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39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栓塞
  • 6篇肿瘤
  • 6篇颅内
  • 5篇手术
  • 5篇颅脑
  • 5篇靶向
  • 4篇动脉瘤
  • 4篇血管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栓塞治疗
  • 4篇腺癌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血管内栓塞
  • 3篇血管内栓塞治...
  • 3篇神经生长
  • 3篇神经生长因子
  • 3篇外伤
  • 3篇膜下

机构

  • 19篇江苏大学附属...
  • 18篇镇江市第一人...
  • 6篇江苏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丹阳市人民医...

作者

  • 38篇王鹏
  • 21篇李巧玉
  • 18篇湛利平
  • 18篇袁志诚
  • 14篇陆培松
  • 14篇陈波
  • 11篇陆新宇
  • 9篇张焱
  • 7篇单秀红
  • 7篇陆陪松
  • 6篇杨勇
  • 4篇于强
  • 4篇胡慧
  • 4篇陆军
  • 4篇熊非
  • 4篇秦燕明
  • 4篇耿兴东
  • 4篇顾宁
  • 3篇张志坚
  • 3篇许文林

传媒

  • 8篇江苏医药
  • 4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和方法。方法收集收治的2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策略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或扩大的翼点入路进行肿瘤切除,其中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4例。结论术前完善的神经影像学评估,术中妥善的处理和保护血管和神经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陈波李巧玉陆培松袁志诚王鹏
关键词: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
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疝的成因及防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疝及其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切口疝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骨窗疝的患者中,中等大小骨瓣者、单侧去骨瓣者、术中敞开硬脑膜者和GCS评分≤8分者居多。结论合理选择骨瓣大小和尽量减张缝合修补硬脑膜可以有效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疝的发生。
杨勇王鹏李巧玉袁志诚陆培松湛利平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
多发伤患者实施每日唤醒时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实施每日唤醒时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探讨每日唤醒对多发伤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急诊ICU 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46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镇静治疗组(对照组n=20例),每日唤醒组(实验组n=26例),两组患者随机接受丙泊酚或者咪达唑仑,同时合用芬太尼镇痛。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记录30 d病死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死亡2例(8%),对照组死亡5例(25%),P=0.228,实验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別为:(151.15±37.94)vs.(126.05±36.09),P=0.028;(125.58±38.96)vs.(98.05±33.41),P=0.015;(65.58±15.49)vs.(52.25±16.73),P=0.008。实验组血浆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5.87±3.30)vs.(8.2±3.91),P=0.034。结论:每日唤醒可以降低多发伤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可能与每日唤醒降低多发伤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秦燕明李勇王鹏
关键词:氧化应激多发伤每日唤醒
LRIG1、EGFR、E-Cadherin及N-Cadherin在胶质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Cadherin及N-Cadherin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表达差异,探讨LRIG1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74例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包含12对原发及复发配对胶质瘤标本,采用qRT-PCR检测LRIG1、EGFR、E-Cadherin、N-Cadherin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免疫印迹检测LRIG1、EGFR、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LRIG1、E-Cadherin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GFR、N-Cadherin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HOⅢ-Ⅳ组胶质瘤EGFR/LRIG1及N-Cadherin/E-Cadherin比值显著高于WHOⅠ-Ⅱ组(均P<0.05)。EGFR/LRIG1与NCadherin/E-Cadherin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r=0.56,P<0.05)。对原发及复发配对胶质瘤标本的研究结果与上述一致。结论胶质瘤中EGFR/LRIG1表达失衡,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促进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进展。LRIG1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王鹏杨勇王景文胡昌龙袁志诚陆培松湛利平李巧玉
关键词:LRIG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皮间质转化
2-脱氧-D-葡萄糖标记的氧化铁纳米粒对乳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靶向性的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2-脱氧-D-葡萄糖(2-DG)标记的氧化铁纳米粒(y-Fe2O,@DMSA.DGNPs)对高代谢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正常代谢乳腺成纤维母细胞(HUM,CELL-0056)的靶向吸收差异,探讨其作为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靶向高代谢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制备1.Fe2O3@DMSA.DGNPs纳米粒,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的代谢水平,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法和比色法检测MDA-MB-231和HUM—CELL-0056细胞分别与1-Fe2O3@DMSA—DGNPs和二巯基丁二酸修饰的^y-Fe2O3纳米粒(-y—Fe2O3@DMSANPs)孵育10min、30min、1h和2h后的靶向性吸收情况,MRI观察T2WI信号强度变化。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MDA—MB-231细胞与y-Fe2O3@DMSA.DGNPs孵育后蓝染颗粒较多,有大量铁存在;而与y-Fe2O3@DMSANPs孵育后蓝染颗粒较少,显示铁含量较低;与y-Fe2O3,@DMSA—DGNPs+D-葡萄糖孵育后蓝染颗粒极低,铁含量明显减少。比色法检测显示,MDA—MB-231细胞对_y-Fe2O3@DMSA-DGNPs的吸收量明显大于对y-Fe2O3@DMSANPs和y-Fe2O3@DMSA-DGNPs+D.葡萄糖的吸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粒的吸收呈时间依赖性。MRI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y-Fe2O3@DMSA-DGNPs组T2WI信号强度降低明显,在孵育10min、30min、1h和2h时,信号变化率的中位数分别为10.5%、37.5%、72.9%和92.0%;而1一Fe203@DMSANPs组的T2WI信号强度降低相对较小,在孵育10min、30min、1h、2h时,信号变化率的中位数分别为8.5%、11.4%、32.0%和76.7%。HUM—CELL-0056细胞对1-Fe203@DMSA-DGNPs、y-Fe2O3@DMSANPs和1.Fe203@DMSA—DGNPs+D-葡萄糖吸收不明显,T2WI信号强度变化差异不大。结论y-Fe2O3,@DMSA.DGNPs对高代谢乳腺癌细胞有良好的靶向性,可作为靶向高代谢肿瘤的MRI对比剂进行体内实验。
王鹏单秀红熊非顾宁钱晖范钰王亚非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靶向
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2001年
李巧玉袁志诚陆培松湛利平王鹏陆新宇陆军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
2-脱氧-D-葡萄糖标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靶向乳腺癌细胞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2016年
目的评估二巯丁二酸(DMSA)涂覆的超顺磁性氧化铁(γ-Fe_2O_3@DMSA)标记2-脱氧-D-葡萄糖(2-DG)配体在靶向高葡萄糖代谢性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制备γ-Fe_2O_3@DMSA纳米粒子(NPs)和2-DG标记的γ-Fe_2O_3@DMSA NPs(γ-Fe_2O_3@DMSA-DG NPs)。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人乳腺上皮细胞(HMEpiCs)的葡萄糖消耗。用γ-Fe_2O_3@DMSA NPs、γ-Fe_2O_3@DMSA-DG NPs分别孵育MDA-MB-231、MCF-7和HMEpiCs细胞,用普鲁士蓝细胞染色、细胞群的磁共振成像以及紫外线比色法检测细胞吸收纳米粒子的量。结果 MDA-MB-231葡萄糖消耗最高[(1.39±0.19)×10-4微摩尔/细胞],HMEpiCs最低[(7.13±0.08)×10-5微摩尔/细胞]。MDA-MB-231和MCF-7细胞2 h内明显吸收γ-Fe_2O_3@DMSA-DG NPs,并可被葡萄糖抑制,且MDA-MB-231吸收γ-Fe_2O_3@DMSA-DG NPs明显高于MCF-7,γ-Fe_2O_3@DMSA NPs在任一细胞株中均没有明显吸收。两种纳米粒子孵育HMEpiCs细胞,均未见明显吸收。结论 2-DG标记的γ-Fe_2O_3@DMSA NPs明显提高了γ-Fe_2O_3@DMSA NPs靶向肿瘤细胞能力。
王鹏卢超胡慧耿兴东周洁熊非顾宁单秀红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葡萄糖代谢乳腺癌
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118例疗效分析
2006年
于强张焱王鹏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疗效分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外科住院患者脑外伤患者
血管介入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施血管造影后,根据是否有造影剂外溢判断有无动脉损伤。对损伤血管进行选择性栓塞;对无明显造影剂外溢但动脉分支呈现充盈缺损者,行非选择性动脉血管栓塞。对栓塞前和栓塞后4 h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8例造影显示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损伤,立即对出血动脉进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栓塞后再次进行血管造影,观察有无遗漏的破裂血管及栓塞后的血管内明胶海绵脱落;另外4例无明显造影剂外溢,行非选择性动脉血管栓塞。全部12例患者休克症状在栓塞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心率从(143.26±11.62)次/min下降至(100.75±9.57)次/min,收缩压从(82.41±7.26)mm Hg上升至(100.66±8.83)mm Hg,中心静脉压从(3.13±0.12)mm Hg上升至(3.59±0.15)mm Hg,血乳酸盐从(13.85±1.36)mmol/L下降至(6.22±1.01)mmol/L。经Mauchly"球对称"检验后,采用重复测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介入治疗是抢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具有快捷、创伤小、安全有效的优点。
李政崔恒熙王鹏秦燕明
关键词: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介入治疗选择性栓塞
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评价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的研究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资料,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4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能有效缩短患者清醒时间[MD=-0.58,95%CI(-0.64^-0.51),P<0.01]及促进患者症状消失[MD=-2.86,95%CI(-4.25^-1.46),P<0.01]。结论应用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效果优于单用纳洛酮治疗,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
葛璐胡昌龙胡江鸿邵秋萍崔恒熙王鹏
关键词:甲氯芬酯纳洛酮酒精中毒META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