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9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MRCP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行MRCP检查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为1 200例LC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LC术前通过MRCP检查发现肝外胆道变异96例,其中胆囊管冗长且扭曲51例、胆囊管低位汇合23例、胆囊管汇合于右肝管8例、迷走胆管5例、副胆管4例、胆总管囊肿2例、双胆囊2例、肝内胆囊1例。手术证实89例与术前MRCP检查结果一致,存在胆道变异。结论:通过MRCP检查可全面了解胆树图像,LC术前便可发现各种胆道变异及胆道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克服了以往术中经验性、探索性解剖Calot三角的缺点,明显减少了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程伟华 祁军安 江奎 朱海林 卢振华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MRCP检查 胆道变异 胆道损伤 LC术后复杂胆瘘1例诊治分析 2011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8岁,以右上腹疼痛12h主诉入院,入院查(血常规WBC19.0×10^9L^-1,血淀粉酶高于正常2倍,B超示:胆囊大小(11.0×3.5)cm,炎性水肿明硅,CT示:胰腺形态无异常,胰周无渗液,按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胆源性胰腺炎保守治疗7d,右上腹痛缓解,但仍有压痛,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要求转入我院。 祁军安 朱海林 程伟华关键词:LC术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源性胰腺炎 胆瘘 血淀粉酶 右上腹疼痛 DKK1蛋白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淋巴结侵犯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DKK1蛋白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淋巴结侵犯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行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癌患者78例,制作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组织芯片,并于术前进行生化指标测定。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复发生存曲线及总生存曲线的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预后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结果 DKK1蛋白表达阴性与表达阳性的患者间GGT、肝门淋巴结侵犯、Child-Pugh分级、MMP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组织芯片结果发现DKK1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35.90%(28/78),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10%(11/78)。7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1、3、5年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1.28%(40/78)与50.00%(38/78)、41.03%(32/78)与38.46%(30/78)、25.64%(20/78)与23.08%(18/78)。相关危险性因素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后,研究结果显示GGT、CA19-9、CEA、肿瘤大小、DKK1、肝门淋巴结侵犯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RFS的预后因素;CEA、肿瘤大小、DKK1、肝门淋巴结侵犯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DFS的预后因素。DKK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OS与RFS曲线显示,5年后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DKK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总生存率分别为28.20%与20.51%;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4.36%与21.79%。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淋巴结侵犯与否与DKK1蛋白表达密切相关,DKK1蛋白表达可能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OS和RFS的预后因素。 赵利锋 程伟华 雷达 杨彦伟 王钢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 预后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exploration,LCBDE);B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胆总管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C组行LC联合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术后T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A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B、C两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安全可行。 朱海林 祁军安 程伟华 朱立峰关键词: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红细胞计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计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各项指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累积生存时间曲线的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累积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 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98±14.39)岁,以男性、伴肝硬化、无PVTT、TNM分期Ⅲ~Ⅳ期、Child-Pugh分级A期、肿瘤大小≥5 cm、RBC<(3.5~5.0)×10^(12)/L患者居多。不同RBC水平患者的PVTT、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TNM分期、TBil、ALT、AST、AST/ALT、ALP、GGT、ALB、A/G及P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VTT、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TNM分期、TBil、ALT、AST、AST/ALT、ALP、GGT、ALB、A/G、RBC和PT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时间的危险性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为B级和C级、TNM分期为Ⅲ~Ⅳ期、AST/ALT高于标准、GGT高于标准、RBC低于标准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时间的危险性因素(P均<0.05)。随访5年后,标准RBC数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率为33.33%(11/33),低于标准RBC数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率为26.44%(2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07)。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液中RBC数量低于标准是影响其累积生存时间的危险性因素之一。RBC计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提示价值。 赵利锋 程伟华 雷达 杨彦伟 李华 王钢关键词:红细胞数量 原发性肝癌 切除手术 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9例残余胆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完成21例;MRCP对残余胆囊结石及胆树解剖判断,明显优于B超。结论对于残余胆囊,术前行MRCP是必要的,有助于术式选择及胆道并发症的预防。 程伟华 祁军安 江奎 朱海林 卢振华 罗冬根关键词:MRCP检查 残余胆囊 腹腔镜 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病因的诊断意义。方法总结分析138例PCS临床资料,通过B超和MRCP共发现胆道器质性病因79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33例,胆囊管残留过长27例,残留小胆囊并结石1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缩窄性乳头炎致胆总管明显增宽5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同时比较B超与MRCP对PCS病因总检出率。结果 MRCP对PCS病因检出率要优于B超(P<0.05)。结论对PCS病因分析中,MRCP是一种可靠、准确的无创诊疗技术,与B超、ERCP相比更具有临床优势。 祁军安 江奎 朱海林 程伟华 卢振华 罗冬根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病因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估现阶段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开展的经脐单孔LC 40例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手术中37例成功,手术时间48~130 min,平均71 min,术中出血量1~30 mL,住院3~5 d,平均3.6d,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未成功的病例中2例改为三孔法、1例中转开腹。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传统LC技术与经验后可开展单孔法LC,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手术微创、疤痕小、美容效果等目的,具有推广价值。 李永利 江奎 朱海林 程伟华 朱立峰关键词:单孔 胰头十二指肠并受侵血管整块联合切除治疗胰头癌 2009年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并受侵血管整块切除治疗胰头癌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11月行胰头十二指肠并受侵血管(PV/SMV)整块切除治疗胰头Ⅱ~Ⅲ期癌的手术方法,6例行PV楔形切除,用5~0Prolene缝线对拢缝合,1例节段性切断SMV,行对端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受侵PV/SMV在内的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必要的,术中解剖仔细,操作细致,可提高肿瘤切除率。 朱海林 贺志新 江奎 程伟华关键词:胰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血管吻合 LC术后残余胆囊管冗长与术前行MRCP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LC术后残余胆囊管冗长的原因,并分析其与术前是否行MRCP检查的相关性。方法总结分析560例LC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前行MRCP组和非MRCP组,各280例,对照两组术后残余胆囊管情况。结果 MRCP组LC术后残余胆囊管冗长例数、长度、PCS发生率、残余胆囊并结石发生率明显低于非MRCP组(P<0.05)。结论 LC术后残余胆囊管冗长与术前行MRCP检查呈负相关性,术前MRCP可有效预防LC术后残余胆囊管冗长、PCS、残余胆囊并结石的发生。 祁军安 江奎 朱海林 程伟华 王涛 雷达 卢振华 罗冬根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