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刺
  • 5篇疗效
  • 4篇神经根
  • 4篇神经根型
  • 4篇神经根型颈椎...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4篇根型颈椎病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刺疗法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针刺治疗
  • 2篇针灸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3篇北京市石景山...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曹玉华
  • 7篇尹旭辉
  • 2篇肖晓玲
  • 1篇钟润芬
  • 1篇李雷勇
  • 1篇李鸿泓
  • 1篇柴华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光明中医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6
  • 4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揿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颈椎病系由颈椎及其相关的附属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周围相关组织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疾病。依病变的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等6型[1]。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约占50%~60%。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目前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针灸、推拿、牵引、拔罐等治疗。
曹玉华尹旭辉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附属结构颈型颈夹脊穴腕踝针
不同时间间隔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0
2019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间隔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各60例,各组均取L3~L5夹脊穴、环跳、委中等进行针刺治疗,并接KWD-808电针仪,针刺间隔时间分别为每日1次、隔日1次、每3天1次,疗程为3周。观察各组治疗1、2、3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定量表(JOA)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有效率分别为96.7%(58/60)、95.0%(5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观察3组的88.3%(53/60,均P<0.01);各组治疗1、2、3周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1),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1、2、3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较观察3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各组治疗1、2、3周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均P<0.01),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1、2、3周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治疗3周后JOA评分高于观察3组(均P<0.05)。结论:每日针刺和隔日针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疗效相当,优于每3天1次。
钟润芬尹旭辉曹玉华张晓峰张亚男郭兵肖晓玲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频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针刺与艾灸治疗面瘫的疗效初步观察与评估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并评估面瘫患者运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就诊的面瘫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仅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7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针刺、艾灸治疗)。分析比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患侧神经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且前者IgA、IgG、IgM水平明显较后者更低,2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分级得到有效改善,I级、Ⅱ级患者数量较对照组患者更多,Ⅲ级、Ⅳ级患者数量较对照组患者更少,2组患者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瘫患者实施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并显著提升总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各免疫球蛋白水平,整体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曹玉华
关键词:针刺疗法艾灸疗法面瘫神经功能
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治疗;观察组采用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VAS)、腰椎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10天、第30天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曹玉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左归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年的应时治疗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左归丸应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应时治疗组25例采用立冬至大寒服用左归丸3个月,非应时治疗组21例于非冬季时段服用左归丸3个月,对照组22例(C组)在确诊后即采用福善美(阿仑磷酸钠)连续治疗3个月;第2年各组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计算每年疗程结束后的证候积分,并测定腰椎L2~L4、髋部的骨密度,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当年治疗3个月后证候积分下降差异显著,应时治疗组优于非应时治疗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骨密度改善方面仍以对照组为优(P〈0.05);第2年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后,应时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最显著(P〈0.05);平均骨密度增长情况与非应时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冬三月服用左归丸应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维持2年以上,不仅服用方便,综合疗效也优于非应时治疗组与西药组。
李鸿泓潘贵春曹玉华
关键词:左归丸疗效评价
“盘龙针法”针刺夹脊穴对针刺治疗视频终端综合征增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盘龙针法"针刺夹脊穴对针刺治疗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增效作用。方法视频终端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针刺夹脊穴,采用"盘龙针法",从上至下,左右交错针刺,快速进针,病人得气后迅速出针。两组治疗均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视频终端综合征3组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脊柱肢体症状、神经衰弱症状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程更短。结论 "盘龙针法"针刺夹脊穴对针刺治疗视频终端综合征有增效作用。
尹旭辉曹玉华肖晓玲
关键词:夹脊穴针灸治疗视频终端综合征
温经汤配合温针灸在痛经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温经汤配合温针灸在痛经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60例痛经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温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温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经汤配合温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在痛经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柴华曹玉华
关键词:温经汤温针灸痛经
火针结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拔罐,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主穴均选取颈夹脊穴、肩中俞、肩外俞、肩贞穴、曲池穴,配穴根据症候分型随证加减。所有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不仅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火针结合拔罐疗法能够快速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便易行,费用低廉。
曹玉华尹旭辉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火针拔罐痹证
艾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则行艾灸结合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及应用。
曹玉华
关键词: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艾灸疗法针刺疗法
偶刺针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偶刺针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偶刺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愈显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偶刺针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
尹旭辉李雷勇曹玉华
关键词:前斜角肌综合征针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