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杰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微生物
  • 4篇钙质砂
  • 3篇土木
  • 3篇土木工程
  • 3篇教学
  • 2篇软土
  • 2篇砂土
  • 2篇课堂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地震响应分析
  • 1篇第二课堂
  • 1篇动剪切模量
  • 1篇盾构
  • 1篇盾构机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时代
  • 1篇信息通信
  • 1篇信息通信技术
  • 1篇性状

机构

  • 18篇广州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交(广州)...

作者

  • 18篇袁杰
  • 10篇童华炜
  • 3篇罗强
  • 3篇宋金良
  • 2篇李亚东
  • 2篇崔杰
  • 2篇方晓填
  • 1篇胡三根
  • 1篇廖原
  • 1篇蔡旭
  • 1篇渠建新
  • 1篇臧晓冬
  • 1篇黄艳国
  • 1篇陈忠平
  • 1篇张学勤
  • 1篇吴勋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科教导刊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建筑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工程建设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限土压力条件下土钉墙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工作性状研究
2017年
以东莞某基坑为例,研究有限土压力条件下土钉墙支护结构的工作性状,并分析了土钉长度对土钉墙支护结构变形约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土压力条件下,当土钉长度大于0.8倍基坑深度时,土钉长度对土钉墙支护结构的变形影响不大;当土钉长度小于0.8倍基坑深度时,土钉墙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随土钉长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袁杰
关键词:土钉墙深基坑
信息化时代土力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教学全球化和“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推动着高等教育改革,影响和决定教学改革路径和方向。通过对教育全球化和“互联网+教育”理论的梳理,结合目前土力学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广州大学为例,提出“互联网+土力学”的教育改革方法和路径,包括在线精品课堂、混合式教学、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及ICT教学方法等,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多模态补充,使教学改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袁杰赵倩怡童华炜宋金良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土力学教育全球化大数据
基于颗粒尺寸与级配的微生物固化钙质砂最大动剪切模量试验研究
2024年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一种用于改善砂土动力特性的降碳减污型加固技术。利用MICP加固技术对南海海域钙质砂样进行加固处理,并开展一系列共振柱试验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系统地讨论颗粒尺寸d_(50)、不均匀系数C_(u)及曲率系数C_(c)对MICP固化砂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的G_(max)随着d_(50)增大而增大,随着C_(u)增大而减小,随着C_(c)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与此同时,MICP固化砂的G_(max)与C_(u)和C_(c)的对应关系跟钙质砂保持相同,但G_(max)则随着d_(50)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此外,MICP固化效果与碳酸钙含量相关,而碳酸钙含量的差异归因于颗粒尺寸大小与颗粒级配均匀性的差异,其主要通过孔隙数量和体积的不同来影响细菌的滞留量。针对是否考虑碳酸钙含量修正的初始孔隙比,提出考虑颗粒尺寸与级配特征的G_(max)预测模型,并采用大量文献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该试验研究可为采用MICP技术改善钙质砂动力特性的实际工程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单毅平阳泽袁杰崔杰崔杰童华炜
关键词:钙质砂最大动剪切模量颗粒尺寸颗粒级配
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分析探讨
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工程应用、技术创新能力是关键。采用课堂理论、工程实践教学、工程现场实习、工程设计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培养,激发学生自主技术创新的潜能。提倡导师制,通过工程实践岗位"一带一帮"制,校...
付强袁杰夏敬潮宋金良童华炜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技术创新教学培养
含水量对珠三角软土时效变形特性影响试验分析与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软土时效变形特性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室内直剪蠕变试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完成了5组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应力水平试样时效变形特性的测试,获得了试样含水量与时效变形特性的关系,研究含水量对珠三角软土时效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软土变形时效特性明显,含水量是影响软土时效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五元件Kelvin模型和西原正夫模型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两个模型在不同含水量、不同应力水平组合下的拟合与试验结果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两个模型拟合效果具有互补性.引入邓肯-张模型非线性E-v模型,使西原正夫模型在低含水量低荷载时的拟合效果显著提高.
童华炜方晓填刘柱辉袁杰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软土含水量模型分析
砂土-灰岩地层泥水平衡盾构机泥水舱压力及总推力计算模型被引量:7
2019年
泥水平衡盾构机在上软下硬的砂土-灰岩复合地层中掘进,掘进参数的确定难度较大。在均一地层中,砂土地层中掘进参数的计算包括泥水舱压力和总推力,灰岩层中由于岩体自稳性好,因此只需考虑总推力即可。基于太沙基松弛土压力理论推导均一地层中泥水舱压力和总推力的计算模型,以均一地层的计算模型为基础推导出砂土-灰岩复合地层泥水平衡盾构机泥水舱压力及总推力的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盾构机在复合地层的施工参数确定提供新思路,并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方晓填童华炜袁杰谢健曦王杨虎
关键词:复合地层盾构机
不同活性炭含量下MICP加固钙质砂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2022年
MICP是利用微生物诱导CaCO_(3)沉淀的一项新型环保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改善砂土的力学特性.目前,对MICP过程中细菌保留能力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吸附性的多孔结构物,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增加细菌在试样中的滞留能力.基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试验及SEM电镜扫描研究了活性炭含量对MICP加固钙质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钙质砂中加入活性炭能够提高微生物诱导CaCO_(3)沉淀的产量,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特性均有所改善,最佳活性炭掺量为0.75%,这也说明了在钙质砂中加入活性炭能够解决MICP加固过程中细菌滞留不足的问题,为后续提高细菌滞留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赵寄橦童华炜邱荣康刘家明袁杰张子良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性
碳纤维微生物固化砂力学性能及颗粒形状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土体加固。纤维的加入可以降低微生物固化砂土的脆性,但从颗粒形状方面探究掺碳纤维微生物加固砂土的力学特性还未成体系。因此,采用不同含量的碳纤维掺入硅砂和钙质砂中,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SEM电镜扫描和光学显微镜试验,研究了碳纤维掺量及颗粒形状对MICP固化砂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固化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纤维在硅砂和钙质砂中的最优掺量分别在0.1%~0.3%和0~0.2%取得。纤维的加入增加了细菌的滞留从而增加了颗粒间碳酸钙的生成,从而表现为添加纤维后的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普遍高于未添加纤维的试样。且因硅砂的圆度低于钙质砂,粗糙度高于钙质砂,说明硅砂整体咬合力与内摩擦力高于钙质砂,总体上表现为硅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普遍比钙质砂高。
梁隽灵赵寄橦袁杰邱荣康
关键词:碳纤维
固结蠕变下软土微观结构参数的定量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探究土的微观结构特性和更加准确的描述土的变形过程,从微观上分析珠三角地区软土的固结蠕变,对软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孔隙个数和直径、孔隙和颗粒丰度、孔隙定向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代表性广州番禺地区的土样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样的微观结构主要是以蜂窝状和基质状结构为主,土体颗粒接触方式主要为点-点接触和点-面接触;当施加轴向固结荷载时土体的结构发生变化,轴向荷载较大时,土体的微观结构以紧密的骨架状和紊流状结构为主,土体颗粒的接触方式以面-面接触为主。软土在蠕变过程中,土体颗粒和孔隙大小的变化都遵循大孔隙优先改变原则,颗粒和孔隙的边界变得圆滑且形状趋向于扁圆形。蠕变后,颗粒和孔隙的个数有明显增加,直径都有明显减少,孔隙丰度值和复杂度有所降低。原土的分形维数高于土体蠕变变形后的分形维数。当固结应力增大时,土中孔隙的分形维数不断减小,大孔隙不断减少,大颗粒破损,小颗粒被挤入大孔隙中,颗粒和孔隙朝着均匀化方向发展。
陈建平袁杰叶辽羽彭秋旺
关键词:SEM软土固结蠕变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研究综述被引量:11
2015年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等。通过分析总结得出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两方面:道路视觉感知算法和车道偏离决策算法,分别对这两种典型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其中典型的预警决策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就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罗强袁杰胡三根臧晓冬
关键词:交通安全车道偏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