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发

作品数:19 被引量:217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心绞痛
  • 3篇型心
  • 3篇血清
  • 3篇美托洛尔
  • 3篇绞痛
  • 3篇冠心病
  • 2篇代谢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冻干
  • 2篇冻干粉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衰
  • 2篇型心绞痛
  • 2篇血压

机构

  • 19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9篇王建发
  • 11篇胡春阳
  • 10篇解娜
  • 9篇刘景委
  • 8篇殷国田
  • 7篇李波
  • 2篇王希娟
  • 2篇赵国安
  • 1篇杨秀丽
  • 1篇王显良
  • 1篇赵国安
  • 1篇尚花娣
  • 1篇常玉巧
  • 1篇郭志坤
  • 1篇郭永龙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成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尔硫䓬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地尔硫䓬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诊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美托洛尔)与观察组(40例,地尔硫䓬联合美托洛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缩短分数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尔硫䓬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王建发胡春阳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美托洛尔
一种去乙酰毛花苷冻干粉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属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乙酰毛花苷冻干粉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去乙酰毛花苷冻干粉由去乙酰毛花苷0.2~0.6重量份、甘露醇8~15重量份、乙基麦芽酚0.5~1.5重量份、葡萄糖酸钙2~...
王建发
生长分化因子-15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心衰)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心肌梗死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入观察组,将入院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归入对照组。两组均抽取静脉血检测,记录其血清中GDF-15表达水平,分析心衰程度与GDF-15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级13例(18.5%),心衰Ⅰ度24例(34.3%),心衰Ⅱ度27例(38.6%),心衰Ⅲ度6例(8.6%);观察组血清GDF-1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GDF-15表达水平随着心衰程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结论血清中GDF-15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心肌梗死致心衰患者心衰程度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解娜王显良王建发胡春阳刘景委李波殷国田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心肌梗死心衰程度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瘀证积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WBC)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积分,改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总积分,改善患者血瘀证积分,降低C反应蛋白和WBC浓度。
李波刘景委胡春阳殷国田解娜王建发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加味六味地黄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考察加味六味地黄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降压)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颗粒模拟药,观察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颗粒,疗程4个月。检测临床疗效、偶测血压达标率、认知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标(IADL、BADL评分)、动态血压(24 h SSD、24 h DSD、nSCV、nDCV)、肾阴不足证评分、血清蛋白标志物(Aβ1-42、tau总蛋白、P-tau)、血管炎性标志物(Lp-PLA2、PTX3、Hcy)、循环miR-126和miR-155、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偶测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认知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指标、miR-126升高(P<0.05),动态血压、肾阴不足证评分、血清蛋白标志物、血管炎性标志物、miR-155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加味六味地黄颗粒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六味地黄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蛋白标志物和miR-126、miR-155水平,降低血管炎性因子表达。
李波王建发刘景委解娜胡春阳赵璐璐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血清脂质运载蛋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分析血清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分析15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分为发生组(n=75)和对照组(n=83),比较两组各项资料,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Lipocalin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发生组高血压病程长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高于对照组,合并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史占比高于对照组,脂蛋白(Apo)A、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ipocal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4 kg/m^(2)、高血压病程≥3年、Cr≥90μmol/L、Hcy≥13μmol/L、LDL-C≥4 mmol/L、Lipocalin≥80 ng/ml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ipocalin与BMI、高血压病程、Cr、Hcy、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Lipocalin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与诸多危险因素呈现正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指标之一。
李波王建发刘景委解娜胡春阳赵璐璐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Egr3、sRAGE及升主动脉弹性功能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与病变程度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Egr3)、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及升主动脉弹性功能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Egr3、sRAGE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疾病类型、狭窄程度患者升主动脉参数差异。结果观察组外周血Egr3高于对照组,而sRAG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gr3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sRAGE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观察组重度狭窄患者Egr3高于轻度和中度狭窄患者,而sRAGE低于轻度和中度狭窄患者(P<0.05)。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升主动脉僵硬指数高于稳定型心绞痛,而升主动脉扩张性和前壁S波速度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观察组中度和重度狭窄患者升主动脉僵硬指数高于轻度狭窄患者(P<0.05),观察组中度和重度狭窄患者升主动脉扩张性低于轻度狭窄患者(P<0.05)。观察组重度狭窄患者前壁S波速度低于轻度和中度狭窄患者(P<0.05)。外周血Egr3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sRAGE、前壁S波速度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gr3、sRAGE升高,其中Egr3、sRAGE和升主动脉弹性参数与疾病类型、狭窄程度有关;Egr3、sRAGE、前壁S波速度与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
王建发解娜
关键词:升主动脉冠心病
hs-CRP、cystatin C、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cystatin 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总结三者在慢性心衰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9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Ⅱ组(n=49)、NYHAⅢ组(n=47)和NYHAⅣ组(n=23),其中109例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房室腔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根据LVEF分为LVEF<50%组(n=61)和LVEF≥50%组(n=58)。选取心内科无慢性心衰症状的同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n=20)。测定血浆hs-CRP、cystatin C、NT-pro BNP水平。结果NYHAⅢ、NYHAⅣ组hs-CRP、cystatin C、lg NT-pro BNP水平较NYHAⅡ组明显升高(P<0.01),NYHAⅢ、NYHAⅣ组LVEF明显低于NYHAⅡ组(P<0.01)。LVEF<50%组hs-CRP、cystatin C、lg NT-pro BNP明显高于LVEF≥50%组和对照组(P<0.01)。cystatin C、hs-CRP、lg NT-pro BNP均与LVEF呈负相关(r=-0.28、-0.22、-0.48,P<0.05)。LVEF≥50%组hs-CRP、lg NT-pro BNP明显高于对照组,但cystatin 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ystatin C、hs-CRP均与lg NT-pro BNP呈正相关(r=0.407、0.283,P<0.01),hsCRP与cystatin C呈正相关(r=0.261,P<0.01)。结论慢性心衰随着NYHA分级增高和LVEF降低,血浆hsCRP、cystatin C、lg NT-pro BNP值升高,三者结合更有利于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
解娜刘景委尚花娣胡春阳王建发殷国田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标准抗Hp治疗方案对Hp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及血清MMP-9和ICAM-1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标准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方案对Hp阳性冠心病(CHD)患者血脂代谢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来院就诊的Hp阳性CHD患者112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H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代谢指标、MMP-9、ICAM-1及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64%、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MMP-9、ICAM-1、NO水平分别为(3.52±0.95)mmol/L、(1.54±0.52)mmol/L、(2.56±0.71)mmol/L、(83.22±19.31)μg/L、(344.15±78.37)μg/L、(62.78±7.1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17±1.12)mmol/L、(2.03±0.48)mmol/L、(2.94±0.63)mmol/L、(106.45±22.68)μg/L、(461.54±86.26)μg/L、(57.25±7.34)μmol/L(P<0.05);观察组的HDL-C、Hcy、ET-1水平分别为(1.37±0.42)mmol/L、(7.19±1.38)μmol/L、(46.31±5.26)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21±0.34)mmol/L、(16.52±2.07)μmol/L、(49.05±5.33)pg/mL(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6%、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抗Hp治疗方案能够提高Hp阳性CHD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血脂及黏附分子水平,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胡春阳王建发杜志朋
关键词:血脂细胞间黏附分子
一种去乙酰毛花苷冻干粉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属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乙酰毛花苷冻干粉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去乙酰毛花苷冻干粉由去乙酰毛花苷0.2~0.6重量份、甘露醇8~15重量份、乙基麦芽酚0.5~1.5重量份、葡萄糖酸钙2~...
王建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