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宏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硬膜下血肿住院期二次手术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约占创伤性颅内血肿的10%,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绝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才能治愈。其中钻孔引流是目前公认的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1],其次为开颅、内镜、穿刺等术式,不同的患者术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总结我科1例CSDH患者住院期二次手术的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许慧中吴晓宏王冰华素萍颜庆华张猛季连逸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小骨窗开颅
- 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130例的治疗和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探讨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130例,入院后行手术治疗者106例,非手术治疗者24例。比较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8分,合并脑挫伤,合并颅骨骨折的比例高于非手术治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肿部位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致伤原因、血肿数量、瞳孔状态与非手术治疗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时病情严重合并脑挫伤和颅骨骨折的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比例较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均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 邓明均吴晓宏王冰
- 关键词:预后
- 慢性硬膜下血肿住院期二次手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住院期二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式,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经第二次小骨窗开颅手术后恢复良好,肢体肌力恢复正常,术后随访...
- 许慧中邵柏吴晓宏颜庆华丁兴进张猛王冰朱小青
- 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究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19例为颅内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19例脑外伤开颅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可能导致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两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的单因素危险和多因素危险。结果:经过对单因素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留置时间、后颅窝手术及脑脊液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为手术时间、引流留置时间、后颅窝手术及脑脊液漏,而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术后血浆白蛋白和手术次数等因素与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分析发现,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引流留置时间和后颅窝手术是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对于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引流留置时间和后颅窝手术引发脑外伤开颅术后引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因素,临床中应注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 邓明均吴晓宏孙卫和
- 关键词:脑外伤开颅术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