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峰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腹腔
  • 3篇修补术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3篇腹股沟
  • 3篇腹股沟疝
  • 2篇疗效
  • 2篇腹膜
  • 2篇腹腔间室综合...
  • 2篇腹腔镜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叶状
  • 1篇叶状肿瘤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预后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机构

  • 6篇玉田县医院

作者

  • 6篇刘洪峰
  • 4篇田贺永
  • 3篇杨连祥
  • 3篇张磊
  • 3篇王立军
  • 1篇王国强

传媒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早期应用肾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早期应用肾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早期应用肾替代治疗(发病后12h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72h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对比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72h时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PaO2、PaO2/FiO2、La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72h时治疗组的CRP、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5例并发ACS,发生率16.7%,治疗组中未见并发ACS病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肾替代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快速抑制炎性反应,减少对腹腔脏器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张福楠杨连祥刘洪峰张磊王立军田贺永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替代治疗预后炎症反应腹腔间室综合征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2024年
分析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短期与长期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和术后6个月的疗效、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在术后7天和6个月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治疗效果明显,近远期疗效均较高,可以有效加速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刘洪峰章雷田贺永
关键词:腹腔镜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腹膜前疝修补术
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的比较分析
2024年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与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在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 120 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 60 例接受微创Lichtenstein,60 例接受TEP。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初次下床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创Lichtenstein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初次下床时间短,但术后6h疼痛评分更高,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更长(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微创Lichtenstein相较于TEP在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时间更短、初次下床时间更短,但住院时间稍长、疼痛程度更明显,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更长。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刘洪峰章雷田贺永
关键词:腹股沟疝安全性近期疗效
广泛肿块切除术与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广泛肿块切除术与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5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2组,29例行广泛肿块切除术(广泛切除组),27例行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局部切除组),数据由SPSS 10.0中统计分析,患者患侧肢体运动能力评定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肌力<5级率采用卡方检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生存中位时间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术后12个月的患侧肢体功能评价:两组患者的肌力、前屈、后伸、内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局部切除组患者的外展、外旋摸高高度显著优于广泛切除组患者(P<0.05)。术后60个月内,广泛切除组与局部切除组比较:5年复发7例(24.14%)比12例(44.44%),χ2=3.511,P=0.061;5年生存率为10.34%比11.11%(χ2=0.009,P=0.926);5年总生存中位时间为59.00个月比58.00个月(χ2=0.012,P=0.9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广泛切除组无疾病生存中位期为57.00个月显著长于局部切除组的47.00个月(χ2=5.035,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肿块切除术较局部肿块切除术对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预后更加有利,在患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这一手术方式。
杨连祥王立军刘洪峰张福楠张磊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普外科急性重症胰腺炎、重症肠梗阻及严重腹部创伤等腹部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所有患者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每日定时测量腹腔压力、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和APACHEⅡ评分。观察2组的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发生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低于治疗组的93.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死率为10.00%,高于治疗组的3.3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67%,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6.67%;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高于治疗组的6.67%,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有着相对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连祥刘洪峰张福楠张磊王立军田贺永王国强
关键词:腹腔间室综合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TAPP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 TAPP 手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10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TAPP 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h的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TAPP 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 < 0.05)。TAPP 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 < 0.05)。TAPP 组术后12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P < 0.05)。TAPP 组在术后康复时间方面,相比于开放手术组均有显著缩短(P<0.05)。TAPP 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开放手术组,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尿潴留和血肿。结论 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TAPP 手术所需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康复时间缩短、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少。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选择,改善了术后康复效果。
刘洪峰
关键词:腹股沟疝术后康复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