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利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骨折
  • 8篇股骨
  • 7篇内固定
  • 7篇关节
  • 6篇疗效
  • 6篇近端
  • 6篇骨科
  • 6篇股骨粗隆
  • 6篇股骨粗隆间
  • 6篇股骨近端
  • 6篇股骨近端锁定
  • 6篇粗隆
  • 6篇粗隆间
  • 5篇内固定治疗
  • 5篇老年
  • 5篇股骨粗隆间骨...
  • 5篇粗隆间骨折
  • 4篇性关节炎
  • 4篇锁定板
  • 4篇骨性

机构

  • 22篇唐山市丰润区...

作者

  • 22篇杨利
  • 14篇李朝军
  • 10篇董必成
  • 7篇李小健
  • 3篇韩丽

传媒

  • 4篇双足与保健
  • 4篇益寿宝典
  • 2篇河北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科康复治疗12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021年
此次治疗的目的是研究骨科康复治疗对于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骨科康复治疗,使其骨性关节炎得到一定的缓解。 方法: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这一时间段内进行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 120 例,将该 120 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每组的人数分别为 60 例。 康复组通过骨科康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疼痛功能恢复状况。 结果:通过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之后,发现康复组的患者,康复的效果会更好,并且患者的康复率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康复率,其中康复组患者的康复率为 96.67% (58 / 60),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率为 46.67% (28 / 60),对比两组康复率中组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显然成立;而在术前与术后阶段的疼痛功能评分对比结果中得知,在治疗前阶段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与 JOY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阶段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与 JOY 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康复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故而在这其中统计学意义显然成立。 结论:所以,通过以上的观察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骨科康复治疗的方式是更好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康复率的同时,促进疼痛功能评分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值得得到大力推广。
杨利
关键词:老年骨性关节炎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足闭合性骨折
2019年
目的针对前足闭合性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为了确保该次研究工作的可靠性,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院接受治疗的前足闭合性骨折患者中抽取84例样本,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分配42例患者,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进行。试验组同样分配42例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通过数据比对,总结出两种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恢复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总恢复度为85.71%。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从而可以推断出前足闭合性骨折技术有助于提升患者后期的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杨利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1年
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粉碎性跟骨骨折通过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的实际临床应用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粉碎性跟骨骨折治疗的40例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作为主要的实际研究观察目标,开始此次临床观察。以跟骨内固定方法医治的病人为主要实验组,实施常规固定方法医治的病人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实际临床疗效、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跟骨内固定方法医治的病人,痊愈率达95%,并发症发生率35%;常规疗法痊愈率为60%,并发症发生率70%,且手术、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跟骨内固定法能够迅速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予以普及和应用。
杨利
关键词:粉碎性跟骨骨折安全性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分析
2021年
股骨转子间隔骨折,患者行手术类型较多,以临床从常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近端髓内钉两形式出发,对手术方法展开比较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群体,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别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一组视为置换组,股骨近端髓内钉的一组视为髓内钉组,以两组的手术基本信息作为围术期相应指标的对比,统计内容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以两组术后的常见临床并发问题作为对比,统计患者的术后不良案例,包含髋内翻、DVT、感染、中度以上疼痛;以两组治疗疗效的优良率进行最终统计,按照百分制分值区分患者的疗效差,包含对患者优良率的统计。结果:置换组与髓内钉组手术的时间相差较短,以置换组平均时间偏短;置换组的术中出血量较高,但不足髓内钉的一倍之多;置换组术后的卧床时间较短,基本在10日左右,髓内钉组的卧床时间相对长,患者基本需卧床30天;置换组术后不良案例数与不良占比相对低;置换组无差案例,总体优良率高于92%,髓内钉组有一例差的评价,但优良率偏高,高于置换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者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均能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选择应要求患者具备绝对的适应症,基于患者的生理水平综合评估患者所需的手术形式,以手术最终目标为导向,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围绕患者的骨质酌情开展手术,而非有特定的手术形式具备绝对优势。
杨利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临床疗效观察
2020年
为了观察患者骨科创伤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中的效果,通过对患者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来使患者的骨科创伤尽早恢复痊愈。 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选择在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需要进行骨科创伤治疗的患者 86例,并通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对患者骨科创伤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对其使用该治疗方法之前,应先对患者的创口进行深度的清理,保障患者创口干净卫生的情况下,在对其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出现影响治疗的因素。 结果:通过对该 86 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其中的 80 例患者在使用该种治疗方式后,创面的肉芽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且出现了很丰富的毛细血管,也没有发生感染或者出脓、水肿等的现象。 剩余的 6 例患者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被感染的现象,但通过对患者创口进行清理之后,对其在此使用 VSD 的方式进行治疗,使患者的创处成功恢复好转。 结论:通过以上的结果显示,在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之前,最为重要的是先对患者的创处进行深度的清洁,避免因为清洁不到位导致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的现象。 做好前期的清洁工作,对于患者来说,也能使其尽快地恢复治疗,使患者创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修复,减少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痛楚,作为医院要尽可能将这种治疗方式进行推广,使其造福更多的患者。
杨利
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骨科创伤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中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4年
在中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探究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应用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到医院就诊治疗的110例中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普通组与研究组,普通组患者是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来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是将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结合在一起来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情况的对比,推断出联合治疗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患者的效果更强,治疗有效性为98.2%;在临床指标上,研究组患者的指标均得到了大幅改善;在不良反应上,研究组中出现该反应的患者数量较少,反应率为3.6%;在生活质量上,研究组患者的质量评分更高。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结论 在进行中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时候,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两种方法的结合具有较强效果,医护人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杨利李朝军李小健
关键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临床疗效
自拟补肾活血方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方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6例(138膝)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76膝)和对照组53例(62膝),两组均采用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1次/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补肾活血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和IL-6。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为88.7%,两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MP-3、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关节OA效果较好,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MMP-3和IL-6水平有关。
李朝军韩丽尹东武杨利李小健冯文顺史雪双董必成白虎荣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白细胞介素6
分析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结合骨科下肢患者临床病症,研究分析不同的临床救治方法带来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骨科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医治的98例下肢创伤病患作为该次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在进行临床救治时参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见的常规手术治疗法,研究组主要采用创伤控制理念三步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救治。结果救治期间所接触的患者中参照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61.22%)、大出血患者43例(87.55%)、实施手术治疗者41例(83.67%)、死亡率3例(6.12%)、最终抢救成功率46例(93.87%);研究组创伤性休克患者32例(65.30%)、大出血患者45例(91.83%)、实施手术治疗者42例(85.71%)、死亡率0例(0.00%)、最终抢救成功率49例(100.00%)。患者经过救治后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常规手术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风险较大,而创伤控制理念三步法经过严谨的诊断及治疗不仅防止病患在治疗期间出现危险病症,还提高了急救效率,减少了死亡率。结论骨折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只有制定完善的救治措施,并经过严谨的分析重点处理伤重部位,才能保证患者急救过程中不会出现救治意外。
杨利李朝军尹东武
关键词:下肢创伤骨科临床救治
60例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60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分别对其实施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和全髋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Harris评分为(83.62±6.27)分,VAS评分为(3.13±1.04)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3.66±3.36)分、(5.77±2.54)分,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83.33%,研究组不良症状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患者不良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帮助其更好的康复,值得推广。
杨利李朝军尹东武
关键词:创伤骨科
自拟补肾活血方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血清SOD NO及MD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方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的3、6、9周检测两组KOA患者血清中SOD、NO及MDA的水平。结果:观察组SOD、NO及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及MDA水平随治疗用药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SOD水平随治疗用药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中药自拟补肾活血方可以通过降低自由基损伤因子MDA和NO及升高自由基清除剂SOD水平,对KOA起到治疗作用。
李朝军韩丽李小健杨利冯文顺董必成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