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劲松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舰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薛伯寿教授
  • 3篇学术思想
  • 3篇热病
  • 3篇外感
  • 3篇外感热病
  • 2篇道德经
  • 2篇中医
  • 2篇名中医
  • 2篇《道德经》
  • 1篇阴阳
  • 1篇阴阳学说
  • 1篇融会
  • 1篇融会贯通
  • 1篇伤寒
  • 1篇伤寒温病
  • 1篇胃气
  • 1篇温病
  • 1篇领悟
  • 1篇老子
  • 1篇顾护胃气

机构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中国舰船研究...

作者

  • 5篇薛燕星
  • 5篇陈劲松
  • 2篇薛伯寿
  • 1篇胡东鹏

传媒

  • 5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感热病必须掌握标本关系及顾护胃气——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六被引量:1
2011年
外感多实,实有六淫、疫疠之分,亦有体质素虚或因病致虚者之异,临床所见往往错综复杂,标本难明,虚实互见,必须分主次,辨缓急。一般病轻可标本兼治,应据情有所侧重,或治本而兼治标,或治标而兼治本;病重,则应择标本、先后分治。薛伯寿教授认为,治疗外感热病重视标本缓急以确定正确治则,实为治病救人的要妙之一;另外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故外感热病治疗当始终护胃气存津液。
薛燕星陈劲松
关键词:标本胃气外感热病
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之四被引量:5
2011年
仲景继承发展《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创立《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叶天士创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吴又可著《温疫论》创温疫学说;喻嘉言倡温疫分三焦施治等不断丰富扩充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内容。薛伯寿教授融合伤寒、温病学说,又博采温疫诸家之长,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尤为推崇,认为伤寒、温病皆外邪致病,邪自外入,自应因势利导达邪外出,相对而言伤寒宜辛温解表;温病宜辛凉透达。临床不可拘泥伤寒、温病方,需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分消,或融会贯通,如此珠联璧合,择优而施,能扩大其功用主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薛燕星胡东鹏陈劲松
关键词:外感热病
外感热病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及注意兼挟——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五被引量:1
2011年
邪正关系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相互对立制约的重要因素,正虚易感外邪,邪犯必伤正气。外感热病虽以正虚为根本原因,然不可妄补,皆宜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如何正确处理好复杂之邪正关系,就某种意义而言,扶正是为了更好地祛邪;祛邪是为了尽快恢复失和之正气,但必须做到扶正不碍邪、祛邪勿伤正。正气失和,外感热病就常易出现兼挟,无论伤寒、温病均应重视邪之兼挟,临证邪及兼挟,必须要同治分消。文章就伤寒、温病的证治,举临床医案为佐证来探讨强调邪正关系在外感热病发生治疗转归中的作用以及运用分消法治疗兼挟证的重要性。
薛燕星陈劲松
关键词:外感热病
阐述老子前瞻思维——处无为之事
2014年
"处无为之事"内涵,讲述前瞻战略道理有四。形象思维微观虚无之微,宏观万物发展变化之有。任何事物皆有发生、发展、回归过程,掌握道之法则规律,防患于未然,预测可能的隐患、阻力,杜绝其发生或及时消除,达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此亦处无为之事。
薛燕星陈劲松薛伯寿
关键词:《道德经》名中医
《道德经》与阴阳学说概要领悟被引量:2
2014年
阴阳为河洛图、五行学说及先后天八卦学说的根本,亦为《周易》的核心。老子《道德经》阐明朴素唯物自然辩证法,为阴阳学说深度发挥。总结归纳阴阳学说概要有五:阴阳相互依存性、阴阳互动变化性、阴阳互根同一性、阴阳量变之极的转化性、阴阳的时空性,而太极图概括上述内涵。
薛燕星陈劲松薛伯寿
关键词:阴阳学说道德经名中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