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晔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象
  • 3篇污染
  • 2篇气象条件
  • 2篇环境场
  • 2篇环流
  • 2篇降水
  • 2篇暴雨
  • 2篇大风
  • 1篇冬半年
  • 1篇短时暴雨
  • 1篇异常高温
  • 1篇预报法
  • 1篇阵风锋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特征
  • 1篇三体散射
  • 1篇散射
  • 1篇湿位涡
  • 1篇实况
  • 1篇台风

机构

  • 14篇宝鸡市气象局
  • 4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汉中市气象局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铜川市气象局

作者

  • 14篇卢晔
  • 5篇任欢
  • 3篇王仲文
  • 3篇韩洁
  • 2篇张向荣
  • 1篇王婷
  • 1篇井宇
  • 1篇李恩莉
  • 1篇边赟
  • 1篇杨琼

传媒

  • 8篇陕西气象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绿色科技
  • 1篇干旱气象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冬季宝鸡重度雾霾污染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PM2.5质量浓度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市2013年冬季重度雾霾污染日时空特征,探讨雾霾污染日各气象要素的特征。分析发现:12013年12月—2014年2月宝鸡出现重度雾霾污染日28d,为近5a来最多。2重度雾霾污染天气过程多持续4~8d;污染严重时次出现在19—24时,具有显著日变化。3宝鸡市东部污染重于西部,弱东风利于重度雾霾污染出现(加剧),转为西风时污染减弱。4重度雾霾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包括,有利的天气形势(地面关中处于高压底部或后部)维持,大气混合层高度低,相对湿度较大(70%左右),风速较小(〈2m/s),连续无降水日长。5重度雾霾污染主要为本地污染物聚集所致。
孟妙志卢晔王仲文张向荣韩洁庞翻朱筱娟
关键词:统计特征气象成因
CLDAS V2.0逐时气温实况产品在宝鸡市的检验评估
2024年
基于宝鸡市所有国家级自动站和区域站观测数据,通过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对2019-2022年中国气象局第二代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 V2.0)在宝鸡市的逐时气温网格数据(网格实况)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网格实况在国家级自动站的准确率指标高于区域站,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指标低于区域站;在国家级自动站中,网格实况对渭滨站、陈仓站、千阳站、麟游站、凤翔站的质量较高;网格实况在9、10月份质量最高,1、2月份质量最低;网格实况在宝鸡市大部分范围平均误差均在-2~2℃,其在第四季度质量最高。
任欢李玉婷卢晔
宝鸡市冬半年降水相态精细化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2023年
为探究复杂地形下冬半年降水相态预报方法,进一步提升降水相态预报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利用2010—2019年冬半年(11月至次年3月)宝鸡市11个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市冬半年雨、雨夹雪和雪3种降水相态时空分布特征,筛选确定降水相态判识因子及阈值,构建降水相态精细化客观预报方法,并检验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宝鸡市初冬-冬末时期以降雨为主,雨雪转换时期3种相态日数占比相当,而隆冬时期则以降雪为主。降水相态空间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海拔较低的渭河两岸川塬区降雨较多,而海拔较高的南北部山区降雪较多。地面2 m气温(T_(2))、850 hPa和700 hPa温度(T_(850)、T_(700))、850~1000 hPa和700~850 hPa位势厚度(H_(850-1000)、H_(700-850))可作为宝鸡市冬半年降水相态组合判据,川塬区渭滨站初冬-冬末、雨雪转换、隆冬时期雨的T_(2)(H_(850-1000))阈值分别为2.9℃(1307 gpm)、2.1℃(1308 gpm)、1.8℃(1310 gpm),雪的T_(2)(H_(850-1000))阈值分别为0.7℃(1302 gpm)、0.3℃(1303 gpm)、0.7℃(1308 gpm),而山区太白站的降水相态判据不同于渭滨站,降雨时T_(2)(H_(700-850))一般大于2.6℃(1551 gpm),降雪时T_(2)(H_(700-850))一般小于-0.3℃(1540 gpm),雨夹雪的T_(2)、H_(850-1000)、H_(700-850)阈值一般介于雨和雪之间;此外,雨雪相态转换时还需结合T_(850)、T_(700)综合判断。基于温度和位势厚度组合判据构建的宝鸡市不同地形区冬半年各时期降水相态精细化客观预报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报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冬半年逐小时降水相态,TS(Threat Score)值渭滨站达100%,太白站高于80%,优于单一物理量(温度或位势厚度)。
卢晔孟妙志乔丹杨任欢贺瑶韩洁
关键词:温度
关中秋季飑线天气成因和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MICAPS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宝鸡多普勒雷达资料,对陕西关中2010年9月3日和2013年9月12日两次飑线天气过程(下分别简称"9·3"过程、"9·12"过程)的环境场和形成机制及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天气背景和机制不同,"9·3"过程为槽前型,其中层干侵入致使对流不稳定发展、低涡切变提供了初始上升运动和较强的水汽辐合,地面上雷暴高压形成的切变线是飑线的触发机制和组织发展系统;"9·12"过程为槽后型,高层干冷平流的侵入加强了对流不稳定层结,水汽辐合偏弱,地面干线是强对流的触发机制。两次过程中尺度系统特征明显,卫星云图上为对流单体合并为中β尺度云团;雷达图上为雷暴单体弥合为带状回波,进而出现弓形回波,弓形回波中存在中层径向辐合对应的强回波核;强回波的三体散射是出现冰雹天气的主要特征。
孟妙志卢晔王仲文井宇任欢王婷
关键词:飑线环境场中尺度特征弓形回波三体散射
华东地区风速趋势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我国华东地区1961—2010年84个气象观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逐日风速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风速的趋势变化特征以及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风速整体呈减小趋势,冬季比夏季减小趋势明显,且冬夏两季风速与大气环流的经向风和纬向风呈一致性;华东地区冬季风速的一致减小型、南北分布型、正负正负型主要与沿海地区的经向风和纬向风有关,夏季风速的负正负型和正负型主要与经向风有关。
卢晔何豫秦庞翻杨琼韩洁
关键词:风速大气环流
关中阵风锋环境场和雷达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高空、地面天气图,宝鸡多普勒雷达资料统计分析了关中地区7例阵风锋天气成因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西北气流携带的中空干冷平流是强对流发生的有利条件,地面干线是强对流的触发系统,地面气温35℃以上高温且湿度20%~35%是阵风锋发生的有利环境。雷达回波上,阵风锋从初生、发展、加强到减弱的生命史为1~3h,与雷暴回波由强(≥55dBz)减弱(≤30dBz)的过程一致。阵风锋移动速度与雷暴径向速度有直接关系,雷暴出流快速达到最大(>17m/s)时,阵风锋发展达到强盛时段,其强度、长度达到最大;阵风锋移动方向与雷暴移动方向大体一致,呈西北—东南向;少数与主体风暴移向垂直,为东北—西南向。阵风锋在1.5°仰角出现最早,关注识别1.5°仰角阵风锋窄带回波前兆可为发布大风预警提供依据。
孟妙志卢晔王仲文
关键词:阵风锋大风雷达特征
相似预报法在关中西部强对流预报中的应用和检验被引量:1
2023年
相似预报方法是一种基于历史相似个例的预报方法,在综合考虑天气发生的环境场和气候场的条件下,可实现高时空分辨率强对流天气的客观预报。利用2016—2019年5—9月宝鸡市自动气象监测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及ECMWF细网格0.25°×0.25°模式预报资料,应用相似预报方法对宝鸡市2020—2021年5—9月短时暴雨和雷暴大风天气进行预报和检验。结果表明:短时暴雨平均预报成功率和预报成功指数分别为0.852和0.304,14—20时预报效果最好;雷暴大风平均预报成功率和预报成功指数分别为0.837和0.254,20—02时预报效果最好;两类强天气漏报率均低于0.33,空报率均在0.75以下;相较配料法,相似预报法对两类强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成功指数均有较大提升,且空报率和漏报率也明显降低,能够较好地预报出短时暴雨和雷暴大风未来24 h的对流潜势,在宝鸡地区表现出更高的适用性。
乔丹杨卢晔贺瑶
关键词:强对流短时暴雨雷暴大风
宝鸡2017—2019年冬季PM_(2.5)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分析
2023年
利用宝鸡市2017—2019年PM_(2.5)质量浓度小时数据及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探讨了宝鸡市PM_(2.5)质量浓度、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三者的关系,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3 a冬季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主导来源气团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宝鸡冬季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多发生在1月,期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PM_(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有不同的拟合幂函数关系,空气相对湿度>80%时,空气中水汽含量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空气相对湿度≤60%时,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是PM_(2.5)质量浓度。2017—2019年冬季宝鸡达重度污染及以上的过程后向轨迹聚类结果略有不同,其中2017年污染以偏北及西南气团近距离输送为主,2018年污染以宝鸡本地积累为主,2019年污染以关中临近城市(西安地区)近距离输送为主;西北路气团移速最快,远距离传输能力最强,偏东路气团移速最慢,远距离传输能力最弱。
贺瑶韩彦霞卢晔张震宇
关键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太白县异常最高气温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2015年
利用宝鸡市渭滨站、太白站气象站1957-2012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2005-2009年地面、高空天气图资料和太白剖面站资料,分析太白县最高气温异常的时间分布、异常高温日气象要素及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太白县最高气温年均异常39.6 d,呈上升趋势,趋势倾向率为1.7 d/10a;异常高温主要出现在冬、秋季,冬季最多,占总数的58.3%,秋、冬季合计占82.2%;异常高温的地面主要影响系统为低压,其可分为暖倒槽型和锋前暖区型;异常高温的出现和14:00逆温有密切关系;两者风向的局地差异是异常高温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向荣庞翻何可杰李恩莉卢晔
关键词:异常高温气象要素降水风向
近10a宝鸡暴雪特征及典型个例对比分析
2024年
利用2011—202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统计宝鸡暴雪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两次区域性暴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集中在1—3月,2月最多,区域性暴雪均在1月;暴雪日大值区位于宝鸡东部,区域性暴雪集中在中部川塬区,局地暴雪主要在南、北山区;暴雪日降雪量均值与极大值空间分布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的趋势,极大值大多出现在区域性暴雪中。(2)两次区域性暴雪过程均发生在偏东回流冷空气作为冷垫锲入中低空西南暖湿急流的形势背景下,西南急流向暴雪区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低层偏东回流冷空气促使西南急流在冷垫上爬升,产生动力抬升作用,同时降低低层温度,达到降雪产生的温度条件。(3)有利于区域性暴雪产生的条件为:近地面2 m气温≤-0.2℃且850 hPa温度≤-5℃,600 hPa附近暖平流中心≥17×10^(-5)℃/s,低层冷平流中心≤-8×10^(-5)℃/s;500 hPa水汽通量最大值≥1.8 g/(cm·hPa·s),中层水汽辐合持续时间≥8 h,对应水汽通量散度中心≤-9×10-8 g/(hPa·s·cm^(2)),垂直速度中心≤-0.9 Pa/s;低空θse锋区内MPV1≥11 PVU和MPV2≤-1.4 PVU。
卢晔贺瑶乔丹杨任欢任欢
关键词:暴雪西南急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