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参与,构建有意义的复习课——以“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课教学为例
- 2015年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构建有意义的数学复习课,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 王军
- 关键词:复习教学多边形
- 关注主体意识,开展自主学习
- 2012年
-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行为和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下面,我就平时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
- 王军
-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师
- 真实、准确方能体现统计的价值——以“复式统计表”一课教学为例
- 2015年
- 有效的统计教学除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统计的过程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统计是一项严谨的工作,需要务实的作风和态度,而且统计的过程和结果必须真实、准确、有效,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 王军
- 关键词:统计教学
- 巧用线段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016年
- 线段图是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辅助方法。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将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让学生能熟练、准确地画线段图,养成借助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及方法能力,这是每一个数学老师所必须要关注的。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 王军
- 关键词:数学老师数形结合解题策略
- 领会习题编写意图,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 2015年
-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教材中的习题安排对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练习设计不仅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更是凝聚了教材编写者的智慧,但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却发现有的教师对教材习题设计的意图把握不准,练习的形式简单,没有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达不到应有的练习效果。下面仅从本人平时听课中收集的三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 王军
- 关键词:习题设计编写意图练习效率教材编写者领会
- 激发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 2012年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中去。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 王军
- 关键词:有效课堂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老师
- 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 2013年
- [案例描述]
谈话:4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准备边吃月饼边赏月,把这4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生:每人分到1块.4÷4=1(块)
- 王军
- 关键词:数学学习过程小朋友平均分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