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现民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抢救性手术治疗1例被引量:6
- 2019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腰背部疼痛20 d,加重伴胸闷16 d"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②室壁瘤;③室间隔穿孔(ventrieular septal rupture,VSR);④心源性休克;⑤多脏器功能不全;⑥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⑦心功能Ⅳ级。
- 李阳阳杨英杰王可强刘诫师启众张保全刘现民秦元旭李温斌
- 关键词:室间隔穿孔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多脏器功能不全室壁瘤
- 5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病组高龄、吸烟、术前合并肺部疾病及术前肺功能明显异常、主动脉弓上吻合、手术多切口、手术时间长等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并发症与高龄、术前合并肺部疾病及术前肺功能明显异常、吸烟、弓上吻合、手术多切口、喉返神经损伤、手术时间长等多种因素有关。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技术是避免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刘现民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89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159例和肠外营养(PN)组130例,观察两组病例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9d进行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检测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观察内容统计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可以起到降低手术后应激,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康复,减少和防止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刘现民
- 关键词:肠内营养食管癌手术
- 4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治。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例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30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在4周内恢复20例,8周内恢复6例,12周内恢复4例。12例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均予以手术治疗,均在2次术后7d内拔除胃肠减压管经口进食而痊愈。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主,机械性胃排空障碍较少;掌握功能性、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常见的鉴别要点,积极进行全身综合治疗,促进胃肠动力恢复,对机械性胃排空障碍以再次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应积极预防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 刘现民
- 关键词:胃排空障碍诊治分析
-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支架术后严重内漏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体检发现降主动脉夹层(De BakeyⅢ型),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向下撕裂到腹主动脉并逆撕至主动脉弓部,累及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015年12月1日,在当地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2 d后行"主动脉造影术及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发现支架远端仍有内膜破口存在,相继再次置入两枚裸支架,远端到达腹主动脉腹腔干分支以上4 cm处以封闭破口,效果不理想,仍见少量内漏存在,未再处理,术后出现左手臂、左侧肩背部酸痛不适,症状改善后出院。
- 杨英杰郭浩刘诫师启众刘现民张保全秦元旭王飞樊宏哲王可强李阳阳李温斌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置换术心脏外科
- 食管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食管癌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67例,随机选取同期进行食管癌手术未发生肺部并发症患者100例,观察2组手术原因并分析。结果 67例食管癌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部炎症49例、肺动脉血栓栓塞1例、局部肺不张1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急性呼吸衰竭2例,肺水肿6例、胸腔积液气29例并发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者45例。结论食管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与手术时间、手术入路、吻合方法、吻合口位置、弓上吻合胸胃上提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上述项目的内容,尽量降低高危因素,减少食管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
- 刘现民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 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儿童房间隔缺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比研究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标准。方法收集作者所在3家医院近10 a中ASD患儿(<14岁)经外科手术治疗者207例,其中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105例(封堵组),常规体外循环下房间隔修补术治疗102例(体外手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封堵组住院时间(4. 0±1. 6) d、手术时间(92±20) min、术后引流量(55±27) m L,其中3例患者封堵失败后转为体外循环下房间隔修补术治疗,外科手术组中住院时间(8. 0±3. 6) d、手术时间(183±32) min、体外循环时间(25±6. 5) min、术后引流量(128±44) m L。封堵组各项较体外手术组明显缩短和减少;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表明左房内径指数、右室面积变化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容量、右室收缩末期容量、右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好转,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均未发现残余漏的情况,心功能可恢复至Ⅰ级水平。结论相对于常规体外循环下ASD修补术,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ASD封堵术对于儿童ASD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 安卓翌周子凡刘现民曹劝省李佳弟徐志伟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体外循环
-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临床资料。方法对老年食管癌、贲门癌230例根治术进行回顾分析,平均年龄67岁(60~81岁)。围手术期予营养支持、戒烟、防治感染、严密监管、合并症的治疗、心血管评估及管理、呼吸道管理、并及时处理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等。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70例,其中呼吸道并发症53例(75.71%),死亡5例,3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吻合口楼并感染性休克,1例心脏猝死。随访131例,平均3.8(1~6)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9.5%。结论老年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予营养支持、术前术后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刘现民
- 关键词:老年人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