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继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山市中心血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献血
  • 2篇血液
  • 2篇无偿
  • 2篇无偿献血
  • 2篇传染性指标
  • 1篇血型
  • 1篇血型鉴定
  • 1篇血液报废
  • 1篇血液报废率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筛查模式
  • 1篇输血
  • 1篇尿路感染
  • 1篇配血
  • 1篇献血前
  • 1篇献血员
  • 1篇献血者
  • 1篇献血者血液
  • 1篇路感

机构

  • 5篇保山市中心血...
  • 2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保山中医药高...
  • 1篇保山学院
  • 1篇保山市第二人...
  • 1篇保山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赵继华
  • 2篇张咏梅
  • 1篇陈艳芝

传媒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偿献血标本传染性指标两次ELISA检测结果不重合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偿献血标本传染性指标两次ELISA法检测结果不重合的原因。方法:选取笔者所在血站2010-2013年63 028例无偿献血员标本,用ELISA法由两组不同的检验员采用不同的试剂进行两次HBs 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对两次检测不合格的标本中由单试剂或单组检验员测定不合格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3 028例标本中,HBs Ag、抗-HCV、抗-TP、抗-HIV(1+2)四项传染性指标,HBs Ag检测不合格313例,不合格率0.49%,其中,单试剂阳性174例,55.59%;抗-HCV检测不合格196例,不合格率0.31%,其中,单试剂阳性43例,占21.94%;抗-TP检测不合格324例,不合格率0.51%,其中单试剂阳性36例,占11.11%;抗-HIV(1+2)检测不合格330例,不合格率0.52%,其中,单试剂阳性106例,占32.12%。在四项指标中,不重合率最高的是HBs Ag项,其次是抗-HIV(1+2);不重合率最低的是抗-TP项。结论: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单试剂检测或单组人员检测不合格导致的。应重视ELISA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的评估。选择时加以筛选和组合,在测定过程中,重视和排除干扰ELISA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
杨亚艳赵继华沈学耕
关键词:无偿献血传染性指标
保山市2018年3月-2020年3月尿路感染者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保山市近2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本地区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经验性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保山区域5067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近2年,保山市尿路感染病原菌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其中仍以G-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为主,且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整体耐药率略高于2020年全国水平,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耐药情况与全国水平相当。结论对本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进行监测十分重要,并应用监测结果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临床用药指导并合理选用抗生素.
张咏梅陈艳芝张学林裴荟赵继华
关键词:尿路感染耐药
改变献血员献血前传染性指标筛查模式降低血液报废率
2015年
目的:探讨改变献血员献血前传染性指标筛查模式,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利用率,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将献血员献血前,只检查献血员血型、血红蛋白、ALT和HBs Ag四项,如果合格,就献血的模式,改为献血员献血前除检查以上四项外,增加用金标法快速筛查抗-HIV、抗-HCV和抗-TP的筛查模式。对比分析使用新模式前后献血员传染性指标的阳性率差异和血液报废率情况。结果:使用新模式后,献血员传染性指标的阳性率由1.854%下降到0.120%。采用新模式前后传染性指标HBs Ag、抗-HIV、抗-HCV、抗-TP的阳性率和血液报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献血员献血前体检筛查模式,有效地降低献血员传染性指标阳性率,降低血液报废率,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杨亚艳赵继华沈学耕
关键词:献血员筛查模式传染性指标阳性率血液报废率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有效性探讨
2021年
探究在临床血型鉴定、输血中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抽取该阶段腾冲市人民医院100例行输血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提供对应的100例供血者标本,分别进行盐水试管法、微柱凝胶免疫法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在血型鉴定结果上比较无差异(P>0.05),交叉配血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中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法,可保证血型鉴定结果及交叉配血结果(特别是特殊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值得广泛推广。
赵继华张咏梅
关键词: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2024年
分析保山市2021~202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 无偿献血样本入组时间:2021.01~2023.12;样本量:80673份;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梅毒抗体(抗-TP)、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析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出率变化。结论 3年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总检出率为1.33%,2021~2023年,其检出率逐年下降(1.42%、1.33%、1.22%);抗-TP、抗-HCV、HBsAg、抗-HIV、AL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13%、12.54%、12.07%、13.00%、38.26%;各年份及总阳性检出率中,均ALT占比最高(P<0.05)。结论 保山市2021~202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出率逐年下降,但仍存在部分传染物检出情况,需加强献血前筛查、开展血液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检测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陈桂余赵继华段志燕杨婧涓段武德
关键词: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无偿献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