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五四"至抗战:中国现代文学"大众化"趋势的嬗变
- 2005年
- "大众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条重要的发展脉络。"五四"时期诞生的平民文学观念开启了一条对平民社会"启蒙+认同"的思想认知传统;1928年创办的《大众文艺》表现出"左翼"文化阵营内部对"大众化"问题的歧见;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加速向"左"转,"大众化"被等同于"普罗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失。因此,五四至抗战期间现代文学"大众化"趋势的内部实际上具有一个"双重指涉"的意义空间。
- 许江
- 关键词:瞿秋白
- 五四新文学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被引量:2
- 2009年
- 五四新文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是理性精神的显现,这首先体现在对人的认识,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认识上;其次体现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具备了世界视野,认识到了盲目自大、帝王君亲等落后观念;第三体现在众多有识之士基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而选择了文学事业,这些选择本身就蕴涵着理性的力量。但五四新文学同时也相应地体现了某些非理性的因素,五四对个人价值的发现与推崇,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新的个人崇拜与偶像塑造埋下了伏笔。五四虽然带来了先进的世界视野,却也带来了对外来事物的过分崇拜甚至迷信,接受过多而消化过少;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文学实际上过分抬高了文学的地位,夸大了文学的作用,将文学与社会人生过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五四新文学的深远影响同时体现出了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因素,深入思考这两种因素的共存与纠缠对总结五四新文学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
- 刘勇许江
- 关键词:新文学非理性
- 没落的历史与叙述:《黄昏清兵卫》被引量:1
- 2004年
- 许江
- 关键词:山田洋次导演故事梗概影片欣赏历史叙事
- 朱光潜“静穆”观念与欧洲近代美学思想的关系被引量:2
- 2008年
- "静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观念,在朱光潜的美学及文学批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直接源自于朱光潜对欧洲近代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吸收与借鉴。本文依次分析了温克尔曼、歌德、华兹华斯、黑格尔与尼采等人的思想对朱光潜形成"静穆"观念的影响与作用,探究了这一观念的理论资源与思想背景。
- 许江
- 关键词:静穆德国古典美学华兹华斯尼采
- 周作人隐逸心态再思考
- 2010年
- 隐逸文化源远流长,周作人便是一位现代隐士,一位道德型、学者型、懒散放诞型的"中隐";所谓"两个鬼"的说法不准确,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话语策略,与周作人的实际人生不符。周作人造就了一种现代隐士的模型,传递了隐逸文化的悠久传统,其隐逸心态的独特性体现了现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的复杂态度。
- 许江
- 关键词:隐逸心态
- 《卡拉是条狗》:镜头隐喻和反现代的原因探求
- 2003年
- 我对影片《卡拉是条狗》的解读必须首先从一个可能已被忽视的写景镜头入手,我认为这个镜头大概蕴涵着作者想说而且必须说出但又始终未曾说出的某些意识形态话语,因此它成为一个隐喻,这个隐喻率领着影片中的其他几乎开眼就是的隐喻含蓄而且成功地沟通了文本内外的两个世界。这部影片完全可以被赋予一个相当热烈和宏大的主题,它是一部关于“拯救”的影片,只不过拯救的对象是一条没有户口的杂种小狗,这似乎是对主题本身的一次嘲讽和解构,然而在从下面这个镜头进入对影片文本深层结构的剖析之后。
- 许江
- 关键词:镜头享乐主义平民主义快乐论
- 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的“北京”被引量:3
- 2009年
- 随着文学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城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相对上海来说,对北京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和薄弱。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的"北京"经历了五个关节点,即19世纪末、1917年、1928年、1949年和1976年,它们清晰地表现出"北京"的主要内涵与多元面貌;"北京"还在雅俗互补、京味文学、传统因素的传承和政治文化四个方面,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具体而深远的影响。
- 刘勇许江
-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