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佘瑞芳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梗死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同型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二甲基精氨酸
  • 2篇非对称性二甲...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督导
  • 1篇性病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血小板
  • 1篇药物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机构

  • 3篇蚌埠医学院附...
  • 3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佘瑞芳
  • 3篇陈皆春
  • 3篇钱明月
  • 3篇伏兵
  • 2篇孟志刚
  • 2篇刘建华
  • 1篇王三敏
  • 1篇谭玉
  • 1篇张照婷
  • 1篇田亚平
  • 1篇周彦
  • 1篇姚彬
  • 1篇臧莉
  • 1篇李茂荣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58例住院和门诊的受试者应用彩超观察颈动脉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斑块回声性质,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依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增厚组、斑块组。斑块组依据斑块的回声特点分为2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同时对受试者测定血清Hcy、MIF水平及生化指标测。比较组间血清Hcy、MIF水平的差异,计算血清Hcy水平、MIF水平、IMT三者之间相关系数。结果对照组、增厚组、斑块组血清Hcy、MIF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MIF水平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水平、血清MIF水平、IMT三者之间呈正相关(r=0.584、0.562、0.607,P<0.01)。结论血清Hcy、MI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Hcy可能通过MIF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王三敏伏兵佘瑞芳谭玉钱明月陈皆春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海淀医院急诊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急诊科死亡患者的死因以及发病年龄,时间性、季节性等,为急诊医疗工作提供帮助。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急诊科死亡患者共1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死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死因、有无院前急救、是否尸检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年龄<60岁中男性死亡率较女性高,其中20~29岁之间年轻人死亡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年龄≥60岁后男女死亡比例相当。秋季死亡率较其他季节为高(31.11%)。除秋季以外伤死亡发生率最高外,其他季节均以猝死死亡占第一位。春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亦较高。本文死亡高峰时间为15:00~18:00。死亡原因排序先后为猝死16.30%,循环系统疾病14.80%,肿瘤终末期12.59%。急诊以肿瘤患者停留时间最长,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者。所有病例呼叫院前急救的尸检率仅2.96%。结论本院急诊科死亡患者有时间、季节特点,死因以猝死和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同时本地区居民急救意识高,但尸检率较低。
臧莉佘瑞芳
关键词:急诊
血浆ADM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依据病灶面积大小分为腔隙性、小、中、大梗死4个亚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浆ADMA水平。分析血浆ADMA水平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各亚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浓度分别为(39.67±29.48)、(56.73±25.41)、(73.55±24.54)、(90.51±23.66)、(21.93±7.03)μmol/L,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DMA水平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存在正相关(r=0.633、0.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水平升高,其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相关性。
佘瑞芳伏兵刘建华钱明月田亚平陈皆春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持续肺康复训练对保持COPD患者肺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1
2010年
目的观察有无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对保持COPD患者肺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43例COPD稳定期患者均接受8周的院内肺康复训练,然后随机分入有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组(督导组,22例)和无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组(对照组,21例)。督导组每10d到医院,由门诊医生督导一次;对照组进行家庭自行训练,无医生督导。12个月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试验、COPD生存质量问卷(CRQ)调查。结果督导组较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延长[(532.0±168.4)m比(485.0±151.6)m,P<0.05],CRQ评分显著提高(114.6±20.8比105.6±21.7,P<0.05);两组肺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较无医生督导可以更好地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孟志刚佘瑞芳姚彬
关键词:肺康复督导生活质量
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复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80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史等内容,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后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复发患者,其糖尿病、冠心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合并率分别为60.0%、62.5%、40.0%,与对照组的35.0%、41.7%、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血管病变压型腔隙性脑梗死(SCI)复发患者冠心病、吸烟史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脑梗死再发危险因素:AT再发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及低密度脂蛋白,SCI再发包括冠心病、吸烟史。结论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吸烟史等,积极二级预防的同时需加强糖尿病、冠心病等对症治疗,同时养成不吸烟的良好生活方式。
孟志刚李茂荣佘瑞芳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复发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氯酸与血清同型半脱氯酸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得分,分为轻、中及重型三个亚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浓度。比较组间血浆ADMA及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各亚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浓度分别为[(48.69±33.27);(62.69±28.80);(83.58±21.27);(21.93±7.03)μmol/L],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浓度分别为[(12.99±8.78);(15.99±7.74);(22.16±7.35);(11.97±4.87)μmol/L],轻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重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存在正相关(r=0.885,P=0.000)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呈线性趋势(B=2.404,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血清Hcy水平均升高,且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
佘瑞芳刘建华周彦伏兵钱明月张照婷陈皆春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同型半胱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