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阳

作品数:10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炎
  • 3篇中西医
  • 3篇西医
  • 3篇反流
  • 3篇反流性
  • 3篇反流性食管炎
  • 2篇电图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诊治
  • 2篇通降
  • 2篇胃电
  • 2篇胃电图
  • 2篇活血

机构

  • 10篇天津市南开医...

作者

  • 10篇唐艳萍
  • 10篇徐阳
  • 6篇弓艳霞
  • 4篇牛薇
  • 4篇刘思邈
  • 3篇康丽丽
  • 2篇魏晓东
  • 2篇李淑红
  • 1篇王骁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三十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累及直肠的克罗恩病1例
2020年
克罗恩病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段与邻近右侧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本病起病大多隐匿、缓渐。本例患者从发病至确诊历经两年时间,病变位于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并以直肠受累为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予美沙拉嗪、柴胡舒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治疗,并选用天枢穴、气海、关元穴施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徐阳唐艳萍魏晓东
关键词:克罗恩病中西医结合肛瘘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68
2018年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西医涉及遗传、免疫、环境、微生态、感染、心理应激等诸多因素。中医认为其多为素体正气不足、外感邪寒、饮食不节(洁)、情志内伤所致,本于脾胃,与肺肝肾关系密切,表现为脾肾本虚、邪滞肠道、气血不调、肠络受损、血肉腐败等。本文总结归纳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发病机制,并阐述相应的内外科治疗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
弓艳霞唐艳萍牛薇刘思邈徐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病机及治疗进展
目的:总结归纳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病机,阐述针对病机的治疗进展,以期指导临床。方法:收集国内外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及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以遗...
弓艳霞唐艳萍牛薇刘思邈徐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病机
文献传递
活血通降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淤血阻络型患者60例胃电图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通降方治疗瘀血阻络证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对胃电图影响,从电生理角度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瘀血阻络证RE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治疗,西药组:奥美拉唑+多潘...
弓艳霞唐艳萍李淑红徐阳牛薇康丽丽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胃电图
文献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
[目的]总结归纳现有溃疡性结肠炎(UC)动物模型的种类、设计原理及优缺点;优化改进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方法,探索造模的适宜剂量和时间;选用西药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Balb/...
徐阳弓艳霞康丽丽魏晓东刘思邈郭洁丽王骁唐艳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中药治疗大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中药对大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西药组(C组)、中药组(D组),每组20只。A组正常饲养,B、C、D组建立大鼠湿热证UC模型,建模成功第2天,B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C组以美沙拉嗪灌胃治疗,D组以化湿疏郁方灌胃治疗,给药疗程7 d。观察指标包括症状学、结肠黏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造模后,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均出现摄食量、摄水量、活动性减低及血便,B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明显升高(P<0.05),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7 d后,与B组相比,C组、D组大鼠摄食量、摄水量、活动性明显增加,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7 d后,与B组相比,C组、D组大鼠结肠黏膜出血、溃疡,充血、水肿现象明显减轻,CMDI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D组大鼠结肠黏膜病理观察细胞排列结构比较整齐、少量杯状细胞消失及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大鼠湿热证UC模型制备成功,化湿疏郁方可改善UC大鼠一般情况,增高湿热型UC模型大鼠黏膜愈合率(肉眼+病理学),治疗湿热型UC疗效肯定。
徐阳弓艳霞唐艳萍刘思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及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20年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是指经过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无效的反流性食管炎。其发生机制复杂,据多方研究证实,极有可能与食管高敏感性、弱酸反流、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诊断需要通过内镜及造影检查、食管测压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目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动力药物,仍然是内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常用方法,但对于RRE,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往往束手无策。此时中西医结合及外科治疗方法就显示出无法替代的优势。不过RRE的中医疗法同样有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如果对中医治疗方法进一步进行完善,做到扬长避短,将是治疗RRE的好方法。本文综述RRE的病因及规范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法,探讨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优势。希望对临床治疗RRE做出贡献。
徐阳唐艳萍
关键词: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病因
活血通降方对瘀血阻络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活血通降方治疗瘀血阻络证反流性食管炎(RE)对胃电图的影响,从电生理角度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瘀血阻络证RE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治疗,西药组30例: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铝碳酸镁,中西药组30例:奥美拉唑+活血通降方,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及8周后症状学积分、胃镜表现及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药组:西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20.59±4.25)分,治疗4周(16.21±3.02)分,治疗8周(9.32±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43.28±8.09)分,治疗4周(35.06±5.03)分,治疗8周(18.23±4.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分级:治疗前A级8例,B级16例,C级6例,治疗8周后14例恢复正常,A级10例,B级5例,C级1例;中西药组:西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19.38±3.05)分,治疗4周(15.23±2.12分),治疗8周(7.23±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45.41±7.12)分,治疗4周(35.34±4.11)分,治疗8周(15.12±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分级:治疗前A级7例,B级15例,C级8例,治疗8周后16例恢复正常,A级9例,B级5例,C级0例;与西药组比较,中西药组治疗后症状学及内镜改善更明显,胃电图主要表现为主频下降,慢波百分比区趋于正常,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及节律紊乱百分比减低。结论:活血通降方可缓解瘀血阻络证RE患者临床症状及情志,改善胃镜下黏膜表现,具有黏膜保护、动力调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胃食管肌电活动及电节律紊乱而发挥作用的。
弓艳霞唐艳萍李淑红徐阳牛薇康丽丽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胃电图
难治性食管炎的病因分析及诊治研究进展
反流性食管炎(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及食管粘膜炎症、糜烂及溃疡等病变的胃食管反流病,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据报道,我国...
徐阳唐艳萍
文献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3年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至今未明,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大致可分为免疫法、化学法、复合法、基因模型以及中医模型五大种类。本文对以上五种动物模型的造模机理、建模方法及优劣逐一介绍,为在临床前研究中,选择一种稳定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并且与临床症状相似度高的动物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阳唐艳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