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杂原子的2(5H)-呋喃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在含氮原子的天然有机物中,氮原子以酰胺键、胺基等的结构形式为最多。其中,多肽,氨基酸、氮芥、哌嗪、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生物碱等就是此类含氮原子的活性物质的代表,他们在抗癌、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药理活性。但是,... 张姣关键词:合成工艺 药理活性 文献传递 磺化聚苯乙烯的无溶剂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聚苯乙烯为底物,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了磺化聚苯乙烯,对其酸度和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详细研究了其催化肉桂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的性能。在醇酸摩尔比为15∶1、环己烷作带水剂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探究了其重复催化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产率基本保持不变,仍可达到69.6%。该催化剂对肉桂酸与其他低级脂肪醇的酯化反应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固体酸催化剂。 张和 魏梦雪 张姣 王珂 李学强关键词:磺化聚苯乙烯 固体酸 酯化 催化剂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的改进及其在对叔丁基苯乙酮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大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苯乙酮的制备通常利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进行,但目前该反应存在药品乙酸酐购买受限,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易失效、难保存等问题。针对实验中所存在的上述困难,对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探索与改进,并将其应用于对叔丁基苯乙酮的制备中。实验采用浓硫酸为催化剂,五氧化二磷为脱水剂,冰醋酸为酰化试剂与叔丁基苯进行反应,物料的物质的量比为1:0.75:2:1,反应温度为78℃,成功制得了对叔丁基苯乙酮,结构经1HNMR和13CNMR得到确证。该方法不仅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而且还兼顾了学生对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基定位效应、位阻效应知识的认识,另外实验中增加的减压蒸馏操作,也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和教学内容的充实。 张姣 张和 唐磊 杨雪 李学强关键词:叔丁基苯 有机化学教学中几个概念的讲授 被引量:1 2015年 阐述了对共轭烯烃的1,2和1,4加成反应、乙醇分子内与分子间脱水反应、羟醛缩合机理、酯缩合中催化剂的选择以及R,S构型命名等的认识和见解,并将这些认识和理解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李学强 王凤荣 魏梦雪 张和 张姣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 脱水反应 缩合 胡麻油中提取纯化α-亚麻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胡麻油中提取纯化α‑亚麻酸的方法,经过皂化、加酸调pH值、萃取、第一次浓缩、冷冻结晶、包合除杂、第二次浓缩、再次萃取和第三次浓缩,最终获得纯度为90%以上的α‑亚麻酸;将皂化反应后的pH值调节到3~4,... 李学强 杨雪 马建龙 张和 张姣 唐磊文献传递 一类手性2(5H)‑呋喃酮衍生物及其制法与在制备抗宫颈癌和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类手性2(5H)‑呋喃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这类手性化合物在制备抗宫颈癌和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温和的条件下,以三乙胺为催化剂,以2(5H)‑呋喃酮‑哌嗪类化合物为氮源、卤代烃为亲电试剂与二硫化碳通过... 魏梦雪 张姣文献传递 胡麻油中提取纯化α-亚麻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胡麻油中提取纯化α?亚麻酸的方法,经过皂化、加酸调pH值、萃取、第一次浓缩、冷冻结晶、包合除杂、第二次浓缩、再次萃取和第三次浓缩,最终获得纯度为90%以上的α?亚麻酸;将皂化反应后的pH值调节到3~4,... 李学强 杨雪 马建龙 张和 张姣 唐磊文献传递 2(5H)-呋喃酮-氮芥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正>2(5H)-呋喃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的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含有该结构单元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真菌、抗炎、抗病毒、抗癌,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等活性[1]。长期以来,本研究小组对5-烷氧基-3,... 张姣 张和 唐磊 杨雪 李学强文献传递 高性能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应用 <正>本文利用价廉易得的聚苯乙烯为载体,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得了一种高效能的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方法简便环保。甘油单酯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之一被羧酸脱水缩合成单酯的化合物,因其具有双官能结构而被广泛用作乳化... 张和 张姣 唐磊 杨雪 李学强文献传递 一种新颖的含呋喃酮骨架苦参碱衍生物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初步评价(英文) 被引量:1 2018年 以苦参碱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碱性溶液中使苦参碱的内酰胺水解得到苦参酸钠,将制得的苦参酸钠溶于醇,再与反应过的氯化亚砜醇溶液反应得到相应苦参酸酯.以互为药效基团的5-烷氧基-3,4-二溴-2(5H)-呋喃酮和苦参酸酯合成含呋喃酮骨架的苦参碱衍生物,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初步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细胞毒活性,以苦参碱、长春新碱(VCR)和阿糖胞苷(ARA)作对阳性对照药物.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中5-甲氧基-3,4-二溴-2(5H)-呋喃酮和苦参酸薄荷酯(5a)的抑制活性最佳,给药24 h IC_(50)为0.0004μmol/L,优于一线抗肝癌药物长春新碱(0.1284μmol/L)、阿糖胞苷(0.4578μmol/L)及母体化合物苦参碱(0.9018μmol/L). 马富莉 张姣 李明 于家瀛 罗薇 李学强 魏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