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强

作品数:36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大数据
  • 4篇信息化
  • 4篇政府
  • 4篇政府统计
  • 4篇经济核算
  • 4篇经济增长
  • 4篇国民经济核算
  • 4篇福利
  • 3篇信息化发展
  • 3篇审视
  • 3篇互联
  • 3篇互联网
  • 2篇地方财政
  • 2篇地方财政支出
  • 2篇信息化发展指...
  • 2篇幸福经济
  • 2篇幸福经济学
  • 2篇支付
  • 2篇中国经济
  • 2篇中国信息

机构

  • 29篇中华人民共和...
  • 9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5篇何强
  • 4篇杨京英
  • 4篇董志勇
  • 3篇吕光明
  • 1篇刘涛
  • 1篇杨仲山
  • 1篇姜澍
  • 1篇曹麦
  • 1篇于洋
  • 1篇黄煌

传媒

  • 13篇调研世界
  • 8篇统计研究
  • 6篇中国统计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财政研究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经济统计学(...
  • 1篇中国信息界
  • 1篇第十六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多重均衡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民生发展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落脚点。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理论影响分析框架,并采用门槛面板计量模型以及相关统计方法,实证考察2000年以来中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民生发展的多重均衡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以经济增长质量、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为门槛变量的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而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的结果则显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为此应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何强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民生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的修订、影响及启示被引量:23
2008年
SNA(1993)的修订是近些年国际核算界的一件大事。本文从分类的角度探讨了45个修订议题,并进而分析了SNA(1993)修订可能对中国官方核算带来的影响及启示。
杨仲山何强
加快推动政府统计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国家统计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综述被引量:3
2019年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新动力,并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府统计中深入开展大数据应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政府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新途径。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政府统计工作的深度融合,2019年9月12日,国家统计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统计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委书记宁吉喆出席会议并讲话。
何强王卓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委大数据统计数据质量
利用混频大数据预测中国季度GDP增速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大数据为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创新研究带来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混频数据动态因子模型,利用14个传统宏观经济统计月度指标和8个大数据月度指标,对2011年第1季度至2018年第2季度中国季度GDP增速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发现,大数据月度指标能够显著提升季度GDP增速预测精度,但必须建立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序列样本和合理的模型设计基础上;同等参数结构设置下,模型预测误差并非随着大数据指标信息增多而一致性减少。
何强
关键词:动态因子模型
福利测度方法的研究述评被引量:11
2009年
文献中主要的福利测度方法可分为三类: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扩展的单一指标测度方法;基于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指数测度方法;基于生活满意度的测度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术界测度福利的智慧。尽管它们在指标性质、权重分布、开发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彼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也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从核算意义看,福利测度方法仍然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何强吕光明
关键词:福利
政府统计大数据应用模式:“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被引量:12
2016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科学遴选政府统计大数据应用战略模式问题。研究认为,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模式不宜只集中在"互联网+",而是应当同时推进"互联网+"与"+互联网",且在目前政府统计可用大数据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互联网"模式更大的重视力度。这两种模式存在的分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促进线上线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有效聚合,消除数据信息壁垒,从而发挥大数据本身的巨大价值,更好地打造政府统计数据源第二轨。
何强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统计
当前大数据统计工作应用困厄的症结被引量:1
2020年
这种状况致使很多专业统计部门无法合理安排大数据统计工作的人力物力投人,实际工作中通常从紧,更加侧重传统统计工作,因为后者的投人产出效益可以充分预估。大数据统计应用的成本通常非常高昂,不仅包括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处理软件架构成本,还包括海量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本投人。因此,利用大数据完善统计工作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既要能够深人进去挖掘大数据的独特价值,又要能够随时抽身出来,不至于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何强
关键词:大数据软件架构海量数据采集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测度:基于幸福经济学的考察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费雪效应理论和弗里德曼最优货币数量法则,本文在经典货币效用模型中,引入幸福经济学中的习惯形成效应拓展消费者效用函数,建立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理论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200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2季度的相关统计数据,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非线性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波动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且波动的幅度呈现出前小后大态势。相对于高通货膨胀率而言,低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之间的相关性更大。利率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之间始终保持较高的相关性,消费习惯因素也倾向于提升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启示政府部门在制定不同通货膨胀水平的应对政策时要区别对待,积极引导居民树立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提升利率市场化水平更加有效地发挥费雪效应的联动机制,等等。
何强
关键词:利率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当前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812,比2010年增长2.99%,同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32,居世界第38位,较2010年提高1位。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支撑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为突出。整体而言,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未来中国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和新消费手段,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优化信息化统计方法,着重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型和技能型信息化人才。
何强龚振炜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指数两化融合信息消费统计监测
北京的“城市病”根源何在被引量:3
2008年
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当进入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时,很多城市通常都会出现大量典型的“城市病”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资源生态严重破坏等等。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在为这些问题寻找根源时,有些学者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外来人口(张惟英,2006;戴建中,2006)。
何强
关键词:城市发展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外来人口城市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