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盛
-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 一种PVA基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A基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通过聚乙烯醇(PVA)、碘盐、锌盐、氢氧化钾发生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凝胶材料,具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可以满足柔性锌‑空气电池的实...
- 李乐陈盛陈涛李海平朱倩谊王婉宁赵鸿妍陈志勇张家豪黎杰
- 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德育内涵与目标实现被引量:2
- 2017年
- 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具有增强职教吸引力、增强学校影响力、诊断学校教学质量等重要价值。同时,职业技能竞赛承载了大局意识、团队精神、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德育内涵。通过科学、正确地领会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价值和意义,明确竞赛蕴藏的德育内涵,提出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德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抓好竞赛文化建设,明确德育目标实现的核心任务;优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德育目标实现的组织保障;实施精准宣传引导,打造德育目标实现的有效载体。
- 陈盛
-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德育内涵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技能素养与行动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劳动技能教育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劳动素质、培养高质量技能技术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影响深远。当前,高校劳动技能教育存在认知片面化、供需失衡、管理机制缺失等困境。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技能素养必须要从提高重视程度、优化供给结构、建立长效机制方面下功夫,探究可行性实践策略,发挥劳动技能教育的综合育人功效。
- 柯昌梅陈盛
- 关键词:劳动教育
- 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强校制度建设的微观经验与宏观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正确认识和肯定该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制度效益,并总结制度建设的微观经验:领导重视、顶层设计,有序培养、分类实施,结果考核、重视过程;在现代职业学校的制度建设要求和教师发展需求视域下,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制度保障工作还应有三个方面的宏观思考: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制度建设的发展阶段特征,苏南制度建设的高标准。
- 陈盛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5W要素分析——基于传播学视角
- 2016年
- 校园文化的生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过程。基于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这一传播学视角,高职校园文化具备"建设主体、建设内容、服务对象、建设载体、基本愿景"等五个传播学要素,从五个要素出发,明确并落实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这个传播过程可以精准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
- 陈盛俞轶平裴玮艳
-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
- 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制度安排
- 2016年
- 苏南高职院校普遍认为人才强校的重要抓手是人才制度建设。一是,强调学校层面的宏观政策;二是,构建新入职专业教师、青年教师、校内名师为主体的人才梯队培养具体制度;三是,从优化"双师"结构、提升科研能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制定教学团队管理制度。
- 陈盛
- 关键词:师资人才梯队教学团队
- 一种具有全pH氧还原性能的钴单原子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全pH氧还原性能的钴单原子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通过二甲基咪唑、氧化石墨烯、锌盐、钴盐、甲醇合成前驱体,经过热解制备得到具有全pH氧还原性能的钴单原子电催化剂。制备的钴单原子电...
- 李乐陈盛朱倩谊陈涛李海平王婉宁赵鸿妍陈志勇张家豪黎杰
- 新时代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路被引量:1
- 2017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更加清晰地描绘了党的建设内涵和建设逻辑。高校应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有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和新思想基础上,明确党建工作新思路:认清一个前提,明确两大使命,抓牢四大重点、紧扣四大要素、规范和推进党的建设。
- 陈盛
- 关键词:高校党建
- 一种Fe/Ni双金属原子氧还原阴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Ni双金属原子氧还原阴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引入双金属物种构筑Fe/Ni双金属原子氧还原阴极催化剂,其中双金属原子间的协同作用、金属活性中心的配位作用以及相邻物种间存在电负性等可以有效调控...
- 王婉宁李乐陈涛李海平朱倩谊陈盛赵鸿妍陈志勇张家豪黎杰
- 基于“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高职院校育人组织建设的思考
- 2023年
- 杨贤江是我国20世纪初的革命者、教育家,党史中的师者。一生致力于青年教育,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创立了“全人生指导”教育理论。他说:“没有‘指导全人生’的观念存在,可以说是畸形的或蹩脚的教育。”通过对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内涵解读,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从学校组织结构上协同育人。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全人生指导”育人角度给学校的组织建设提供启示。
- 庞清秀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