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蒲氏钩蝠蛾幼虫血淋巴物质与其耐寒性被引量:3
- 2015年
- 作为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具重要的经济研究价值,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色季拉山,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其耐寒性机理尚不明了。通过调查蒲氏钩蝠蛾生境土壤温度与血淋巴物质组成周年变化,以期探讨其耐寒性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呈规律性升降趋势,1、2月最低,8月逐步上升至最高,而后逐渐下降;血淋巴中主要物质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蛋白质(8.37—74.2 mg/m L)、总糖(12.65—36.12 mg/m L)、脂肪(7.7—12.32 mg/m L)以及甘油(1.66—3.91 mg/m L);在温度较高的夏季,蛋白质、总糖以及脂肪等物质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相反,在寒冷的冬季,此三者的含量均居较高水平;此3类能源物质含量与野外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血淋巴总热量值在夏季较低而冬季较高,与野外土壤温度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之相反的是,血淋巴中甘油含量的周年变化规律与野外土壤温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血淋巴中蛋白质、总糖以及脂肪等物质对于蒲氏钩蝠蛾耐寒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虫通过积累3类物质,增加血淋巴能量值,抵御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可能由于生境的不同,甘油在蒲氏钩蝠蛾中的作用与其它昆虫有差异,在耐寒性提高中的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为了解蒲氏钩蝠蛾的强耐寒性以及适应高寒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易杰群张古忍郭晨林闵强邹志文
- 关键词:耐寒性
- 引种中华虎凤蝶在燕山地区的生物学特性
- 2016年
- 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就其引种至燕山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在燕山自然条件下1年仅发生1代,以蛹越冬;2月中旬开始结束越冬,历经成虫、卵和幼虫,5月上旬化蛹后进入休眠期;成虫羽化主要发生在上午8~11时,9~10时达到最高峰;在晴好条件下,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交尾主要发生在12~14时,交尾时长18.93min;卵期为21~27d,孵化主要集中在4~6时和11~16时这两个时段内;不同龄期幼虫蜕皮发生的时段略有不同,大部分为凌晨和中午前后,少量发生在正午;五龄幼虫化蛹主要发生在9~11时、15~18时和20~23时这3个时段。此外,以引种的杜衡、细辛和本地杜衡3种寄主植物饲喂中华虎凤蝶幼虫均能正常发育,化蛹率无显著差异,但幼虫各龄发育历期间略有不同。综上所述,引种中华虎凤蝶至燕山地区后其生物学与原产地基本一致,表明其能适应燕山地区并建立种群,这为该蝶种在江西建立种群提供基础资料和实践指导,对于中华虎凤蝶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郭晨林王文明吴榴宇闵强邹志文夏斌
- 关键词:中华虎凤蝶引种生物学特性
- 一种粉螨的人工饲料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螨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制备:按照质量比2.5~3:1的比例称取面粉和酵母提取物,加入占面粉和酵母提取物总质量1.5~2.5‰的山梨酸钾,加入占面粉和酵母提取物总重量20~30%的水,混合搅拌...
- 邹志文夏斌辛天蓉余丽萍郭晨林闵强
- 文献传递
- 重金属铅胁迫下腐食酪螨种群生态学研究
- 重金属是一类能够对生物产生非常严重危害的环境污染物,目前关于重金属对动植物的危害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报道,但有关于重金属对螨类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为了探明重金属对农业害螨的生长发育、捕食和生殖能力的影响情...
- 郭晨林
- 关键词:腐食酪螨重金属铅生殖力捕食功能种群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