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血管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缺血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康复
  • 3篇康复治疗
  • 3篇老年
  • 3篇梗死
  • 2篇短暂性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血性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卒中后

机构

  • 12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12篇李永强
  • 5篇杨金锁
  • 4篇于翔
  • 3篇王小永
  • 3篇潘艳艳
  • 3篇王军文
  • 2篇王颖
  • 2篇魏小利
  • 2篇高李
  • 2篇任敏
  • 1篇王小永
  • 1篇侯瑞华
  • 1篇吕敏
  • 1篇温秦庆
  • 1篇吕琳
  • 1篇李建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替罗非班治疗对超溶栓时间窗急性前循环中度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早期替罗非班治疗对超溶栓时间窗的急性前循环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与双联抗血小板组(简称双抗组),利用倾向评分匹配算法进行1:1匹配,最终每组各纳入6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发病90 d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评估;次要观察指标为入院48 h及7 d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发生消化道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非症状性颅内出血(aICH)的发生率;随访记录90 d内的病死率。结果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比例,以及入院的NIHSS评分、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组发病90 d的mRS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及入院7 d的NIHSS评分变化均低于替罗非班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高于替罗非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消化道出血、aICH、sICH发生率及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错过溶栓时间窗的前循环中度AIS患者的早期治疗,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较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带来更好的临床预后,且不显著增加出血的风险。
陈璟王小永李国梁王军文李永强张旭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替罗非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3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住院期间发生脑梗死情况,分析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治疗前发作次数以及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等因素,并对发生脑梗死患者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3例患者中有48例(36.09%)发生了脑梗死,其中前循环TIA患者108例中发生脑梗死39例(36.11%),后循环TIA患者20例中发生脑梗死7例(35.00%),前、后循环TIA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累及前后循环的TIA患者5例中发生脑梗死2例。TIA发作频率〉3次,d、发作持续时间〉30min、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24h或治疗前发作次数〉5次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发生脑梗死的TIA患者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未及时治疗及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TIA患者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
李永强温秦庆王颖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梗塞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MG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MGC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CT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和肢体无力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7 d内治疗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2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CTX可有效提高MGC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吕麦扣李建侯瑞华李永强潘艳艳王颖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环磷酰胺联合用药
脑卒中后抑郁症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病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3例PSD病人分成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52例)进行3个月对照研究。康复治疗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电疗相结合。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量表(...
杨金锁李永强于翔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康复治疗
文献传递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做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每天强化训练患侧上肢6 h,5 d/周,连续3周,同时使用吊带限制健侧上肢的活动。强制用手夹板或手套应在患者90%的清醒时间使用。对照组采用传统PT和OT等康复方法,每天训练患肢5 h,5 d/周,不限制健手的使用。结果两组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FMA)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ADL)的Bar-thel(BI)评分法[1]评定,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但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魏小利李永强杨金锁潘艳艳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康复治疗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诊断老年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老年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判断价值与临床应用。方法分析8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合并患有脑梗死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仅患有肾病综合征的44例患者划为对照组。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IF在老年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T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2,P=0.007),两组研究对象在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t=2.601,P=0.011)、MIF(t=2.973,P=0.00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2.143,P=0.035)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与Hcy(r=0.365,P=0.020)、MIF(r=0.477,P=0.002)、hs-CRP(r=0.357,P=0.024)呈正相关;当MIF取值为0.856μg/L时对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92.52%,特异性为88.64%。结论 MIF可以作为判诊断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指标。
王小永于翔李永强王军文任敏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脑梗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ABCD2评分预测头昏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方法收集118例以头昏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在首诊时使用ABCD2评分进行评价,并将入组者分为低危组(1~3分),中危组(4~5分)和高危组(6~7分)。入组患者均在入组后即进行头颅CT检查,在48~72 h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弥散加权序列是否出现高信号,以确定是否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出院后对入组者进行长达6个月的随访,观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入组118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61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5.8±11.6)岁。高危组37例,中危组29例,低危组52例。经证实入组患者中15例(12.7%)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经影像学证实均为脑梗死。高危组中11例(29.7%)发生脑梗死,中危组3例(10.3%)发生脑梗死,而低危组患者在随访观察期内仅有1例(1.9%)发生脑梗死,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BCD2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头昏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该评分方法的应用对早期干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进展,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吕敏吕琳温慧军李永强潘艳艳
关键词:头昏脑梗死ABCD2评分
老年脑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2016年
目的观察老年脑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脑血管狭窄情况、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及存在脑血管狭窄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有脑血管狭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脑血管狭窄的患者(t=4.223、3.812、3.635,χ2=33.734、9.814,均P<0.05);轻度狭窄患者的MMSE总分、即刻回忆力评分、注意计算力评分、延迟回忆力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度狭窄患者或重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的MMSE总分、延迟回忆力评分均显著高于重度狭窄患者,重度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狭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OR=1.397)、合并高血压(OR=1.456)、血浆Hcy水平(OR=1.658)和脑血管狭窄程度(OR=2.138)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血管狭窄可能参与了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过程,可作为预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辅助指标。
王小永于翔李永强王军文任敏
关键词:脑缺血老年人
低血糖致痫性发作12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低血糖并发痫性发作的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分析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07-2010年收治的12例低血糖并发痫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病例伴有神经系统局灶定位体征,3例脑电图见局灶性痫性放电。主要的病因是降糖药物应用不当,2例发现胰岛细胞瘤,经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后可迅速终止癫痫发作,正规降糖治疗或切除胰岛细胞瘤后未再出现痫性发作。结论部分痫性发作是由低血糖引起,临床确诊癫痫时,应注意排除未正规治疗的糖尿病、胰岛细胞瘤或由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导致的脑代谢功能紊乱。
高李杨金锁李永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康复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3例PSD患者分成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52例)进行3个月对照研究。康复治疗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电疗相结合。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B 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后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PS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杨金锁李永强于翔茹则熙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康复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