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评价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与颅外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86例三种疾病(高血压病60例、冠心病67例、糖尿病59例)的患者,用Logiq400彩色多普勒动态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ECA)、颈外动脉(ICA)的内膜-中膜厚度变化参数和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结果:发现186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动脉的分叉部(球部)和ICA起始段2.0 cm范围内,易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0%分布在此处),斑块直径约2 cm^2.2 cm,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临床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增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的形成影响了心脑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超声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可以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检测出小的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位置,从而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 范汾英窦红宇熊芳程三其
-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动态肛管直肠超声诊断肛瘘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动态肛管直肠超声和常规肛管直肠超声诊断肛瘘的准确性。方法:观察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一年间200例肛瘘患者,其中观察组100例术前行动态肛管直肠超声检查,对照组100例术前行常...
- 黄斌秦澎湃蔡姮婧熊芳
- 关键词:肛瘘
- 文献传递
-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术前超声评估肛瘘准确性的比较
- 目的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对肛瘘进行术前超声评估,比较两种超声探头诊断肛瘘准确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以肛瘘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患者术前...
- 熊芳黄斌秦澎湃熊蕾蕾沈远
-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肛瘘
- 文献传递
- 改良Bascom臀裂抬高术治疗慢性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评估改良Bascom臀裂抬高术治疗慢性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7月北京二龙路医院行改良Bascom臀裂抬高术的53例慢性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本组53例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一期愈合49例,切口并发症4例。平均随访(12.1±4.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改良Bascom臀裂抬高术治疗慢性骶尾部藏毛窦可以使臀裂抬高的同时切口下端偏离中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刘连成张玉茹段宏岩苏悦黄斌韩旭任春成王敏赵团结张志亮熊芳
- 关键词:藏毛窦外科皮瓣
- 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比较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肛肠医院(二龙路医院)肛肠外科外三病区收治的10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缝合组(n=50,采用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和对照组(n=50,采用肛瘘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肛门形态及功能、创面疼痛等方面的差异,并随访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复发情况。结果缝合组术后当天肛门VAS疼痛评分为(2.3±1.0)分,低于对照组的(5.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缝合组痊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3个月,缝合组肛门括约肌缺损宽度为(0.2±0.1)cm,短于对照组的(1.0±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Wexner评分为(1.6±0.9)分,低于对照组的(4.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7例(14%)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3例(6%)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与肛瘘切开术相比,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提高手术疗效,且有助于减轻术后肛门疼痛以及手术对肛门形态、功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凯段宏岩于锦利熊芳乔东红陈顺革鹿雅镜王培馨孙磊郝鹏
- 关键词:低位单纯性肛瘘肛瘘切开术临床疗效肛门功能
- 过氧化氢增强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 一、肛瘘术前腔内超声评估内口主支分支与脓腔括约肌完整性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常规超声诊断的局限性术后瘢痕与残腔的区分复杂性肛瘘内口识别混淆瘘道与肛管正常组织直肠阴道瘘诊断三、过氧化氢增强超声诊断方法经由外口处注入过氧化氢溶...
- 熊芳
- 文献传递
- 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肛瘘40例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肛瘘患者行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观察肛瘘内口位置、瘘管主管及支管走行等情况,并与术中探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40例中肛瘘内口定位正确38例(95%),肛瘘主管定位正确39例(98%),支管定位正确11例(85%)。结论: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
- 黄斌安少雄熊芳熊蕾蕾沈远
- 关键词:三维超声直肠腔肛瘘超声检查
-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术前超声评估肛瘘准确性的比较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对肛瘘进行术前超声评估,比较两种超声探头诊断肛瘘准确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以肛瘘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患者术前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进行肛瘘超声评估,64例患者术前应用旋转式腔内探头进行肛瘘超声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肛瘘主支(Parks分型)、分支、内口和慢性脓腔。将术前超声评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肛瘘术前超声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肛瘘主支Parks分型中括约肌间型为96.3%(52/54)与97.9%(46/47),经括约肌型为60.0%(3/5)与75.0%(6/8),括约肌上型为85.7%(6/7)与77.8%(7/9);肛瘘有分支为100%(5/5)与75.0%(6/8),无分支为95.1%(58/61)与96.4%(54/56);肛瘘内口位置为95.5%(63/66)与96.9%(62/64);有慢性脓腔均为100%(4/4,7/7),无慢性脓腔为96.8%(60/62)与96.5%(55/57)。两种探头术前超声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符合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0.177、0.185、0.001,P均>0.05)。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可对肛管矢状面、冠状面、斜切面进行扫查,能够显示瘘管的长轴与短轴;旋转式腔内探头可显示肛管轴向切面中肛瘘的图像。肛瘘内口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下表现为肛门内括约肌局部低回声缺损;旋转式腔内探头可显示瘘道与肛门内括约肌相交处肛瘘内口的特征。结论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均可在术前准确评估肛瘘的解剖形态以及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可为外科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帮助的信息。
- 熊芳黄斌秦澎湃熊蕾蕾沈远
-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肛瘘
-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术前超声评估肛瘘准确性的比较
- 目的: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对肛瘘进行术前超声评估,比较两种超声探头诊断肛瘘准确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以肛瘘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患者...
- XIONG Fang熊芳HUANG Bin黄斌QIN Peng-pai秦澎湃XIONG Lei-lei熊蕾蕾SHEN Yuan沈远
- 关键词:肛瘘超声检测手术评估
- 360°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肛瘘的应用研究——直肠肛管横断面解剖对肛瘘诊疗的指导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360°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肛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拟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随机进行两种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其中103例使用360°旋转探头(旋转组),97例应用端扫式凸阵探头(端扫组),临床医师参考超声报告设计手术方案进行手术,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两组在诊断肛瘘的灵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指导临床医师诊断肛瘘及手术的帮助作用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60°旋转探头与端扫式腔内探头在肛瘘的诊断灵敏度均较高,但是360°旋转探头超声能更准确的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 张秀秦澎湃熊芳黄斌李志祥
- 关键词: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