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娜

作品数:16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4篇维生素D水平
  • 3篇维生素D
  • 3篇儿童
  • 2篇心病
  • 2篇细胞
  • 2篇细化管理
  • 2篇细菌性
  • 2篇耐药
  • 2篇耐药菌
  • 2篇精细化
  • 2篇精细化管理模...
  • 2篇抗体
  • 2篇疾病
  • 2篇冠心病
  • 2篇多重耐药
  • 2篇多重耐药菌
  • 2篇感染疾病
  • 2篇NGAL

机构

  • 16篇绵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安娜
  • 8篇陈曦
  • 5篇胡冬
  • 4篇庄利东
  • 3篇吴茜
  • 3篇刘运双
  • 2篇杜宁莉
  • 2篇谢俊华
  • 1篇高静
  • 1篇俸家富
  • 1篇鲜于剑波
  • 1篇徐鹏
  • 1篇苏建蓉
  • 1篇薛冰蓉
  • 1篇唐洁
  • 1篇罗军
  • 1篇罗立梅
  • 1篇李芬
  • 1篇张彬
  • 1篇王欢欢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PCT、VitD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维生素D(VitD)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血培养阳性患儿(阳性组)和86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进行PCT和VitD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和VitD水平。结果阳性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Vit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12%和76.74%,Vit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3.95%和52.33%,PCT与VitD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3.72%,特异度为82.55%。PCT、VitD及联合检测诊断血流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664、0.757。VitD水平与PCT呈负相关(r=-0.275,P<0.001)。结论VitD可用于诊断儿童细菌性血流感染,且与PCT联合检测可提高血流感染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安娜李冰瑶罗军陈曦罗立梅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流感染感染性疾病
细胞因子风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传染病是一类可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因通过飞沫传播更容易造成爆发流行,其中冠状病毒已多次导致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感染患者初始症状较轻,且起病隐匿,但部分患者短时间内病情突然加重,终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患者免疫应答过度所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是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娜鲜于剑波俸家富
关键词:冠状病毒细胞因子类
KL-6、TH17和糖蛋白抗原对CTD-ILD与细菌感染性肺炎的鉴别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涎液化糖链抗原(KL-6)、癌抗19-9(CA19-9)、癌抗原15-3(CA15-3)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鉴别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CTD-ILD)与细菌感染性肺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84例CTDILD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中KL-6、CA19-9、CA15-3和Th17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KL-6、CA19-9、CA15-3和Th17与CTD-ILD的相关性及联合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各指标单独和联合预测模型鉴别CTD-ILD与细菌感染性肺炎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中KL-6、CA19-9、CA15-3和Th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中KL-6、CA19-9、CA15-3和Th17的高表达均是影响CTD-ILD疾病的独立性威胁因素(P <0.05),且预测模型为log(P)=0.439KL-6+0.519CA19-9+0.495CA15-3+0.543Th17;采用KL-6、CA19-9、CA15-3和Th17联合鉴别CTD-ILD和细菌感染性肺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D-ILD患者血中KL-6、TH17和糖蛋白抗原呈明显高表达状态,KL-6、TH17和糖蛋白抗原联合应用鉴别诊断CTD-ILD与细胞感染性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陈曦唐洁胡冬庄利东安娜任艳吴碧涛谢兴凤
关键词:KL-6CA15-3TH17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价值。方法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抽取出360例(均为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将3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3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Ig G、Ig A、Ig M)进行检验,并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经对比可见对照组Ig G与Ig A水平含量均高于观察组,同时Ig M水平含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超敏C蛋白水平含量较对照组高,以上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临床可根据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含量初步判定患者病情。
吴茜庄利东胡冬安娜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小儿手足口病
血清Fractalkine、Vaspin含量对冠心病病情的判断价值及其与心功能、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关系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Fractalkine、Vaspin含量对冠心病病情的判断价值及其与心功能、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发作特点跟体征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心功能正常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Fractalkine、Vaspin含量,超声心动图下心功能参数水平,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含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冠心病患者血清Fractalkine、Vaspin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中Fractalkine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Vaspin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随心绞痛病情加重,血清Fractalkine含量上升、Vaspin含量下降(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心功能参数LVEDD、LVEDV、LVESD、LVESV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心肌酶谱指标CK、CK-MB、LDH、AST、ALT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心绞痛病情加重上述指标水平增加(P<0.05)。冠心病血清Fractalkine含量与心功能下降、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Vaspin含量与心功能下降、心肌损伤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血清Fractalkine、Vaspin含量异常,且其异常程度与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程度直接相关。
陈曦邓蔷安娜胡冬庄利东
关键词:冠心病FRACTALKINEVASPIN心功能心肌损伤
NGAL和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65例RA患者(RA组)、65例非RA患者(非RA组)和6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NGAL和RF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法检测NGAL,透射比浊法检测RF。结果RA组RF和NGAL水平为117.00(23.60~394.00)IU/mL、167.20(132.00~202.00)μg/L,均高于非RA组11.20(11.00~12.50)IU/mL、132.80(102.00~178.10)μg/L和健康对照组11.00(10.40~71.50)IU/mL、117.45(95.55~139.7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 or NGAL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5.38%,明显高于RF(80.00%)和NGAL(64.60%)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NGAL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100.00%,高于NGAL单独检测(86.40%)(P<0.05),与RA组单独检测(9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AL、RF及联合检测诊断R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904和0.931,NGAL与RF呈正相关(r=0.353,P=0.000)。结论NGAL表达水平可用于诊断RA,且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检出效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安娜陈曦苏建蓉吴茜王欢欢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检测系统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参考区间的调查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调查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的参考区间。方法使用Sysmex XN-9000流水线、PENTRA 120血细胞分析仪对绵阳市中心医院3 415例16~90岁体检人员的静脉血进行血细胞分析,经筛选对2 718例符合标准的健康人群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N流水线血小板相关参数95%参考区间(2.5%~97.5%):MPV 9.9~14.7fL,PDW 11.2%~24.3%,PCT 0.15%~0.30%;PENTRA 120血小板相关参数95%参考区间:MPV 8.4~12.7fL,PDW 13.8%~24.8%,PCT 0.12%~0.26%;仪器间比较:MPV、PDW、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N流水线检测的男女间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TRA 120检测的MPV、PDW、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N流水线男女性各年龄段间的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TRA 120的MPV、PDW、PCT结果男性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年龄段间的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实验室应依据仪器不同建立与该实验室配套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生物参考区间;实际应用中,可针对性别或年龄不同设置参考区间。
薛冰蓉徐鹏安娜蒲姝陶李芬户小均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相关参数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腹膜炎发病及进展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病及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5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SBP分为SBP组(n=46)和非SBP组(n=49),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和血清25(OH)D水平,分析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比较SBP组中不同预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25(OH)D水平。结果SBP组腹水持续时间长于非SBP组,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均高于非SBP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5(OH)D缺乏率、腹水白细胞计数、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高于非SBP组(P<0.05);腹水持续时间、PCT、CRP、25(OH)D缺乏和腹水白细胞计数是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BP组29例存活,17例死亡,存活组入院后第3、7 d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死亡组(P<0.05),两组内不同时间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存在血清25(OH)D水平下降的情况,血清25(OH)D水平与SBP的发病及进展存在一定关联性,临床或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以改善临床症状。
李冰瑶安娜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维生素 D(VitD)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37例0-14岁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现症感染血清学抗体快速试验(CIM-GLD HP RT)检测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中 VitD 水平。结果研究对象的 HP 抗体阳性率为22.36%,HP 抗体阳性组的 VitD 水平(中位数为20.05 ng/mL,范围为3.48-53.66 ng/mL)与阴性组(中位数为20.97 ng/mL,范围为3.83-61.04 ng/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 抗体阳性患者中,既往感染者与现症感染者之间的 Vit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tD 减低组与 VitD 正常组之间 HP 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 感染可能与 VitD 水平降低没有关系。
安娜刘运双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抗体维生素D
矮小症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矮小症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的变化规律,讨论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矮小症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常规体检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其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it-A)、25羟基维生素D2[25-hydroxy vitamin D2,25-(OH)VD2]、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VD3]、维生素E(Vitamin E,Vit-E)、滅生素K(Vitamin K,Vit-K)水平。结果:矮小症儿童的血清Vit-A、25-(OH)VD2和Vit-K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Vit-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血清25-(OH)VD3和25-(OH)VD水平的差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症儿童的血清Vit-E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1),矮小症与健康对照儿童之间的血清Vit-A、25-(OH)VD2、25-(OH)VD3、25-(OH)VD和Vit-K不足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矮小症分别与血清Vit-A、25-(OH)VD2和Vit-K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Vit-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25-(OH)VD3和25-(OH)VD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矮小症儿童与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安娜吴碧涛
关键词:儿童矮小症脂溶性维生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