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枫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WI、T2WI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小肝细胞癌的定量诊断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成像(T 2WI)及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小肝细胞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乙肝肝硬化经病理证实为SHCC患者,均行DWI、T 2WI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在6个序列信号特征和强化特征。结果①在35例患者中T 2WI检测出SHCC有32例,检测率为91.43%,有3例未检出。DWI检出35例,两者之间在检出率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6例高分化SHCC中有4例T 2WI为稍高信号,高信号和稍低信号分别为1例;19例中分化SHCC中有17例T 2WI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1例为混杂信号。中低分化8例T 2WI均表现为稍高/高信号。低分化中2例均表现为稍高/高信号。结论DWI较T 2WI对乙肝肝硬化SHCC信躁比和载波躁声比更清晰,联合两者进行病灶观察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 唐艳军尚伟刘枫张颖王娟迟宏璐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小肝细胞癌
- CT血管造影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AD)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合计1510段血管)T2DM并LE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过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血管数字减影(DSA)检查,以DSA诊断及病情程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CTA、MRA检查做一致性检验,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显示,CTA检查灵敏度(98.18%)、特异度(98.98%)、准确度(98.54%)与MRA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狭窄程度>50%的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TA检查灵敏度(94.59%)、特异度(98.32%)、准确度(96.95%)均明显高于MRA检查(91.35%、96.44%、94.57%)(P<0.05);检查狭窄程度>75%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TA检查特异度(98.69%)、准确度(97.22%)均明显高于MRA检查(97.20%、95.63%)(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92.62%,90.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与CTA诊断LEAD的效能相当,CTA评估LEAD患者病情方面优于MRA,但两种检查方式相较于金标准,均有着较高的准确性。
- 康鑫赵钒宇刘枫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脑微循环状态评估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对脑胶质瘤分级、脑微循环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4例,术前采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并加扫ASL,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BFmax)和对侧白质、灰质、半球的脑血流量(CBF),分析其MRI及ASL图像灌注表现,探究其对脑胶质瘤分级及脑微循环状态的评估价值。结果TBFmax/对侧白质、TBFmax/对侧灰质、TBFmax/对侧半球比值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各组血流量灌注指标判断胶质瘤级别时,TBFmax/对侧白质、TBFmax/对侧灰质、TBFmax/对侧半球的AUC分别为0.848、0.782、0.887(P均>0.05)。结论ASL能够较好的反应脑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水平、血管生成及侵袭情况,有利于胶质瘤术前分级,对制定脑肿瘤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 张天柱刘枫刘文军
- 关键词:脑胶质瘤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刘枫贾爱英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 肝脏增强CT 与肝脏MRI 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在诊断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9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接收肝癌患者共80例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均接受肝脏增强CT及MRI检查,统计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MRI平扫T1主要为低信号,T2主要为高信号。开展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显著强化CT共69例,MRI共80例。CT共检出61例肝内病灶和30例肝外病灶,MRI共检出75例肝内病灶和39例肝外病灶。MRI在肝内病灶以及肝内病灶的阳性率方面比增强CT更优(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直径>3cm肿瘤诊断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直径≤3cm肿瘤诊断准确率与总体诊断准确率比CT更高(P<0.05)。结论肝癌增强CT及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性,然而后者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比前者更高,特别是对直径≤3cm的肿瘤。
- 李力宋喜明刘枫唐艳军赵钒宇
- 关键词:肝癌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技术诊断准确率
-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前列腺疾病主要包括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2种,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且伴随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使得该疾病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尤其是前列腺癌患者,其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当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故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及其预后改善等均有着重要意义。目前CT、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技术为诊断前列腺疾病的常用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病理活检准确性,但难以及时发现前列腺癌,故有必要找寻一种更加灵敏的检查手段,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2,3]。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7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在该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唐艳军尚伟刘枫迟宏璐王娟翟志坚
- 关键词:疾病患病率病理活检影像学技术前列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