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怀彬
-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伐布雷定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伴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并探讨伊伐布雷定(IVB)治疗Ⅲ~Ⅳ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5-07-2016-10收治的9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富马酸比索洛尔,观察组加服盐酸IVB,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生物标志物[B型脑钠肽(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心率(HR)及6 min步行距离(6MWD),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超声心动图参数、生物标志物水平、HR、6MWD均较治疗前改善。2组治疗后LVEDD、LVESD、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Gal-3下降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2.6±53.5)pg/ml∶(457.6±48.7)pg/ml、(13.9±4.1)ng/ml∶(12.5±3.6)n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HR下降数值[(56.6±4.9)次/min∶(54.4±4.2)次/min]与6MWD提高数值[(212.8±41.5)m∶(193.7±35.2)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4例比索洛尔达最大推荐剂量但HR仍未达标者,改服IVB后达到目标HR;观察组光幻视发生率23.8%,对照组低血压或心动过缓发生率11.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B较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重度心衰伴窦性心动过速短期内在减缓HR、提高运动耐力及临床安全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为β受体阻滞剂反应性不佳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 黄琨马威郑川燕张静怡穆怀彬李斯张宇孙淑娴吴峥张春来
-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速心率6MIN步行距离生物标记物
- 同型半胱氨酸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影响的研究
- 李燕庞占泉卢峰张春来王立忠李静穆怀彬李斯黄琨张静怡刘大伟
- 课题研究用不同剂量高同型半胱氨酸饲料饲喂新西兰大白兔,观察同性半胱氨酸对兔颈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增殖,及对金属基质蛋白酶 -9 表达的影响,进而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引起动脉硬化的发病机理。近年来相关研究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动脉平滑肌细胞发病机理
- 基于MEK/ERK信号通路探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缺氧复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缺氧/复氧(H/R)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保护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H/R细胞模型的建立;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CMECs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测CMECs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G0/G1期比例明显升高(P<0.05),S期明显降低(P<0.05)。与H/R组比较,低、中、高剂量STS组细胞G0/G1期比例依次降低,S期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管的形成、p-MEK、p-ERK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R组比较,低、中、高剂量STS组细胞活力、管的形成、p-MEK、p-ERK2水平均显著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H/R组细胞凋亡率、Bax、酶切caspase-3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R组比较,低、中、高剂量STS组细胞凋亡率、Bax、酶切caspase-3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STS对H/R C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激活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 李静卢峰穆怀彬李燕
- 强化他汀治疗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 张春来张静怡卢峰姜玉凤庞占泉李燕李斯李静穆怀彬黄琨
- 他汀类药物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发现,应用负荷剂量他汀治疗对于降低PCI围术期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有益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以接受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采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绞痛药物治疗
- 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R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托伐普坦,15 mg/d,疗程7 d,治疗前后测定超声心动图、电解质、神经内分泌因子、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6MWD)及静息心率(HR),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1 min静息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尿量、6MW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钠(Na^+)显著高于对照组,7例低钠血症患者均得以纠正,对照组有3例未明显改善;观察组尿素氮(BUN)、肾素(PRA)、醛固酮(ALD)、血清B型脑钠肽(BNP)、血清半乳糖凝集素(Gal)-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加药治疗RHF能显著增加患者尿量,纠正低钠血症,降低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对肾功能影响小,但仍需警惕服药后高钠血症的发生。
- 黄琨马威郑川燕张静怡穆怀彬李斯张宇孙淑娴吴峥张春来
- 关键词:托伐普坦难治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