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效...
  • 1篇异氟烷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黄疸
  • 1篇阻塞性黄疸患...
  • 1篇吸入麻醉
  • 1篇吸入麻醉药
  • 1篇麻醉
  • 1篇麻醉药
  • 1篇敏感性
  • 1篇黄疸
  • 1篇和血
  • 1篇和血流动力学
  • 1篇氟烷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於章杰
  • 1篇朱辉
  • 1篇朱慧琛
  • 1篇郑丽
  • 1篇杨立群
  • 1篇潘志英
  • 1篇顾新宇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阻塞性黄疸患者对吸入麻醉药的敏感性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行肝胆外科手术的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正常患者对吸入麻醉药的敏感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法收集在异氟烷麻醉下行肝胆外科手术的阻塞性黄疸(黄疸组)和无阻塞性黄疸(对照组)患者各24例。静脉注射1.5~2mg/kg丙泊酚、2μg/kg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异氟烷和氧气混合气体流量,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为46~54。静脉注射麻黄碱、阿托品和瑞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基线水平上下30%以内波动。在气管插管前(T0)、麻醉诱导后1rain(T1)、气管插管后1和5min(T2、T3)、切皮后1和5min(T4、T5)、门静脉阻断后1和5min(T6、T7)、门静脉开放后1和5min(T8、T9)、拔除气管导管后1和5min(T10、T11)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停用异氟烷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对刺激睁眼反应的时间(睁眼时间)和呼气末异氟烷体积分数。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黄疸组异氟烷每分钟消耗量、呼气末异氟烷体积分数、瑞芬太尼消耗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麻黄碱、阿托品用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值均〈O.05)。黄疸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值均〈0.05)。黄疸组在T2、T10、T11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在T4、T10时间点的HR均显著慢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对异氟烷的敏感性增强,麻醉诱导和维持中更易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且麻醉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
郑丽於章杰朱慧琛朱辉潘志英顾新宇杨立群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异氟烷敏感性血流动力学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