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杂交
  • 6篇制种
  • 5篇水稻
  • 4篇制种技术
  • 3篇杂交水稻
  • 3篇栽培
  • 3篇高产
  • 2篇扬麦16
  • 2篇杂交粳稻
  • 2篇栽培技术
  • 2篇粳稻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2篇播期
  • 1篇性状
  • 1篇叶枯病
  • 1篇引种
  • 1篇引种试验
  • 1篇引种试验研究
  • 1篇优质高产

机构

  • 15篇江苏红旗种业...

作者

  • 15篇徐勇
  • 5篇姚志刚
  • 4篇袁红
  • 4篇孙建荣
  • 4篇汤顺英
  • 3篇林佩佩
  • 3篇黄亚玲
  • 3篇胡昌雷
  • 2篇顾伟
  • 2篇潘瑜
  • 2篇陈庆艳
  • 2篇赵琴
  • 2篇华荣
  • 2篇缪文华
  • 2篇黎明
  • 2篇肖正华
  • 2篇吴加才
  • 1篇周玉美
  • 1篇王亚松
  • 1篇翁明

传媒

  • 10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产量性状及效益比较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杂交水稻特优175制种组合母本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示范比较,显示母本直播最为省工、节水。然而父母本共生时间长的制种组合,在前茬无法让地的情况下,母本实施抛秧或机插秧比中苗移栽更为有利。
吴加才缪文华汤顺英徐勇潘瑜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不同栽培方式产量性状
扬麦16不同播期与密度试验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了扬麦16在不同播期与密度下的产量状况。结果表明,相同播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也随之提高。相同密度内,前3个播期的有效穗差异不大,最后1个播期的有效穗最少。4个播期随各自群体密度的增加,实粒数和成穗率随之减少。不同密度、不同播期处理间千粒重和结实率则无显著差异。扬麦16在大面积生产上以播期10月28日,基本苗16万/667m2更容易获得高产。
林佩佩胡昌雷徐勇袁红
关键词:扬麦16播期
宁粳4号在苏中地区的引种试验研究
2012年
为筛选适宜苏中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在当地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宁粳4号产量达到8 167.5 kg/hm2,位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生育期短,植株较短,适宜直播,在苏中地区推广前景广阔。
肖正华姚志刚卞连峰徐勇袁红
关键词:品比
“三系”不育系提纯方法总结
2006年
通过成对交鉴定保持系,以此为基础进行淘汰筛选,进行不育系的提纯复壮工作,力求将不育系亲本种子混杂程度降到最低。
姚志刚陈庆艳顾伟赵琴徐勇潘瑜
关键词:提纯方法
Ⅱ优3216水稻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2012年
介绍了Ⅱ优3216水稻亲本的特征特性,从合理安排播差期、建立适宜制种群体结构、合理施肥、合理喷施九二○、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华荣徐勇肖根粉孙建荣袁红
关键词:水稻亲本高产制种技术
苏中地区宜香优673制种技术
2010年
介绍了优质杂交水稻宜香优673的亲本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制种技术,包括制种基地选择、播差期安排、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调整花期、施好九二○和防杂保纯等内容,以为宜香优673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孙建荣常书琴徐勇姚志刚黎明潘玉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杂交粳稻陵风优18示范种植试验初报被引量:1
2010年
进行了杂交粳稻陵风优18示范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陵风优18田间抗性好,产量高,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顾伟姚志刚徐勇黄亚玲
关键词:杂交粳稻
杂交水稻II优650旱育抛秧增产原因及制种技术被引量:2
2007年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II优650(II-32A/盐恢650)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等特点,特介绍其旱育抛秧高产制种技术,为杂交水稻Ⅱ优650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朱志成汤顺英徐勇陈庆艳赵琴
关键词:旱育抛秧制种技术
杂交稻制种条纹叶枯病及灰飞虱的防治策略被引量:1
2006年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在灰飞虱若虫体内越冬,其带毒率达40%左右,是秧池田的主要毒源,秧苗主茎带毒该株分蘖全部带毒。6月下旬受灰飞虱危害,则关系到分蘖成穗。7月中旬受灰飞虱危害,则关系到能否抽穗及能否正常结实。
熊金龙朱阳林汤顺英周玉美肖正华常书琴徐勇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灰飞虱病毒
包装袋(五)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袋(五)。;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产品的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主视图。;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该产品为平面...
王亚松常科奇徐勇华荣王德成孙建荣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