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作品数:10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LncRNA-GHET1过表达胃癌细胞株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构建与验证LncRNA-GHET1过表达的胃癌细胞株MGC803,观察LncRNA-GHET1在胃癌细胞株MGC803中表达情况。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中扩增出LncRNA-GHET1,将其克隆到pc DNA3. 1(-)载体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1-GHET1;利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pc DNA3. 1-GHET1转染胃癌细胞株MGC803,并用G418筛选出LncRNA-GHET1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通过RT-qPCR验证筛选的细胞株。结果:经双酶切分析以及测序验证,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1-GHET1; pc DNA3. 1-GHET1转染胃癌细胞株MGC803,转染效率达95%以上,经RT-qPCR验证,成功构建LncRNA-GHET1过表达稳定转染胃癌细胞株MGC803。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1-GHET1以及LncRNA-GHET1过表达稳定转染胃癌细胞株MGC803,为进一步研究LncRNA-GHET1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刘娟娟 周春欢 夏英 赵娟娟 万颖 黄海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过表达 胃肿瘤 真核表达载体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对胃癌细胞AGS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调控的影响。方法:AGS细胞分control组(正常培养的AGS细胞,C组)、negative control组(转染si-NC序列,NC组)及si-SNHG16组(转染si-SNHG16序列,SI组),通过siRNA干扰技术敲低lncRNA SNHG16后,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验证AGS细胞中SNHG16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敲低lncRNA SNHG16后AGS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AGS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AGS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及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剂家族成员p2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敲低lncRNA SNHG16后,与NC组相比,SI组中lncRNA SNHG16的表达显著降低(P <0. 01),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及CDK6表达下调,p21明显上调(P均<0. 01)。结论:敲低lncRNA SNHG16可能通过上调p21影响胃癌细胞AGS的增殖。 刘娟娟 周春欢 赵娟娟 夏英 韦四喜 黄海关键词: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 一种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的方法,这种从电泳后的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样品的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制备楔型的条状吸水材料,然后插入凝胶中吸出DNA样品,再经离心收集、DNA吸附、DNA洗涤、DNA洗脱... 黄海 冯发莉 刘杨 黄健文献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GHE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HET1(lnc RNA gastric carcinoma high expressed transcript 1,lnc RNA GHET1)在胃癌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培养5株分化程度不同胃癌细胞系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GHET1的表达量,结合临床资料分析GHET1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HE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胃癌的侵袭和TNM分期相关(P<0.01);在分化程度不同的胃癌细胞中GHET1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P<0.05),但GHET1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GHET1的在胃癌中表达上调,且与侵袭和TNM分期有关,可能成为辅助胃癌诊断和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 夏英 严芝强 毕瑩 赵娟娟 黄海关键词: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Q RT-PCR 贵阳地区2015年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6、A10型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2015年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柯萨奇病毒(CV)A6、CVA10型肠道病毒(EV)的病原构成情况,为本地区HFM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上的CVA6和CVA10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荧光定量RT-PCR方法体系,用基因测序法进行验证,然后利用该方法对607例HFMD临床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HFMD疑似病例607例,总阳性率为59.47%(361/607),其中EV71占7.25%(44/607),CVA16占11.37%(69/607),EV71和CVA16双阳性占0.16%(1/607),其他EV占40.69%(247/607)。用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出CVA6、CVA10和CVA6+CVA10型阳性样本分别为11、71和1例[总阳性率13.67%(83/607)],且与基因测序法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CVA6、CVA10是贵阳地区2015年HFMD新发的主要病原,应加强对其型别的监测。 杨兴林 洪章萍 王艺 李丽 梁跃东 黄海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型 基因型 一种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的方法,这种从电泳后的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样品的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制备楔型的条状吸水材料,然后插入凝胶中吸出DNA样品,再经离心收集、DNA吸附、DNA洗涤、DNA洗脱... 黄海 冯发莉 刘杨 黄健文献传递 胃癌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异常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qRT-PCR)法检测SNHG16在41例胃癌组织及5株不同分化程度细胞系和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NHG16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SNHG16相对于癌旁组织其表达量为(2.64±1.59),表达显著上调且与胃癌侵袭相关(P<0.05,r=0.361)。与GES-1细胞株比较,HGC-27中SNHG16相对表达量为(4.21±0.69),MGC-803为(1.99±0.21),BGC-803为(1.90±0.44),SGC-7901为(0.76±0.05),AGS为(3.36±0.81);SNHG16在SGC-7901中低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4株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1)。结论:SNHG1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侵袭程度相关,可成为胃癌预后监测及治疗的靶点。 赵娟娟 韦四喜 严芝强 刘娟娟 万颖 黄海关键词: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QRT-PCR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智能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的相关因素,运用数学模型,量化术后异体红细胞的输注,优化输血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04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SPSS26.0分析结果,筛出建模的指标,运用Lasso方法建立智能模型。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术后输注红细胞患者与术后未输红细胞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异体输注红细胞量、术后健康评分、术后心包引流量、术后纵隔引流量、术后第1次血红蛋白(Hb)、术后血细胞比容、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输注血浆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asso方法筛选后最终决定7个指标建模(术后输注异体红细胞量=0.0251×BMI-0.0274×术中输注异体红细胞量+2.3339×10^(-4)×术中失血量+8.024×10^(-4)×心包引流量+4.0253×10^(-4)×纵隔引流量+0.0019×术后输注血浆量-0.0147×术后第1次Hb+2.2935)。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均大于0.8。结论建立的术后输注异体红细胞量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测效果。该模型可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输血方案的规范化,提供便捷的临床输血路径,避免经验性输血。 邓波 邓波 杨眉 王敏 王敏 夏英 夏英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 胃癌高表达转录本1对胃癌细胞株AGS增殖、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胃癌高表达转录本1(GHET1)对胃癌细胞株AGS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干扰序列si-GHET1、阴性对照序列si-NC、空白对照序列转染进AGS细胞中(分别计为干扰组、阴性组、空白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GHET1,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结果干扰组、阴性组、空白组GHE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0.06、1、1.15±0.19,干扰组与其余两组比较,P均<0.05;48 h细胞OD450值分别为0.57±0.04、0.93±0.05、1.03±0.06,72 h细胞OD450值分别为0.69±0.10、1.54±0.08、1.58±0.14,干扰组与其余两组比较,P均<0.05;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62.01%±4.56%、47.03%±3.36%、44.65%±3.44%,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0.34%±3.29%、32.25%±1.78%、32.96%±2.58%,干扰组与其余两组比较,P均<0.05;CDK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0.08、0.81±0.07、0.81±0.02,CDK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7±0.03、0.89±0.08、0.87±0.06,CDK6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9、0.86±0.07、0.92±0.07,Cyclin D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8±0.03、0.74±0.02、0.70±0.04,Cyclin E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0.03、0.39±0.01、0.39±0.01,干扰组与其余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GHET1可促进AGS细胞增殖,缩短细胞周期,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来实现。 万颖 严芝强 韦四喜 夏英 刘娟娟 周春欢 黄海关键词: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吴茱萸碱作用mTOR信号通路引起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4 2015年 吴茱萸碱(evodiamine)是中药吴茱萸最主要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之一,研究初步探讨吴茱萸碱作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为其抗肿瘤机制的探索及胃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采用MTT法观察吴茱萸碱单独作用对SGC-7901细胞及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细胞毒效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验吴茱萸碱单独或联合胱天蛋白酶抑制剂(z-VAD-fmk)作用后,m TOR,p70S6K和4EBP1基因表达以及m TOR和p-m TOR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吴茱萸碱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且对人PBMCs无细胞毒作用。吴茱萸碱及联合z-VAD-fmk分别作用后,细胞变圆,漂浮于培养基中;与对照组比较,2种处理方法均能抑制m TOR,p70S6K和4EBP1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与吴茱萸碱单独作用比较,联合z-VAD-fmk作用对基因表达抑制率加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可以抑制m TOR和p-m TOR蛋白的表达无论是否有z-VAD-fmk的参与,且z-VAD-fmk阻断胱天蛋白酶作用后,抑制率增强。综上说明吴茱萸碱可能通过m TOR信号通路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刘鑫 杨丽 毕瑩 王良宏 黄海关键词:吴茱萸碱 胃癌SGC-7901细胞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