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琛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声乐
  • 4篇乐教
  • 3篇声乐教学
  • 3篇教学
  • 3篇歌剧
  • 2篇艺术
  • 2篇音乐
  • 2篇声乐教学模式
  • 2篇民族声乐
  • 2篇教育
  • 2篇教学模式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化教育
  • 1篇演唱
  • 1篇瑶族民歌
  • 1篇艺术风格
  • 1篇艺术形式
  • 1篇意大利歌剧
  • 1篇音乐教育
  • 1篇审美

机构

  • 9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9篇李琛
  • 1篇姜莱

传媒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2篇音乐创作
  • 1篇中国音乐
  • 1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艺术探索
  • 1篇艺术教育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传承与超越——关于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面对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转型和跨越给声乐教学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各个学校总是处于传承与超越的矛盾中:要么坚守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理想,要么就是为了应对学生人数激增而进行声乐艺术教育规律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新形式下对声乐教学模式科学化的探索以及教学实践层面的建议。
李琛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声乐教学模式口传心授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李琛
关键词:民族声乐文化特征审美情趣生命状态
保持专业性 突出师范性 培养创新性——关于构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就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培养模式遇到的问题,基于我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如何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就此做了以创新为宗旨的尝试性探索。
李琛姜莱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教育理念
体裁、形式与美声唱法——从意大利歌剧的历史演进谈起被引量:3
2008年
意大利歌剧诞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盛行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的欧洲,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而依附于歌剧所产生的 “美声唱法”也创造了二次歌唱的 “黄金时代”。本文详细梳理了意大利歌剧的两种典型——巴洛克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歌剧在体裁及形式上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声唱法的演进,认为在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过渡的社会大变革中,美声唱法是随意大利歌剧的体裁、形式的变化而演进的,表明它并非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表现形式, “唯声”论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利于表现歌剧作品的应然价值,也曲解了美声唱法的美学原则和艺术思想。
李琛
关键词:意大利歌剧体裁美声唱法
科学化:声乐教学模式的现代走向被引量:3
2008年
自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民众对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的办学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为艺术院校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大众化教育来临的时代背景下,声乐教育也必然受到追求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观念的引领,这就给声乐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当是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适应声乐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之能适应声乐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李琛
关键词:声乐教学模式
当今我国声乐教学方法的积弊——从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的过早衰退现象谈起被引量:3
2008年
在声乐教育界,不少颇有潜质、远景光明的优秀学生,因为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不遵循声乐教学的固有规律,以致基础薄弱、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在盲目、短视、过度功利化的奋进中,使自己的歌唱天赋过早地走向衰退。究其原因有:教与学双方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不健康的心理;不能正确对待歌唱艺术中的理论知识和声乐艺术教学之间的关系,盲目模仿;不能正确地从系统的声乐教材中选择恰当的演唱曲目;重机能的发声方式的不当使用。因此,必须遵循艺术家成长过程的自然规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运用正确的理念来指导声音训练的实践,使心理活动符合生理状态,生理状态又能得到心理控制。
李琛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发声生理机能
向民歌学习,分清演唱中的“媚”与“媚俗”被引量:1
2010年
"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古老的审美命题。但在当前商业化演唱的冲击下,有一些歌者对"媚"与"媚俗"缺乏认识,致使其演唱品质有所蜕变。为此,笔者以广东连南瑶族民歌为例,试图通过倡导向民歌学习,促进广大声乐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认识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现方式,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李琛
关键词:瑶族民歌演唱民族声乐
大师的差异、共性和启示——从威尔第与瓦格纳的歌剧创作思想谈起被引量:3
2009年
威尔第与瓦格纳是西方歌剧史上两住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但是他们在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应该如何定位,声乐与器乐应该占据何种位置,以及歌剧应该采用“无终旋律”的结构形式还是采用“分曲”结构单位等问题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对立,但是他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传统进行创新。反思中国歌剧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自身传统进行创新,这是中国歌剧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李琛
关键词:歌剧
歌剧中的音乐价值定位被引量:2
2008年
在歌剧发展史上,关于音乐与戏剧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或者主张音乐服务于戏剧,或者主张戏剧服务于音乐。德国著名歌剧作家则明确认为,在歌剧中音乐与戏剧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笔者认为,歌剧中的音乐与戏剧之间应该是互为目的的,就音乐而言,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在音乐和戏剧之间实现平衡,才能实现歌剧应该具有的美感。
李琛
关键词:歌剧艺术形式音乐戏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