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回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4篇梗死
  • 3篇钠尿肽
  • 3篇B型钠尿肽
  • 2篇蛋白
  • 2篇对心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尿激酶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学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静脉溶栓
  • 2篇静脉溶栓治疗
  • 2篇激酶
  • 2篇反应蛋白

机构

  • 12篇北京市回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矿务局总...

作者

  • 12篇韩燕
  • 5篇梁国红
  • 2篇吴春峰
  • 1篇邵小秋
  • 1篇钟祥斌
  • 1篇张育先
  • 1篇苗榕生
  • 1篇钱向阳
  • 1篇陈俊红
  • 1篇刘宇宁
  • 1篇崔红
  • 1篇衣晶
  • 1篇樊云霞
  • 1篇穆林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 rh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1例,完全随机分为rhBNP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rhBNP组另加用rhBNP,给药方法为rhBNP按1.5μg/kg静脉负荷量后,继之以7.5~10.0 ng/(kg? min)持续泵入48 h。治疗后1周观察疗效,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心脏功能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rhBNP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和67.7%(21/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hBNP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分别为(1918±466)、(590±81)n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分别为(1803±603)、(990±99)ng/L,2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 rhBNP组治疗后1周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rhBNP组治疗前后LVDD:(68±8)、(59±7)mm,对照组治疗前后LVDD:(66±8)、(61±8)mm,rhBNP组治疗前后LVEF:(34±7)%、(45±7)%,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35±7)%、(40±8)%],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组间LVE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明显降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韩燕钱向阳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功能利钠肽
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奥扎格雷钠血栓通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采用红花注射液静滴。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基本治愈率53.3%;对照组分别为83.3%和33.3%。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梁国红韩燕吴勇伟
关键词:脑梗死奥扎格雷钠血栓通疗效
溶栓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溶栓组35例,对照组(未溶栓组)40例,溶栓组采用尿激酶及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外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溶栓组临床血管再通率62.86%,病死率11.43%,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的临床血管再通率22.5%,病死率27.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梁国红韩燕吴勇伟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血塞通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中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塞通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中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 tain,CRP)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1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程小于3 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联合中药血塞通治疗。结果:2组间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治疗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同时减轻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临床效果明显。
韩燕钟祥斌刘宇宁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塞通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
院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7例疗效分析
2007年
目的院前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方法统计心电图ST段抬高的从症状发作到溶栓开始的时间均<6h的心肌梗死(AMI)病人60例,院前组住院前溶栓27例,院后组33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住院前溶栓病人从症状发作到溶栓开始的平均时间为3.1(3.8±2.2)h,院后溶栓者为4.5(4.0±2.0)h;住院前溶栓病人再通率为81.5%,院后溶栓者为73.9%;病死率分别为3.7%和9.1%,1年生存率分别为93%和88%。在症状发作2h内住院前溶栓病人中,住院35d病死率为0%,1年生存率为99%,较早的PHT治疗病人1年生存率较高。结论院前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时间提前,增加溶栓后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改善远期预后。
韩燕吴春峰吴勇伟
关键词:溶栓治疗再通率
脑干脑炎10例MRI及CSF免疫学检查临床分析
2001年
韩燕
关键词:脑干脑炎磁共振成像CSF免疫学检查
急诊检测NT-proBNP对鉴别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诊急救中鉴别诊断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全部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136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同时设立49名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浆NT-proBNP浓度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数据,计算心力衰竭阳性检出率,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之间NT-proBNP水平加以分别比较。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性呼吸困难组和正常对照组[(676.35±35.28)ng/L vs(74.23±22.02)ng/L vs(25.88±6.96)ng/L,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和超声心动图的心力衰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0.05),心力衰竭检出率分别为94.87%和71.79%。心源性呼吸困难组T-proBNP浓度在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重要指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韩燕苗榕生穆林樊云霞
关键词:B型钠尿肽急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床边快速检测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2009年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在急诊情况下常难与其他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相鉴别。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时上升,且为无创检查,操作简便、快速、客观。我们对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急诊科就诊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123例患者进行床边快速BNP测定,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验证BNP在心力衰竭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梁国红韩燕吴勇伟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B型钠尿肽床边无创检查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回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不同疗法分成A组与B组各40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肺啰音)、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心功能以及总体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P<0.05);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与血气分析结果指标。
吴春峰韩燕张育先赵玮朱雨玫
关键词:肺水肿正压呼吸血气分析
多发性硬化35例临床分析
2001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特点。方法 综合分析 3 5例 M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起病较急 ,病程多缓解与复发 ,上呼吸道感染、劳累紧张为其主要诱因 ,脑脊液显示免疫活性增高 ,视神经、脊髓受累多见 ,电生理、免疫学及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综合神经电生理。
衣晶韩燕邵小秋骆晓薇焦洪云陈俊红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免疫学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