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群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2篇血红蛋白
  • 2篇糖化
  • 2篇糖化血红蛋
  • 2篇糖化血红蛋白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吡格列酮
  • 2篇吡格列酮治疗
  • 2篇疗效
  • 2篇格列酮
  • 2篇红蛋白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病

机构

  • 12篇北京市丰台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俞群
  • 8篇杨凯杰
  • 3篇汪菲菲
  • 2篇孙光亚
  • 2篇吴学军
  • 2篇李翠平
  • 2篇刘文生
  • 1篇王婧
  • 1篇俞静
  • 1篇王倩
  • 1篇王立伟
  • 1篇马海燕

传媒

  • 5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辽宁实用糖尿...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治疗以胰岛素低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1例报告
2004年
俞群杨凯杰刘文生秦卓
关键词:多饮吡格列酮多尿2型糖尿病胰岛素四肢麻木
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与发病年龄、病程、血糖、血脂及血压有密切关系,与性别无关;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其次为单发性。结论早期控制好血糖、血脂及血压,有效改善血小板凝聚等综合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因素。
郭菊杰杨凯杰俞群
关键词: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高危因素
CRP、PPG、HbA_1c与UAER的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将 6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HBA1C <7%为对照组 ,HBA1C >8%为实验组。分别测定CRP ,PPG .2h及UAER ;结果实验组的CRP ,PPG .2h ,UAER的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RP ,PPG .2h与UAER显著相关。结论CRP ,PPG .2h ,HbA1C和UAER一样可以作为
杨凯杰孙光亚邵爱乔俞群黄平建吴学军
关键词:CRPPPGHBA1CUAER2型糖尿病并发症
二甲双胍、卡格列净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卡格列净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应用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1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后,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应用卡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糖[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OMA-ISI、HOMA-β、HDL-C均高于对照组,BMI、TC、LDL-C、TG、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INS、FBG、2 h 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相较于单独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卡格列净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改善其胰岛素功能和BMI指数,提高治疗效果。
王立伟高海波俞群
关键词:强化胰岛素二甲双胍
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姑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晚期肿瘤姑息治疗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1日1次,1~21 d连续静脉滴注,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功能领域4个项目(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的评分、症状领域3个项目(疲倦、疼痛及恶心呕吐)的评分、总健康状况评分及5个单一项目中有3个项目(失眠、食欲丧失及便秘)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能有效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刘丽俞静赵大坤俞群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晚期肿瘤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格列喹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格列喹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DKD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格列喹酮45~120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A_1c、24 h 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 h UAER、TC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A_1c、24 h 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SCr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4 h UAER、SCr、TC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治疗3个月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喹酮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早期DKD的改善,长期血脂控制、保护肾脏等作用更明显。
赵大坤王婧刘丽俞群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格列喹酮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几个实用数据公式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杨凯杰俞群汪菲菲王倩李翠平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科研论文疗效对比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临床意义
2008年
选择糖尿病人94例。入选条件1.无心肾功能不全者;2.口服降糖药尚未使用胰岛素者。患者采用馒头餐作糖耐量及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同时测HBA1C,然后将结果进行相关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β细胞早期(1h)时相分泌胰岛素与餐后高血糖及HBA1C密切负相关,按HBA1C7.5分组的对照检验进一步证实其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的早期时相分泌1小时的切点值与餐后高血糖、HBA1C密切负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改善早期时相分泌为主要目标。
俞群杨凯杰李翠平汪菲菲刘文生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颈总动脉内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大血管病变的影响
2007年
回顾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72例(A组),内膜无明显变化的44例为B组。结果:A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B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俞群杨凯杰汪菲菲马海燕吉白云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以糖尿病酮症发病42例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42例以糖尿病酮症为首发患者临床特点、治疗转归等综合分析,并进行随访6~12个月。结果酮症时病情重,合并酸中毒,酮体消失时间长的患者倾向于T1DM,依赖于胰岛素治疗。酮症时病情轻,无酸中毒,酮体消失时间短的患者倾向于T2DM(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素促泌剂和/或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就能很好控制病情。结论以糖尿病酮症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发病时临床表现及短期病情进展划分为两类(即T1DM、T2DM)。
俞群杨凯杰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