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国春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数学
  • 5篇教育
  • 4篇教学
  • 3篇小学数学
  • 3篇课程
  • 2篇师范
  • 2篇师范类
  • 2篇数学教学
  • 2篇数学课
  • 2篇数学课程
  • 2篇数学课程标准
  • 2篇小学数学教学
  • 2篇逻辑
  • 2篇课程标准
  • 2篇课堂
  • 1篇丹桂
  • 1篇导课
  • 1篇读书
  • 1篇新教
  • 1篇新教材

机构

  • 13篇南通师范高等...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省南通中...
  • 1篇江苏省南通师...

作者

  • 13篇孙国春
  • 1篇冯桂群
  • 1篇于国海
  • 1篇杜娟

传媒

  • 2篇课程.教材....
  • 2篇小学数学教师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教育视界
  • 2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江苏教育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学阅读指导课该有的样子——评李培芳老师执教的“风马牛相及”一课
2023年
由《中国教育报》主办的“阅读中化错”主题交流会,于2023年5月26—27日在江苏海安举行。应化错教育创始人华应龙老师邀请,本人担任了两个下午课堂展示活动的点评嘉宾。李培芳老师执教的“风马牛相及”一课安排在第一天下午展示,这节课让我看到了数学阅读指导课该有的样子。
孙国春
关键词:《中国教育报》阅读指导课课堂展示执教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现象探析被引量:20
2016年
教材解读发生集体偏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重专家解读、轻个人解读,重教参阅读、轻教材阅读,重教法研究、轻内容研究,重学科价值、轻教育价值等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是导致教材解读集体偏差的根本原因。从分析新旧课标观念变化、研读课本内含教育意旨、揭示数学对象本质特征、挖掘潜在数学活动经验、探访课程生命意义等多个层面把握教材从形到神的多重意蕴,是消解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的可能路径。
孙国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数学课程标准
自主创生教学的实践路径——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为例
2021年
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为例,探索自主创生教学的实践路径:课前备学中深度卷入,唤醒探究热情;数学操作中深度体验,积累活动经验;多维互动中深度探究,发现数学规律;高阶发展中深度思考,建构认知图式;多元表征中深度运用,提升实践素养;数学反思中深度感悟,明晰人生哲理。
冯桂群冯桂群于国海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醉心三动课堂,飘逸丹桂清香
2019年
小学数学“三动”课堂,倾注了冯老师二十年的情感和心血。1997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尚在酝酿期,根据当时小学数学课堂过于强调知识传授、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冯桂群老师前瞻性地提出了“借助三全参与实现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构想,自主实践“三全参与教学法”。
孙国春
关键词:主体性学习机械训练教学构想参与教学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改革意涵探析——以核心素养为逻辑基点被引量:10
2022年
本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义务教育课程进行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创新。仅通过新旧对比分析,难以把握新课标的改革意涵。以核心素养为逻辑基点,从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去理解,可以感悟新课标课程目标的改革意旨;从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去分析,可以厘清新课标课程内容的改革思路;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去思考,可以捕捉新课标课程教学的改革动向;从核心素养的发展保障去体会,可以把握新课标教学评价的改革重点。
孙国春
“德知能合一”的小学教师培养范式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小学教师"德知能合一"素养培育目标理念,生成于教育改革不同情境下的专业素养、全科性素养和核心素养等"前见"话语。"德知能合一"理念在小学教师培养中具有目标统贯性和范式统整性,据此提出建构型课程、情境化教学、共生性教育和统整性发展的教师教育形态,为新时代小学教师培养提供系统性范式参照。
杜娟孙国春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师培养培养范式
应试教育治理陷入僵局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9
2014年
为整治应试教育恶习,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作为、多管齐下。但是,各种教育治理手段都收效甚微,应试教育治理陷入僵局之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应试教育是由教育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国人望子成龙的文化心态、资源流转配置的功利倾向、阶层获利的巨大差距、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等是造成应试教育治理僵局的主要原因。将应试教育治理重心从教育内部向教育外部拓展,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强化对个性化发展的引导、确立多元人才观、控制阶层获利差距,是破解应试教育治理僵局的有效路径。
孙国春马亚艳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应试教育教育治理社会治理
让“有意义”变得“有意思”
2017年
初次遇见储冬生,感觉他“有意思”:言谈诙谐,举止生动。真正走近储冬生,发现他“有意义”:读书灵活,思考睿智。对于自己钟爱的小学数学教学,储冬生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即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有意义”变得“有意思”,我称之为“储冬生的小学数学教育观”。
孙国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育观言谈读书
追求儿童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顾娟老师“为思维的通透而教”的实践研究述评
2023年
读了顾娟老师的新作《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我的思考与实践》(以下简称《跨学科思维》),感触良多。2009年,顾娟老师因教学成绩优异被破格吸收为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因为担任名师培养导师的缘故,我就有了经常走进顾娟老师课堂观课的机会。每次听她的课,都感到特别舒服和满足。
孙国春
关键词:名师培养主题学习数学思维课堂观老师
数学新课标总目标中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2024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建以基层教师教育经验为基石的数学课程目标整体逻辑框架,可以为基层教师理解和落实“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提供经验支撑和方向引导,填补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经验之间的鸿沟。
孙国春
关键词:课程目标逻辑框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