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颖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蛋白
  • 2篇载脂蛋白
  • 2篇载脂蛋白E
  • 2篇脂蛋白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化学发光
  • 2篇化学发光法
  • 2篇病患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法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炎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10篇北京市第一社...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10篇崔颖
  • 3篇袁慧
  • 2篇王燕
  • 2篇曾小莉
  • 1篇栾海霞
  • 1篇沈笑然
  • 1篇刘美清
  • 1篇孙英
  • 1篇马旭
  • 1篇李菁
  • 1篇赵松
  • 1篇刘楠
  • 1篇张明
  • 1篇贺建勋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I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即时检验(POCT)法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测定结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52例胸痛的疑似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采集其空腹血清样本;采用POCT方法与Beckman DXI800、CL-2000i和Abbott Achitech I2000型3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52例患者血清样本进行cTnI的检测。选取Abbott AchitechⅠ2000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参比检测系统,根据其检测的cTnI结果,将所有受试者分为阴性组(cTnI≤0.028 ng/ml,83例)、低浓度组(cTnI>0.028 ng/ml、≤0.3 ng/ml,16例)、中浓度组(cTnⅠ>0.3 ng/ml、≤10.00 ng/ml,40例)和高浓度组(cTnⅠ>10.00 ng/ml,13例)。比较4组POCT方法与3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POCT方法与3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cTnI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POCT检测系统在阴性组和低浓度组与参比检测系统相关性较差(P>0.05),在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与参比检测系统相关性较好(r=0.753,r=0.861;P<0.05)。POCT检测系统与参比检测系统的cTnI结果相关性较好(r=0.862,P<0.05)。Beckman DXI800和CL-2000i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与参比检测系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985,r=0.977;P<0.05)。结论:POCT法检测中浓度和高浓度cTnI时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检测阴性和低浓度cTnI时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相关性较差。
范雪松贺建勋宋扬桂媛赵松崔颖袁慧
关键词:心肌标志物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
北京地区汉族人群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1B1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1B1(SLCO1B1)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以及健康检查志愿者813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检测SLCO1B1(rs2306283:388 A>G,rs4149056:521 T>C)及ApoE(rs429358:388 T>C,rs7412:526 C>T)多态性位点,分析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分层人群SLCO1B1与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基因型分布及多态性位点突变频率的差异。结果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共检出SLCO1B1基因8种表型,*5/*5未检测到,*1a/*1a、*1a/*1b、*1b/*1b、*1a/*5、*1a/*15、*1b/*15、*5/*15和*15/*15检出者分别为567例(6.97%)、2619例(32.21%)、3241例(39.85%)、3例(0.04%)、473例(5.82%)、1128例(13.87%)、2例(0.02%)和99例(1.22%)。根据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症或肌病的风险及服用药物的剂量分为正常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弱代谢型,占比分别为79.03%(6427/8132)、19.72%(1604/8132)和1.24%(101/8132)。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共检出ApoE基因6种不同表型,ε2/ε2、ε2/ε3、ε2/ε4、ε3/ε3、ε3/ε4和ε4/ε4检出者分别为45例(0.55%)、956例(11.76%)、107例(1.32%)、5616例(69.06%)、1331例(16.37%)、77例(0.95%)。根据不同基因型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等的风险及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将其分为三大类,ApoE保护类基因型、ApoE大众类基因型和ApoE风险类基因型,占比分别为12.31%(1001/8132)、70.38%(5723/8132)和17.31%(1408/8132)。同时具有ApoE保护类基因型和SLCO1B1正常代谢型患者796例(9.79%),同时具有ApoE风险类基因型和SLCO1B1弱代谢型患者23例(0.28%)。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以及年龄≤60岁和>60岁人群中,SLCO1B1均以正常代谢型占比最高,ApoE均以大众类基因型占比最高,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分层人群SLCO1B1
王燕陈思袁慧曾小莉崔颖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血浆B型脑钠肽变化与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浆BNP术后早期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早期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行OPCABG后ICU内监护的患者288例,分别测量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血浆BNP水平,计算术后第一天(△24 h)及第二天(△48 h)的血浆BNP动态变化率,分析BNP动态变化率与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于OPCABG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288例患者,其中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不全组)27例,未发生早期心功能不全组(对照组)261例。对照组△24 h BNP[5.61(-87.50,141.40)ng/L]低于心功能不全组[180.56(67.00,389.00)ng/L](P<0.05)。△48 h BN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4 h BNP%及△48 h BNP%[8.48(5.74,9.95)%、10.64(5.23,10.17)%]均低于心功能不全组[50.63(24.50,81.26)%、28.73(11.98,40.18)%](P均<0.05)。△24 h BNP%预测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成功AUCROC为0.812(95%CI:0.716~0.908)(P<0.001),最佳诊断值为18.05%,敏感性为76.6%,特异性为80.0%。结论:术后早期△24 h BNP%与OPCABG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密切相关,△24 h BNP%越低,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小,对评估和预测OPCABG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张明刘楠李菁崔颖
关键词:B型脑钠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不全
脂蛋白磷脂酶A2化学发光法质量测定试剂的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验证一种新的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质量测定试剂的方法学性能。方法:选取2018年9月3日至27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患者的新鲜血清标本336例,验证威海威高公司的Lp-PLA2检测试剂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正确度、携带污染率和参考区间,用上海德赛公司Lp-PLA2试剂作为参比试剂,进行临床样本比对及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评估。结果:Lp-PLA2低(99.18ng/ml)、中(244.07ng/ml)、高(446.98ng/ml)3个浓度样品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4.61%、3.91%、3.76%;Lp-PLA2低(98.92ng/ml)、中(239.90ng/ml)、高(440.22ng/ml)3个浓度样品的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3.91%、3.41%、2.38%,均小于规定的范围。线性范围验证回归系数a=0.998,相关系数r2=0.9927。Lp-PLA2不同浓度水平血清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101.70%、93.40%、92.40%、92.80%、95.60%、100.00%,在允许±10%偏差范围内。生物参考区间及携带污染率均符合要求。收集新鲜血清样本326例,与上海德赛公司的Lp-PLA2活性检测试剂比对,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分别为2.691(95%CI:-2.459~7.842)和0.336(95%CI:0.323~0.348),r为0.954,相关性良好;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分别为-14.44%、2.77%、0.64%。结论:该Lp-PLA2化学发光法质量测定试剂盒性能验证满足要求,检测结果与上海德赛公司活性检测试剂一致性良好。
范雪松王恩世贺建勋宋扬桂媛孙奇曾小莉崔颖袁慧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
未治疗大动脉炎患者临床特征与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自身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状况,旨在为免疫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风湿免疫科和血管科就诊的大动脉炎患者29例,女性28例、男性1例,中位数年龄为39岁,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大动脉炎诊断标准,且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同期选择21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治疗的29例大动脉炎患者中,28例为女性,26例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全身症状中以乏力(62.07%)和头痛(41.38%)为主要表现,血管症状中以杂音和脉搏减弱(68.97%)为主要表现,Numano分型中以Ⅴ型(79.31%)最多。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初诊大动脉炎患者的总T(CD3)淋巴细胞的绝对值[(1337.14±312.46)μl vs(1139.95±340.96)μl,t=2.120,P=0.039]、辅助T(CD4)淋巴细胞的百分比[46.29%±6.55%vs 36.55%±7.42%,t=4.903,P<0.0001]和绝对值[(815.52±194.11)μl vs(571.44±187.55)μl,t=4.450,P<0.0001]、CD4/CD8的比值[1.83(1.41~2.30)vs 1.32(1.03~1.39),Z=3.401,P=0.001]都升高,而自然杀伤(NK)细胞(CD56)的百分比[10.71%(6.45%~14.30%)vs 14.57%(10.87%~18.47%),Z=2.408,P=0.016]降低。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大动脉炎患者的补体C3[1.16(1.02~1.31)g/L vs 1.05(0.93~1.15)g/L,Z=2.383,P=0.021]升高,免疫球蛋白(Ig)G[11.97(8.74~14.43)g/L vs 14.37(13.11~15.47)g/L,Z=3.017,P=0.003]降低。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初诊大动脉炎患者的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19.31(9.50~28.50)mm/h vs 3.71(2.00~5.00)mm/h,Z=5.338,P<0.000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6.52(0.32~8.62)mg/L vs 0.73(0.35~1.07)mg/L,Z=2.983,P=0.003]和快速C反应蛋白(Q-CR
陈思沈笑然栾海霞王燕马旭崔颖曾小莉袁慧
关键词:大动脉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
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血尿酸(UA)、血肌酐(Cr)指标应用于判断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与意义。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行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血液检查;比较两组UA、Cr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UA、Cr、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Cr水平显著降低,且此两项指标与糖尿病肾病预后情况呈正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UA、Cr及血脂水平可作为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为临床指导疾病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崔颖贺建勋林红军
关键词:血尿酸血肌酐糖尿病肾病
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60株阴沟肠杆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来自痰液标本占64.2%,其次是血液和尿液;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最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对阴沟肠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检出率较高,需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选择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做为临床治疗首选用药。
赵松崔颖刘美清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先予以常规糖尿病治疗策略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择自愿接受血糖检验,间隔3个月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观察组则每周进行1次血糖检验,间隔3个月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41±1.02)mmol/L、餐后2 h血糖(8.52±1.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1±1.42)%均低于对照组的(7.26±1.15)mmol/L、(9.41±1.45)mmol/L、(7.46±1.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定期开展血糖检验,结合检验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可更好地促进血糖指标达到正常范围,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崔颖林红军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北京部分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基因分型与宫颈不同级别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部分地区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病理诊断为未发现上皮内病变及癌变、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3组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以及年龄分层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利用高危型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其中同时行TCT检测患者结果,按TCT病理学诊断分为3组,将诊断为未发现上皮内病变及癌变患者纳入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以及宫颈TCT-LSIL组和宫颈TCT-HSIL组,采用χ^2检验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对照组(561例)中,至少有一个亚型感染的例数为68例,总阳性率为12.12%;TCT-LSIL组(385例)中,至少有一个亚型感染的例数为288例,总阳性率为74.81%;宫颈TCT-HSIL组(170例)中,至少有一个亚型感染的例数为128例,总阳性率为75.29%。对照组阳性率最高的是52型,宫颈TCT-LSIL组和宫颈TCT-HSIL组阳性率最高的是16型。16、18、31、33、39、45、51、52、56、58、68型的感染率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型别中只有16型在宫颈TCT-HSIL组的感染率与对照组和宫颈TCT-LSIL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年龄分层后,仅16型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3组进行年龄分层后在<31岁年龄段内,16、18、31、33、39、45、51、52、56、58型的感染率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31~<41岁年龄段内,16、18、39、51、52、56、58型的感染率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41~<51岁年
王燕陈思刘书理崔颖袁慧孙英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血清载脂蛋白E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E(ApoE)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评价ApoE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2-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检中心行颈动脉超声的体检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检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异常组(182例,包括IMT增厚组65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117例)和双侧颈动脉正常的对照组(118例)。所有受试者均收集基本资料,检测空腹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E水平。结果IMT异常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BMI)及部分既往史(吸烟、饮酒、运动、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异常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IMT增厚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构成、BMI、部分既往史(吸烟、饮酒、运动、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比较,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IMT增厚组的年龄高于对照组(P<0.01)。IMT增厚组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在IMT异常组高于对照组[(3.13±0.77)mmol/L vs.(2.89±0.75)mmol/L,P<0.05],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IMT增厚组与对照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水平在IMT异常组低于对照组[40.69±11.38)mg/L vs.(46.84±13.46)mg/L,P<0.05];ApoE水平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38.82±14.82)mg/L]低于IMT增厚组[(44.93±10.24)mg/L]和对照组(P<0.05)。结论ApoE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ApoE水平不仅在IMT异常与健康者之间有差别,且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发展可进一步识别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
宋扬范雪松王恩世孙奇贺建勋张蕾赵松崔颖袁慧
关键词:载脂蛋白E颈动脉内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