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伟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对比剂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查
  • 1篇曲面
  • 1篇曲面重建
  • 1篇最大密度投影
  • 1篇下肢动脉
  • 1篇螺旋CT血管...
  • 1篇复查
  • 1篇CE-MRA
  • 1篇病变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机构

  • 2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陈家祥
  • 2篇张宏伟
  • 1篇马跃虎
  • 1篇王书智
  • 1篇顾建平
  • 1篇胡蓝月
  • 1篇马岩
  • 1篇姜亮
  • 1篇程华才
  • 1篇张娣
  • 1篇陈传新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倍剂量对比剂结合快速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3D CE-MRA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对比剂结合快速成像技术行下肢动脉三维动态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3D DCE-MRA)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资料与方法 56例临床怀疑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以2ml/s速度,一次注射单倍剂量(0.1mmol/kg)对比剂,行下肢动脉3D DCE-MRA检查。采用小剂量团注试验法(Test-bolus)测试延迟时间,应用小角度快速激发梯度回波序列(3D-FLASH)结合各种快速成像技术,获得各段靶血管最大密度投影图像(MIP)并进一步后处理重建。图像质量分为3个等级,同时观察下肢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检查,56例下肢动脉血管显示清晰,静脉污染轻,达到Ⅰ或Ⅱ级标准,无Ⅲ级图像。5例结果未见异常,51例发现血管病变。结论采用1.5T磁共振仪结合各种快速成像技术,使用单倍剂量(0.1mmol/kg)对比剂一次性注射,行下肢动脉3D DCE-MRA成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马岩陈传新程华才张宏伟陈家祥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下肢动脉对比剂血管病变
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南京市第一医院6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共78条患肢、85枚支架)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4种血管重建技术,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部分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5例患者(81枚支架)顺利完成检查得出清晰图像,其中43枚支架无狭窄,32枚支架内不同程度狭窄(2-4级),6枚支架闭塞。检查结果与患肢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31例患者(34枚支架)与2周内的DSA造影相比较,3枚支架狭窄程度与DSA判断不同,以DSA为标准,符合率为91.2%。结论下肢动脉CTA检查安全、无创、显影清晰,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肢在治疗后的支架通畅情况,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复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张宏伟陈家祥王书智马跃虎张娣姜亮胡蓝月顾建平
关键词: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