滤过 ,确保理想的术后眼压 ,防止瘢痕形成。②巩膜瓣采用多线埋藏缝合 ,五针大跨度 ,缝线连接咬切口、巩膜层间、结膜下。 5个线结均放于巩膜瓣下 ,需要一定张力 ,有利于术后前房形成。结果 :通过 79例 96只眼术后两年观察 ,手术成功率为 98 95 %。明显高于传统的板层下巩膜咬切手术方法。结论 :该术式术后前房恢复快 ,并发症少 ,结膜滤枕形成好 ,均为生理性滤过泡 ,远期疗效佳 ,值得推广。
徐国志孙玉辉周素贞
关键词: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