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库溴铵静脉注射疼痛反应的预防措施(10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预防维库溴铵静脉注射部位疼痛措施的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成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维库溴铵4mg,另外3组分别采用维库溴铵4mg混合芬太尼0.05mg、或2%利多卡因2ml、或5%碳酸氢纳2ml后静脉注射。记录各组的疼痛反应发生率,评定各组疼痛指数中位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芬太尼组外,其它两组的疼痛反应均显著降低,2%利多卡因组的疼痛指数中位数和疼痛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48.0%,较对照组4和96.0%者显著性降低(P<0.01);5%碳酸氢钠组则分别为0和8.0%,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利多卡因和5%碳酸氢钠与维库溴铵的混合液均可明显降低静脉注射部位疼痛,以后者的镇痛效果更为满意。
- 张彦徐鹏李恒林
- 关键词:维库溴铵疼痛反应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芬太尼发生率
- 恩纳气管内麻醉在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的临床应用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恩纳气管内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及术后长期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患者 (ASAI~II级 ) ,随机分为恩纳组和非恩纳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 ,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SpO2)、4个成串刺激比值 (T4/T1)、边缘频率 (SEF)、双频谱指数 (BIS)等指标及体征的变化 ,记录手术前、后气管黏膜的形态学改变、气管导管并发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恩纳组气管导管耐受优于非恩纳组 ,包括血压、心率波动和肢动、皱眉、吞咽及呛咳反应频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2组气管导管总留置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但恩纳组导管清醒留置时间及NICU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非恩纳组 ,而镇静剂用量则显著低于后者 (P<0.01)。结论 :恩纳气管内麻醉用于神经外科围术期保留气管导管的患者安全、有效。
- 步金梅张彦李恒林
- 关键词:恩纳气管内麻醉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麻醉药
- 艾司洛尔阻抑气管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有效性观察
- 2002年
-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滴注艾司洛尔抑制气管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ASAⅡ级,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于拔管期静脉滴注艾司洛尔0.5mg/kg)和对照组(Ⅱ组,于拔管期不用任何药物)。术毕待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标准后给予拔管。结果:两组间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均无差异。气管拔管期Ⅱ组的SBP、DBP、HR和RPP比Ⅰ组分别均增加8.3%、38.99%、26.6%和31.52%(P<0.01)。结论:静脉滴注艾司洛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
- 梁禹张彦李恒林王大柱
- 关键词:气管拔管艾司洛尔静脉滴注法
- 围术期输血对胶质瘤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分析围术期异体输血对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胶质瘤手术病人128例,术后随访1~5年。分析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切除范围、失血量和异体输血等临床因素对于胶质瘤术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多因素变异模型分析表明,异体输血和肿瘤切除范围是影响胶质瘤病人术后生存期的显著性因素。异体输血组(T组)的术后中位生存期86周,明显低于未输血组(N组)183周(X^2=10.4,P<0.01),并且T组和N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异体输血降低胶质瘤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
- 李恒林梁禹张彦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输血围手术术后生存期
- 七氟醚-丙泊酚麻醉用于脑室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梁禹刘海根张秀山张彦
- 关键词:脑室镜手术七氟醚麻醉丙泊酚微侵袭手术情绪波动
-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下颅脑手术自主呼吸的支持
- 2000年
- 目的:在颅脑手术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观察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颅脑手术病人,20例采用BIPAP支持(B组),另20例作为封照组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P组)。比较两种支持通气方式对病人自主呼吸的影响。结果:两组在全手术过程中及脱机后的通气和氧合均良好。结论:颅脑外科手术保留自主呼吸时,以选用BIPAP支持通气的模式较好。
- 梁禹张彦李恒林王大柱
- 关键词: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压力支持通气
- 6%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简称HES,下同)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完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HES组(Ⅰ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Ⅱ组)。分别于术前输注HES20ml/kg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于治疗前(T1)、容量负荷后(T2)、麻醉诱导后(T3)、硬脑膜切开时(T4)、手术结束时(T5)五个时点记录颅内压(ICP)、脑氧分压(PbrO2);测量术前及术后24h血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中液体总出入量和不良反应,并于术后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lasgowoutcome score,GOS)判定疗效。结果ICP除T5时Ⅰ组低于Ⅱ组,而同时PbrO2Ⅰ组则高于Ⅱ组(P<0.01)外,其他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参数由术前正常转为异常者Ⅰ组有2例,Ⅱ组有4例;术中皮肤红斑Ⅱ组有3例。两组术后24h血液S100β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Ⅰ组血液S100β蛋白含量上升差值较Ⅱ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130/0.4较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氧供,预后相似。
- 梁禹张彦张秀山刘海根
-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 频谱熵用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意识水平监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频谱熵用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意识水平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30例)和观察组(Ⅱ组,36例),切割硬脑膜均采用频谱熵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照组依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变化,调整意识水平;而观察组则根据切割硬脑膜频谱熵指数调节意识水平。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后3min、切皮、切割硬脑膜和手术结束前1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状态熵(SE)和反应熵(RE)值,麻醉复苏各项指标及麻醉药剂量。结果:插管后3min、切皮、切割硬脑膜、手术结束前10min,观察组SE和RE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MAP和HR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的麻醉复苏指标,包括自主呼吸、睁眼指令、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对照组麻醉剂用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频谱熵用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意识水平监测的临床效果优于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 张彦梁禹张秀山刘海根
- 关键词:麻醉神经外科手术
- 喉罩用于脑立体定向术的气道保护被引量:9
- 2009年
- 王世民张彦
- 关键词:脑立体定向术气道反应喉罩保持呼吸道通畅神经外科气管内插管
- 加温输液围术期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及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为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常采取加温输液以保持体温,对于预防输液后体温降低,以及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 张彦徐鹏李恒林
- 关键词:加温输液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感染体温降低输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