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 作品数:1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郁达夫的营构之秋——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故都的秋》很难教。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也查阅过很多上课实录、教学设计,觉得常见的教法很难把这篇文章的味道讲透。常见的教法,有两个问题。
- 李卓
- 关键词:《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法老师上课
- 感知鲁迅的伟大——我教《纪念刘和珍君》
- 2018年
- 鲁迅作品文本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的主题就是鲁迅,初中语文教材有鲁迅三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三篇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个高中生对鲁迅已有相当的了解了。那么,面对《纪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纪》),老师应该教什么呢?
- 李卓
-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知实验教科书《孔乙己》义务教育
- 把握苏轼的情感怀抱——对《方山子传》教学重点的思考
- 2020年
- 苏轼的《方山子传》(以下简称《方》)被选入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很多老师习惯以一般的传记教法来处理这篇文章,即引导学生分析传主形象,关注作者对传主的评价。这种处理似有不妥。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不宜放在传主形象上,而应放在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怀抱上。理由有三:其一,苏轼此文并不着意于刻画传主形象。古人已认识到此文与传统史传的不同,"通篇只叙其游侠隐沦,而不及世系与生平行事,此传中变调也"。
- 李卓
- 关键词:《方山子传》教学重点
- 《<论语>十二章》的读法与教法
- 2024年
- 执教《<论语>十二章》不能沿用一般文言文的教学思路,教参的教学指导脱离了学生学情、文本特点和历史情境。这一课是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语文课上最后一次学习《论语》文本,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论语》的阅读方法,即把《论语》放在当时孔子的教学现场中来读,用平视的视角去看待圣人,用真实的思考去触摸哲思,进而亲近孔子并由此开启体认儒家传统文化之大门。
- 李卓
-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学
- 陶渊明的另一面——我读《归去来兮辞》
- 2020年
- 备《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时,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陌生"的陶渊明。在我的印象里,陶渊明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逸诗人,他好读书、性嗜酒,不慕名利、崇尚自然一这样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来源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清新淡远的诗句。
- 李卓
-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形象隐逸诗人悠然见南山《五柳先生传》另一面
- “碧透”与“红遍”——《沁园春·长沙》解读上的两个问题
- 2019年
- 在备《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我注意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碧透”的“透”的释义问题,二是“红遍”的象征意义问题。第一个问题关系到感受毛泽东诗词风格、伟人气度;第二个问题关系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化解读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遗存问题。
- 李卓
- 关键词:沁园春毛泽东诗词语文教学历史条件
- 寻找一种有意义的存在
- 2015年
- 前几天,朋友聚会,大家都问我是怎么当上老师的。我开玩笑说,这是命运的"捉弄"。其实也不全是玩笑。成为一名教师,于我而言看似偶然,但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觉得偶然的人生经历,似乎在多年前已种下了"因缘",只是当人生轨迹渐趋明朗时才显露出来。我是个农村的孩子。
- 李卓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春江花月夜》生活画卷主体人格分班
- 传记选读教学的“拓宽”“挖深”与“内化”——以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为例
- 2017年
- 传记选读是高中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其课程目标是:“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但实际上,这一课程目标很难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传记文本的阅读难度小,学生自读即可理解,需要老师引导的地方不多;另一方面,传记阅读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因而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传记教学往往变成讲题课。这就导致老师们觉得传记“没讲头”,同学们觉得传记“没意思”。要突破这种局面,传记选读教学或许可在“拓宽”“挖深”与“内化”几个方面上用力。下面以《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的课堂实践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 李卓
- 关键词:人物传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选读内化选修模块
- 《百合花》: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 2024年
- 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或许有人觉得是故作噱头。但其实这是真实的学生疑惑,就连我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我们高一重点班的学生会有这样的问题:小通讯员去借被子时,新媳妇为什么不借?小通讯员再去借被子时,新媳妇为什么一直在笑?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为什么豪不忌讳地把自己的被子裹在他身上?甚至还有几个男同学不好意思地问我:为什么感觉小通讯员与新媳妇有点暧昧?他们是男女朋友吗?
- 李卓
- 关键词:通讯员学生会《百合花》
- 借助逻辑知识,梳理推理过程--增强议论文说理性的有效方法
- 2021年
- 议论文是讲“理”的文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很多文章在论证中并不讲理,而引导学生学会讲理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又相当匮乏。比如,针对学生论证中最常见的“以例代议”问题,老师的指导大多是事后强调某些理念(诸如“叙例后要议论”“要叙议结合”等),或展示优秀作文片段以供模仿,很难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有效干预。
- 李卓
- 关键词:逻辑知识议论文有效干预叙议结合