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超声诊断
  • 2篇孕期
  • 1篇弹性成像
  • 1篇低比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 1篇幽门狭窄
  • 1篇孕妇
  • 1篇妊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微小钙化
  • 1篇双胎
  • 1篇双胎妊娠
  • 1篇胎儿
  • 1篇套叠

机构

  • 7篇连云港市妇幼...

作者

  • 7篇胡萍
  • 3篇孟凡艳
  • 2篇王文荣
  • 1篇刘瑞明
  • 1篇尹婷
  • 1篇王雷雷
  • 1篇汤欣欣
  • 1篇李建伟
  • 1篇吕杰
  • 1篇谭娟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典型肠套叠声像的超声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于典型肠套叠声像,超声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具有不典型肠套叠声像的患儿超声诊断较困难,且较易漏诊、误诊。漏诊肠套叠疾病,贻误患儿治疗时机,造成再治疗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将其他相关疾病误诊为肠套叠,造成不必要的坚气灌肠或手术,增加治疗风险。现将具有不典型肠套叠声像的病例诊断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孟凡艳胡萍
关键词:不典型肠套叠超声诊断相关疾病病例诊断急腹症
盆底超声在评估产后盆底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评价产后盆底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产后常规检查中有压力性尿失禁、外阴坠胀、阴道壁脱垂等症状的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采用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前、中、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及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结果行产后盆底超声检查产妇45例,其中20例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21例表现为外阴坠胀,4例阴道壁脱垂。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结果,24例肛提肌裂孔面积正常,其中5例膀胱脱垂,2例子宫脱垂,2例直肠膨出,其余患者未见异常;21例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其中15例膀胱脱垂,2例子宫脱垂,2例直肠膨出,2例膀胱脱垂合并直肠脱垂。结论超声能清楚显示盆腔脏器的位置,判断脱垂情况及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并可以配合乏氏动作动态显示盆腔脏器的运动情况,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刘瑞明胡萍朱媛李仰懿
关键词:产后盆底损伤
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及检查手法
2015年
肥厚性幽门狭窄(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HPS)是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既往依靠临床和X线钡餐检查而诊断。临床将超声特别是高频超声应用于HPS的检查、诊断[1]。可是婴儿解剖结构较小,检查不配合且超声图像受胃肠气体遮挡,解剖结构难于显示。
孟凡艳胡萍
关键词: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X线钡餐检查消化道疾病高频超声超声图像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准确率。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1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别采用手术病理诊断与浅表超声诊断,对乳腺微小钙化的诊断情况进行了解。结果:在手术病理诊断中,70例乳腺肿块患者,乳腺良性病变者32例,乳腺恶性病变者38例。在浅表乳腺超声检查中,乳腺良性病变者30例,乳腺恶性病变者37例。乳腺肿瘤病变检查准确率为95.71%(67/70),其中良性病变检查符合率为93.75%(30/32);恶性病变见符合率为97.37%(37/38)。浅表乳腺超声检查准确率与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浅表乳腺超声检查,乳腺微小钙化20例,钙化直径超过0.5 mm的良性病变3例,钙化后有声影1例。在32例良性病变患者中,微小钙化病灶数量在3个及以内的有2例;在38例恶性病变患者中,微小钙化病灶数量超过3个的有13例。在微小钙化检出方面,恶性病变患者检出率47.37%,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检出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浅表超声诊断,能够对乳腺微小钙化病灶进行准确发现,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该诊断方法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重复性优势,能够为良恶性肿块进行客观科学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王文荣李建伟胡萍吕杰
关键词:乳腺微小钙化准确率
中孕期双胎超声筛查结构畸形临床分析
2019年
目的 探讨中孕期双胎妊娠超声筛查结构畸形与绒毛膜性和受孕方式的关系及各绒毛膜性双胎的结构畸形特点。方法 对411例孕妇中孕期双胎妊娠结合受孕方式及绒毛膜性的超声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将胎儿结构畸形病例纳入重点观察。结果 本组411例双胎妊娠共822个胎儿,其中28例33个胎儿具有明显的结构畸形。411例双胎妊娠中,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和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三种绒毛膜性双胎结构畸形发生率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两种受孕方式结构畸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双胎妊娠结构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双胎妊娠的畸形发生率、畸形特点和绒毛膜性具有相关性。
孟凡艳胡萍彭娜娜
关键词:中孕期双胎妊娠结构畸形超声检查
宫颈弹性成像联合经阴道超声在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宫颈弹性成像联合经阴道超声在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1月于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75例为患病组,详细记录患者宫颈弹性成像、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及相关数据,并以同期收录的75例检查结果正常的非孕期经产妇作为健康组对照,评价两组基线资料及宫颈长度、弹性成像相关参数差异。结果:两组受检者平均年龄、BMI、孕次及既往宫颈手术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评价两组宫颈长度及弹性成像相关参数,患病组宫颈长度短于健康组,ECI、ES、IS高于健康组,HR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检查中,应用宫颈弹性成像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有效反映患者宫颈组织状况,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手段。
王文荣胡萍田茹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
12三体嵌合伴严重心脏缺陷胎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及文献回顾
2023年
目的对1例12三体嵌合伴严重心脏缺陷的胎儿进行遗传学研究,探讨其染色体异常与临床表型以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21年5月17日因"超声提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就诊于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的1例33岁孕妇及其胎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胎儿的临床资料,采集孕妇的羊水样本,对其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追踪随访新生儿的情况。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PubMed数据库中以"12三体嵌合""mosaic trisomy 12""trisomy 12 mosaicism"为关键词,检索199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孕妇33岁,孕22^(+6)周超声显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疑似肺静脉异位引流。G显带分析显示胎儿染色体核型为mos 47,XX,+12[1]/46,XX[73],嵌合比例为1.35%。CMA检测结果提示胎儿12号染色体存在约18%的三体型嵌合。孕妇于孕39周分娩1女婴,存在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头围偏小,耳位低及外耳畸形,3个月后夭折。文献回顾共检索到9篇文献,12三体嵌合活产儿的临床表型因嵌合影响不同的器官而表现多样,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脏器及面部畸形,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结论12三体嵌合是导致新生儿严重心脏缺陷的原因,超声检查结果对胎儿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尹婷王志伟谭娟汤欣欣王永安胡萍王雷雷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孕妇胎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