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义凤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再灌注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包块
  • 1篇入路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手术
  • 1篇通路

机构

  • 3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王义凤
  • 2篇袁振武
  • 2篇杨昌明
  • 1篇王伶俐
  • 1篇王龙
  • 1篇周玉
  • 1篇周芹
  • 1篇李涛
  • 1篇沈成
  • 1篇吴仪

传媒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纳布啡通过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损伤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究纳布啡(NA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经在体冠脉阻断法构建MI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MIR组、NAL组和NAL+PD98059[MAPK激酶1/2(MEK1/2)抑制剂]组,另设假手术(sham)组,每组10只。系活结30 min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2.5 mg/kg NAL和10 mg/kg PD98059腹腔注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HE及TUNEL染色分别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心肌钙蛋白T(c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凋亡相关蛋白及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sham组,MIR组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变形,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心肌梗死面积增大,细胞凋亡率,心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血清CK、cTnT和LDH水平,以及心肌MDA和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心肌SOD和T-AOC水平及Raf、MEK1/2和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MIR组,NAL干预可减轻心肌病理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细胞凋亡率和心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血清CK、cTnT和LDH水平及心肌MDA和ROS水平(P<0.05),升高SOD和T-AOC水平及Raf、MEK1/2和ERK1/2磷酸化水平(P<0.05),而PD98059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NAL的保护作用。结论:NAL可能通过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调节氧化应激和凋亡,从而减轻MIR导致的心脏损伤。
李涛袁振武王义凤吴仪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超声引导行喙突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比较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行锁骨下喙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 10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喙突入路组(A组,n=50)和腋入路组(B组,n=50),A组采用超声引导在锁骨下喙突旁定位臂丛神经,B组在腋窝处定位臂丛神经,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阻滞后每隔5 min评价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7支终末神经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0 min时A组腋神经感觉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1),正中、尺、桡、肌皮、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在各时间段两组感觉阻滞完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15 min,A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1),阻滞后30 min,两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喙突入路法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阻滞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优于常规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王义凤杨昌明王伶俐袁振武邵恳周玉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高血压患者局麻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高血压患者择期局麻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择期行乳腺包块(直径<2.5 cm,部位≤3个)切除术的高血压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0.5%罗哌卡因局麻;B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1%利多卡因局麻;C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复合0.5%罗哌卡因局麻。记录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15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T_1~T_3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各指标较T_0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患者在T_1~T_3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与C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稍长,镇痛持续时间明显较长,患者术后4、6、8 h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局麻用于高血压患者择期手术效果安全确切,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有较好术后镇痛效果。
王义凤杨昌明周芹沈成王龙
关键词:罗哌卡因乳腺包块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