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伟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CT定量及定性参数与纯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TOP2A、BASP1、FAM7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结节(pGGN)样肺腺癌的三维CT定量及定性参数与拓扑异构酶2α(TOP2A)、脑酸溶性蛋白1(BASP1)、序列相似家族72成员(FAM72)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164例pGGN样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扫描,记录结节最长径、结节体积、平均CT值及是否出现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充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和瘤肺界面模糊征。肺腺癌组织中的TOP2A、BASP1、FAM7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测定。结果:164例肺腺癌患者中,TOP2A高表达94例(57.3%),低表达70例(42.7%);BASP1高表达88例(53.7%),低表达76例(46.3%);FAM72高表达96例(58.5%),低表达68例(4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OP2A的表达水平与三维CT定量指标中的结节最长径、结节体积和结节平均CT值相关(P<0.05),与定性指标中的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和充气支气管征有关(P<0.05);BASP1的表达水平与三维CT定量指标中的结节最长径和结节平均CT值有关(P<0.05),与定性指标中的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充气支气管征和胸膜牵拉征有关(P<0.05);FAM72的表达水平与三维CT定量指标中的结节平均CT值有关(P<0.05),与定性指标中的血管集束征、充气支气管征和胸膜牵拉征有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结节最长径、结节平均CT值和血管集束征是肺腺癌TOP2A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节最长径、结节平均CT值、血管集束征和胸膜牵拉征是BASP1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节平均CT值、血管集束征和充气支气管征是肺腺癌FAM72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三维CT定量及定性参数与pGGN肺腺癌TOP2A、BASP1、FAM72蛋白表达水平相关,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 许双燕冯涛曹宏伟曹振东
- 关键词:肺腺癌
- 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与间接法成像用于下腔静脉测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直接法成像所得下腔静脉各平面径线、CT值及图像质量与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进行对比,分析下腔静脉直接法CTP是否存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的患者图像,收集30例腹部增强检查患者静脉期图像,通过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分别测量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第一肝门、肾盂、左右髂总静脉分叉平面的长径及短径并测量CT值,两名具有5年以上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对下腔静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第一肝门、肾盂、髂总静脉分叉上方平面的长径及短径,直接法成像分别为(3.02±0.44,2.06±0.32)、(2.29±0.49,1.39±0.52)、(2.46±0.44,1.73±0.45)、(2.30±0.38,1.66±0.46),间接法成像分别为(2.88±0.43,1.95±0.31)、(2.37±0.59,1.17±0.37)、(2.28±0.32,1.63±0.31)、(2.25±0.21,1.47±0.3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法与间接法各平面所测得CT值分别为(232.57±59.45)、(278.10±80.00)、(360.32±92.13)、(466.78±100.71)HU,(122.45±16.10)、(107.10±13.32)、(92.46±12.93)、(88.23±12.62)HU,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法远高于间接法;图像质量直接法成像良及以上者占93.3%,远高于间接法成像56.6%。结论:多层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切实可行且明显优于下腔静脉间接法成像,能够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用于诊断下腔静脉疾患。
- 曹宏伟邢媛媛仇恒志张丹曹振东
- 关键词:下腔静脉64排螺旋CT
-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总结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确诊的IFIS 84个髋关节(病例组)及正常志愿者髋关节116个(对照组)的MRI图像,通过轴位T1WI序列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坐骨结节间距,并通过质子加权脂肪抑制序列观察股方肌形态及信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对照组IFS及QFS((2.36±0.47)cm、(1.58±0.39)cm)明显大于病例组((1.56±0.42)cm、(0.89±0.24)cm),对照组坐骨结节间距((10.51±1.53)cm)小于病例组((11.39±1.01)cm),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髋关节IFS与QF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13,P <0.05;坐骨结节间距与IFS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263,P <0.05。在IFIS患者中,股方肌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及水肿。所测全部数据中,中青年组IFS、QFS宽度((2.09±0.55)cm,(1.32±0.47)cm)均大于老年组((1.90±0.58)cm,(1.19±0.39)c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之间坐骨结节间距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FS和QFS变窄,同时股方肌出现变形、水肿,是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典型MRI表现。
- 邢千超王胜林仇恒志白雪冬曹宏伟
- 关键词:髋部疼痛坐骨股骨
- 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造影剂注射方案的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造影剂注射浓度、延迟扫描时间条件下,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质量的优劣,获得最佳造影剂注射方案。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对疑诊为下腔静脉疾患的56例患者行直接法CTV检查,随机分为8组。相同液体量(单侧为200m L)、延时扫描时间(30s)、造影剂注射速率(3.5~4.0m L/s)条件下,造影剂浓度分别采用1:2、1:4、1:6、1:9进行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比较四组下腔静脉图像质量。相同液体量(单侧为200m L)、造影剂浓度(1:4~1:6)、造影剂注射速率(3.5~4.0m L/s)条件下行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双期扫描,四个实验组延时扫描时间第一期分为采用20s、25s、30s、35s,于20s后行第二期延时扫描,比较25s、30s、35s、40s、45s各时期下腔静脉图像质量。对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按照四个等级评价各组下腔静脉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造影剂浓度1:2、1:4、1:6、1:9所得图像质量不全相同(H=19.727,P<0.001),1:4、1:6组图像质量主要为良及以上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510,P=0.475);延时扫描时间25s、30s、35s、40s、45s各期图像质量不全相同(H=22.262,P<0.001),30s^40s期得图像质量主要为良及以上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510,P=0.475)。结论:相同液体量(单侧200m L、造影剂注射速率相同(3.5~4.0m L/s)条件下,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最佳造影剂浓度为1:4~1:6、延时扫描时间为30s^40s,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 曹宏伟邢媛媛仇恒志万立野曹振东白雪冬吴薇娜
- 关键词:下腔静脉多排螺旋CT造影剂
- 微血管密度、VEGF及受体FLK-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采用Max Vision法免疫组化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FLK- 1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探讨MVD、VEGF及FLK-1与宫颈癌增殖、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宫颈鳞癌(Ib2~IIb期)患者肿瘤组织为研究对象,以癌旁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26例)。采用Max Vision法对宫颈癌及癌旁宫颈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相关组织的MVD、VEGF及FLK-1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按Orre和Volm等的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VEGF及FLK-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宫颈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与对照组间MVD、VEGF及FLK-1的表达和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相关;VEGF与受体FLK- 1蛋白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与宫颈癌的增殖与发展密切相关,VEGF及其受体FLK- 1的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增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程艳芬曹宏伟崔志新万立野
- 关键词:宫颈癌微血管密度FLK-1
- 放疗前后纳米树脂充填体边缘封闭性能的对比研究
- 2019年
-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前后纳米树脂充填龋洞的边缘封闭效果的差异。方法: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新鲜拔除的无龋坏、无裂纹、无缺损的离体前磨牙45颗,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15个,分别为照射前充填组、照射后充填组和对照组,照射前充填组的样本牙用高速涡轮牙钻在颊侧面备洞,用Filtek Z350充填,然后进行总剂量为70Gy的放射线照射。照射后充填组的样本牙先进行总剂量为70Gy的放射线照射,然后进行窝洞预备和充填。对照组直接进行窝洞预备和充填。所有样本牙进行500次冷热循环,然后置于质量分数为2.0%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48h。用金刚砂片在水冷却下垂直于牙体长轴、经充填体中心将牙体横向剖开,在体式显微镜下对各组样本洞壁的染料渗入深度进行计分并对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照射前充填组、照射后充填组和对照组样本的微渗漏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米树脂在放射线的影响下,充填物边缘的封闭性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故无论在放射治疗过程之前或之后对患者进行龋洞充填治疗,可使用纳米树脂充填以获得较好的充填效果。
- 付强刘艳王鹏曹宏伟霍峰
- 关键词:放射线纳米树脂微渗漏
- 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S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40例(80侧)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测量茎突的长度、向内偏斜以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方位角之间的相关性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中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向内偏斜角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1、-0.318,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当茎突与扁桃体间距诊断阈值为10.65mm时,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2.5%,均较高。结论: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缩短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诊断效能,可作为诊断依据。多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可作为首选方法。
- 张丹吕亮邢媛媛曹宏伟吴薇娜王胜林
- 关键词:X线计算机茎突综合征茎突扁桃体
- 食管癌CD34和VEGF表达与CT强化幅度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VEGF蛋白和CD34蛋白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CT增强扫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食管癌的转移机制及临床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术前对56例患者行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测定对照组食管黏膜、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CD34的阳性表达信号,并且计算CD34标记的MVD。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CT扫描增强幅度与食管癌黏膜组织中VEGF表达强弱无关;食管癌CT增强幅度与癌组织中的MVD值密切相关。结论 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微血管密度观察,对于食管癌浸润与转移及其预后的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也能为临床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后期治疗疗效的判断提供一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 邢媛媛曹宏伟仇恒志张丹王胜林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4
- 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与间接法成像用于下腔静脉CT测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测量径线,与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测量径线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3~65岁,中位年龄44岁)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的患者图像,收集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0~66岁,中位年龄43岁)腹部增强检查患者静脉期图像。通过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行MIP、MPR重建,分别测量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第一肝门、肾盂、左右髂总静脉分叉上方平面的长径、短径,并测量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上方1cm处下腔静脉CT值。结果: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第一肝门、肾盂、髂总静脉分叉上方平面的长径及短径,直接法成像分别为(3.02±0.44,2.06±0.32)、(2.29±0.49,1.39±0.52)、(2.46±0.44,1.73±0.45)、(2.30±0.38,1.66±0.46);间接法成像分别为(2.88±0.43,1.95±0.31)、(2.37±0.59,1.17±0.37)、(2.28±0.32,1.63±0.31)、(2.25±0.21,1.47±0.34),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直接法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上方1 cm处CT值为313.43±50.90HU远高于间接法的95.50±22.17HU。结论:多层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与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下腔静脉的不同层面径线测量无明显差异,直接法成像管腔内造影剂浓度高于间接法,显示下腔静脉更好,测量结果为正确评估下腔静脉疾患提供参考数据。
- 曹宏伟邢媛媛仇恒志张丹曹振东
- 关键词:下腔静脉多排螺旋CT
- 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张丹邢媛媛吕亮曹宏伟吴薇娜王胜林柳逢春
- 该项研究属于影像诊断学的临床研究领域。茎突综合征是茎突因其长度过长、或其方位、形态的异常,以及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或者茎突周围炎等原因刺激邻近血管、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茎突...
- 关键词:
- 关键词:茎突综合征影像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