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及其干预措施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分布的关系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两组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干预的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心理干预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以及干预效果的差异,并观察患者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分布的关系。结果染色体核型分布情况,患者复发性流产主要与患者染色体相互易位、倒位、特纳氏综合征(Turner)、罗氏易位以及数目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P<0.05);SDS、SA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评分得到改善,并且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应用系统心理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与夫妇染色体核型分布有着密切关系,若至少一方存在异常,应及时进行必要的产前诊断,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心理忧郁的发生率,提高临床干预效果,从而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妊娠结局,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霞关键词:复发性流产 干预措施 B-溶血性链球菌与胎膜早破、早产的关系的初步探讨 七十年代以来,B-溶血性链球菌已被西方国家列为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与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有关。本文通过对胎膜早破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并与正常孕妇组对照,目的在于研究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母婴... 刘霞 裴美兰 邵雪峰 苏良香 孙桂华关键词:胎膜早破 围产期感染 母婴健康 文献传递 B-溶血性链球菌与胎膜早破、早产的关系的初步探讨 七十年代以来,B-溶血性链球菌已被西方国家列为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与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有关。我们通过对胎膜早破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并与正常孕妇组对照,目的在于研究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母婴... 刘霞 裴美兰 邵雪峰 苏良香 孙桂华文献传递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选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妇科及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诊刮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及月经期较术前均明显减少,且研究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量、月经期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诊刮术更具优势。 任小霞 陆惠菊 刘霞关键词:诊刮术 孕激素 子宫内膜息肉 复发率 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带菌者早期干预与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孕20 ̄32周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带菌者予早期阴道用药干预与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孕20 ̄32周孕妇486例(无自觉症状),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将GBS阳性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予阴道用阿莫西林钠0.5qn×7天为1疗程,1 ̄2个疗程;对照组33例,不作处理;分别观察其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膜早破3例(8.1%)、晚期流产0例、早产1例(2.7%);对照组胎膜早期破9例(27.2%),晚期流产6例(18.2%),早产7例(21.2%),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晚期检测宫颈分泌物并进行早期阴道用药是必要的。 汤红芳 裴美兰 乔微 苏良香 刘霞 崔爱民 孙桂华关键词:B族溶血性链球菌 早期干预 胎膜早破 晚期流产 早产 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对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入选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组(A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组(B组),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1)、拔管后1 h(T2)、6 h(T3)、12 h(T4)、24 h(T5)、48 h(T6)时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及术后Ramsa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A组相比,B组患者VAS评分减低(P<0.05),Ramsay评分增高(P<0.05),B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减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用于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镇痛,可使患者苏醒期安静合作,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乔微 唐钢 周华 梅界碑 刘霞 薛爱丽关键词:盐酸羟考酮 术后镇痛 子宫全切除术 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的关系。方法:取破膜后入院或入院待产出现胎膜早破的106例产妇为观察组,另86例无胎膜早破的门诊产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G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BS可引起胎膜早破。 崔爱民 裴美兰 刘霞 邵雪峰 苏良香 孙桂华 汤红芳关键词:孕妇 胎膜早破 B族溶血性链球菌 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关系 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B族β-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及早早产的影响。方法取158例胎膜破膜后入院及入院后出现胎膜早破且无其他并发症的住院孕产妇及130名同期门诊相同孕周排除胎膜早破早产及其他并发症的孕妇的宫颈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结果158例胎膜早破早产及早早产孕妇的宫颈分泌物中,GBS培养阳性36例,占22.8%(36/158)。而130名无胎膜早破早产孕妇中GBS培养阳性8例,占6.2%(8/130)。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膜早破早产及早早产的孕产妇宫颈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孕妇组,提示胎膜早破早产及早早产与GBS感染有一定相关性。 苏良香 裴美兰 张建平 刘霞 崔爱民 邵雪峰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 门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研究门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88例疑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均接受CT、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MRI检查的准确度(95.45%)高于CT检查(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灵敏度(95.00%)、特异度(96.43%)、阳性预测值(98.28%)及阴性预测值(90.00%)高于CT检查(83.33%、71.43%、86.21%、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5.00%)高于CT检查(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结论MRI诊断门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明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后续疾病诊疗可提供数据支持。 施红 许敏 刘霞 王小军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疾病严重程度 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母要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胎膜早破孕妇96例(观察组)与正常孕妇80例(对照组)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并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96例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发生21例(21.88%),发生产褥病5例(5.21%),新生儿感染7例(7.29%);对照组80例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发生5例(6.25%),产褥病1例(1.25%),新生儿感染效2例(2.50%)。结论: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胎膜早破、早产、产褥病率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有相关性,要注意干预。 刘霞 裴美兰 崔爱民 孙桂华 邵雪峰 苏良香关键词:胎膜早破 产褥感染 新生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